<p class="ql-block">论交情,到家了的话,就是人与人之间互相交往而产生的情谊。交情的核心定义是通过人际互动形成的情感联结,其本质介于功利性与情感性之间。一般概括为四种情形:一是神交;二是道交;三是利交;四是身交。以神交为至高境界。当然,还有其他的说法,例如,忘年交,莫逆之交;“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之交淡如水。”等等分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泛泛之交皆人生过客,惟有交共事过心朋友要特别慎重。古人云: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据史书记载,孙膑与庞涓是同窗,跟随隐士鬼谷子学习兵法。两人关系处得不错,曾“誓同富贵”。但这个庞涓嫉妒孙膑的才能,生怕他强过自己,即心生歹意。学有所成后,庞涓投身魏国,很受魏惠王赏识,担任了魏国的将军。他设计将孙膑骗至魏国,并捏造罪名对其施以膑刑和黥刑,欲置老同学死地而后快。后来,孙膑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逃脱,成为齐国的军师,他用增兵减灶之计,诱庞涓统领的魏军进入预设的伏击圈,立“庞涓死于此”牌子,一举歼灭之。尽管孙膑灭了庞涓,复仇成功,但是其身心所受的伤害,恐怕是至死意难平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次遭蛇咬。十年怕井绳。凡是被小人算计,受过致命伤害的实诚人,都要吸取教训,学会保护自己。虽然说是恶人自有恶人磨,但那是作恶多端者的因果,与好人自身惨遭破害不是一码事。唐玄宗时的宰相李林甫,生前是一个典型的口蜜腹剑的家伙,表面温和却暗中打压异己,不知苦害了多了同僚。李林甫死后被杨国忠联合安禄山诬告谋反,遭剖棺薄葬之羞辱,家产被抄没,子孙全部罢官除名,流放岭南等蛮荒之地,亲党50余人遭贬。李林甫不厚道,杨国忠更奸!历史是一面镜子,照见人生百态。历来权奸相斗,你方唱罢我登场,谁搀和进去了谁倒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有神交情分的人,说白了就是投缘对脾气,聊得来,思维上同频共振,有精神上的默契。道不同,不相为谋。道交是基于对真理或正义事业的追求而达成的同声共气,讲究志同道合。现实生活中,最接地气的交往以互利互惠为要义,合作共赢。利益驱使的“身交”更复杂些,例如恋爱,不论是异性恋还是同性恋必有所图,友情或爱情必以某种价双方认可的价值来维系关系。情绪价值是比有形的钱物更难以把控的东西——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二人世界的感情纠缠岂是些许文字能够全息传达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有情有义与薄情寡义相反相成。天下情为何物?人与人之间互动,爱恨交集,<span style="font-size:18px;">情动于衷,喜</span>怒哀乐,反复无常。个人的主观感受外化于形色,展示于对象的态度;是基于个人好恶,采取的针对特定的人及其埸景的行为,都是某种情绪传达。小孩子都能看懂大人脸色,听明白语声,领会得了语气,何况成年人呢?交人交心,浇花浇根。虚情假意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关键时刻的立场和态度及其行为表现摆在那里,往往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跳出三界外看人间冷暖,为情所困者愚,被情所伤者众。春寒水暖鸭先知——错!因为鸭子是变温动物,随冷就热。人情冷暖己自知——对!因为人是恒温动物,对冷热尤其敏感。情义无价,大爱无疆,且行且珍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原创随笔,网络图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