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谭鑫培公园 领略京剧魅力

王老师

<p class="ql-block">文/图:王老师</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4836479</p> <p class="ql-block"><b>  四月十日,我乘坐武汉地铁7号线,随着列车轻驰,奔赴谭鑫培公园站。当步出车厢,站内墙壁上的一帧帧壁画,如同一扇时光之窗,悄然开启。那壁画上,谭鑫培当年演出剧目的场景栩栩如生,引领着我穿越漫漫时空,去邂逅京剧那至臻至美的独特魅力。</b></p> <p class="ql-block">四郎探母</p> <p class="ql-block"><b>  迈出车站,眼前景象宛如一幅古意盎然的画卷。黑瓦如墨,双层飞檐似飞鸟展翅,红色廊柱庄重而典雅,每一处细节都在无声诉说着京剧的传统韵味。飞檐之下,一长条彩绘图案,满溢着浓郁的京味与皇家的华贵气派。这,便是谭鑫培戏楼,它静静伫立,如同一部厚重的史书,瞬间将我带入京剧的奇幻之境。</b></p> <p class="ql-block"><b>  谭鑫培公园它以戏曲文化为魂,宛如一座艺术殿堂,承载着无尽文化瑰宝。京剧文化长廊,蜿蜒诉说往昔;古戏楼,似在轻吟旧梦;湿地景观,氤氲诗意浪漫。而七座以京剧剧目命名的人行步桥,又为其融入独特现代设计,如灵动音符,让传统与现代交织共鸣,演绎出别样的风情与魅力。</b></p> <p class="ql-block"><b>  谭鑫培,一颗闪耀于京剧舞台的璀璨星辰,</b><b style="font-size:18px;">于1847 年 4 月 23 日</b><b>在武汉市江夏区这片灵秀之地诞生。公园内,谭鑫培铜像之前,“一代宗师”四个大字庄重伫立,宛如历史的颂歌,向世人昭显着这位京剧泰斗的不朽地位。阳光洒落,映照着大字熠熠生辉,似在诉说大师传奇。铜像背后的墙壁,犹如一本敞开的史书,镌刻着中国著名京剧史论专家刘曾复的撰文。文字细腻而深情,详尽地叙述着谭鑫培跌宕起伏的一生,以及他在京剧艺术领域登峰造极的成就。</b></p> <p class="ql-block">  谭鑫培开创的谭派艺术烟火相传,谭元寿是谭派第五代嫡传,在现代京剧《沙家浜》中饰演郭建光。下图是央视播放视频截图,谭鑫培在京剧《捉放宿店》中原音重现,谭元寿在剧中配像主演。</p> <p class="ql-block"><b>  在城市的喧嚣中,谭鑫培公园宛如一方宁静的乐土,是市民们心灵的栖息地。踏入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京韵大牌坊,它宛如一位庄重的历史守望者,静静伫立。牌坊前开阔的空间,今日成了白衣天使们欢乐的海洋,她们笑语盈盈,团建的热情如春日暖阳般炽热。谭鑫培戏楼前,一群优雅的女士正列队走秀,步伐轻盈,尽显绰约风姿。</b></p> <p class="ql-block"><b>  沿着湖边漫步,一座木架支撑的长廊弯月式延展。粗壮的紫藤肆意攀爬,将长廊顶端密密匝匝地覆盖。串串紫藤花似紫色的风铃,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着独有的温馨与浪漫。风过处,花瓣簌簌飘落,为长廊地面铺上了一层梦幻的紫色花毯。一位电吹管演奏者沉醉其中,灵动的音符如潺潺溪流般流淌而出。一旁的女士随着音乐翩翩起舞,身姿婀娜,仿佛与这春日美景融为一体。</b></p> <p class="ql-block"><b>  公园内,宽阔的湖面波光粼粼,湿地水草丰茂,沟港纵横交错,宛如一幅天然的水墨画。七座小桥形态各异,横跨在碧水之上,彼此相通,构成了奇妙的景观。岸边杨柳依依,细长的柳枝随风轻拂,似是在与湖水低语。湖边坡地上,初放多彩的月季花,星星点点与远处古朴的小桥相映成趣,美得如诗如画。</b></p> <p class="ql-block"><b>  湖面上,游人悠然荡起小船,缓缓穿行在这如镜的湖面,惬意之感溢于言表。不远处,一群幼儿园的小朋友手牵着手,像一群欢快的小鸟叽叽喳喳地走来,他们纯真的笑脸和清脆的笑声,为这美好的春日增添了无限生机。谭鑫培公园的每一处角落,都在诉说着春日的故事,让人沉醉,流连忘返。</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