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望族与崂山(五)蓝氏(2)

自然国地

蓝氏是即墨的望族,在崂山周边也有多处遗迹,蓝氏的遗迹主要以书院为脉络。明清时期,崂山所属为即墨县邑之南,就如现在的达官贵人纷纷在秦岭建别墅一样,当年即墨的望族也纷纷在崂山山脚下占地建墅,或为教授子女学业,或为修身养性之所。崂山脚下,昔日的荒山僻岭,文气大盛,慢慢成为人文荟萃的课文之地,书院就是这些达官贵人教授子弟读书的场所。 蓝氏的书院,其规模在诸书院中为最。首先是华阳书院。华阳书院位于华楼山之阳的华阳涧中,此处人迹罕至,是蓝氏的先人蓝章所建。据明朝崇祯年间《崂山志》(黄宗昌撰)载:“据山之半,少司冠蓝公建置于此。”蓝公即蓝章,官至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告退归里,来此结居,自号“大劳山人”,教书育子,著文会友,其后世多就读于此。 华阳书院占地亩余,因其地势高且景色秀丽,取名“望月楼”、“紫霞阁”。今华阳书院遗址尚有“枕石漱流”、“谈经地”、“松关”、“重游旧地”等石刻。书院西侧的华阳洞构造奇特,地形复杂,值得一游。围绕华阳书院形成了村落,大多是蓝氏建书院后在此聚居的,因传说曾有凤凰在此落过,原名栖凤庄。 明朝嘉靖年间,蓝章之子蓝田又高中进士,蓝家名声大振,遂改村名为蓝家庄。蓝家庄背倚海上名山第一的华楼山,南望石门山,绕白沙河、五龙河,山水清淑,林木葱茜。有诗赞云:“山行不知村,村径在山上。不见村中人,但闻村樵响”。村北倚福泰庵,其地理形势在崂山的各个村落中可谓得天独厚,独树一帜! 第二座书院位于滨海公路东侧的书院村,名为三树堂书院,或叫读书楼。该书院的来历一种说法是创建华阳书院的蓝章去世后葬于此,后于明朝嘉靖十二年(1533年),朝廷敕赐兆茔于即墨之北,茔建成后将蓝章之墓迁走,当时的看墓人仍居于此,外称南茔。后民国青岛市长沈鸿烈感怀其历史,改村名为“书院”。<div> 另一种说法是在民国初年,曾是武进士的蓝涺在明王朝灭亡后在灰牛石附近选了个地方建了三间茅庐隐居, 取“树谷、树木、树人”之意名为三树堂书院,对外教学,附近不少村庄的子弟前来求学,故名。围绕华阳书院和三树堂书院及其周边,蓝氏在此形成了大量的地产。蓝氏书院到底地产有多广,现在也说不清楚。</div> 蓝家地产规模西至石门山,东到文笔峰。在此两处都有明显的分界石刻,其直线距离将近15公里,可见其占地之广大,势力之雄厚,同时也可以看出明代崂山人烟稀少,土地便宜。但在远离华阳书院的文笔峰却有蓝氏地产界的石刻。文笔峰也称锥子崮,海拔670米。《崂山志》载“锥儿山,在北,孤峰矗直,卓立如锥。”<br> 从北宅方向看非常清楚,高细的岩石像锥子一样竖立在山顶。该峰秀削挺拔,到这里道路崎岖,只能步行沿黑龙涧而上,或者从劈石口山梁委蛇而行。蓝氏的分界石文笔峰,在有关崂山的书无记载。在石崮的东面共发现有4处刻石,分别刻有“文笔峰”、“蓝宅北至”、“岭顶”、“观洋”等字样。字是繁体字,单个字体长25,宽20厘米左右。 由于在山顶处,受自然侵蚀等原因,字不是很清楚,需要仔细辨认,有爬山爱好者涂红油“文笔峰”三个字。可能文笔峰三字来自蓝氏也未可知。 从“蓝宅北至”四个字可以判断,这是标明的蓝家的地产四至。因为石刻处于深山之中,所以未被破坏。在山顶可清楚看到东海,所以有“观洋”的石刻,是观看海天一色的最好位置,附近有平台,也是山岭的最高处。<br> 东可以看大海,南是北九水风景区,北是王哥庄,西是北宅秀美高山。因蓝氏的地产区域较大,自然的引起了很多的土地纠纷,其中最著名的是与华楼山道士之间的地产官司。相传蓝氏后人蓝再茂,因华楼道士栾道明纠集徒众霸占华阳书院地产,年十二即与之争讼,莱州府道台亲临查处,保护了书院的祖产。蓝再茂后购得周如锦小蓬莱之“紫霞阁”隐栖终身。 任何事情有盛必有衰,清道光年间,华阳书院逐渐衰落,蓝氏后人学子多移至东厓书院或仰口小蓬莱之紫霞阁就读。蓝氏后人蓝水先生1935年重游华阳书院,抚今追昔,有诗云:“当年选胜筑平泉,树石清幽别有天。勇退聊取山水乐,藏书但愿子孙贤。谈经有地今何在?望月无楼夜不眠。丹障哪知兴废感,高峻云表尚依然。” 促使村落改名蓝家庄的蓝田曾经在华阳书院读书,后来官至监察御史。蓝田多次游历崂山,留下诸多名篇。嘉靖元年,蓝田登崂山巨峰,夜宿巨峰白云洞,援笔题于石上:“居白云洞者,自张某始也”,并撰写了《巨峰白云洞记》。蓝田后期在崂山北九水之太和观与道长毕玄云一同创办“即墨书院”,又称“九水书院”,是与蓝氏相关的第三座书院。 以上是与蓝氏有关的三座书院,但细算起来,蓝氏的第一座书院是原位于即墨西障村的东厓书院,据蓝氏后人东厓后裔蓝信宁记载:明朝初期,即墨地区战乱较少,社会稳定。蓝氏三世祖蓝福盛率领子弟力田耕种,家业日丰,便在县城东门外(今西障村)建书院为蓝氏子弟藏修读书之所,即为蓝氏东厓书院。 蓝福盛嫡孙、蓝氏五世祖蓝章,即由此处读书进而高中进士,成就蓝氏家族祖孙绵延五百余年家学相承、名人辈出,居于即墨五大家族之一的开始。蓝氏的诸多书院,走出了许多的人才,崂山的山清水秀赋予了他们清正廉洁的人品,也为后人留下了诸多的传奇。如今,走进这些书院,探访其中的人文故事、前人遗迹,累并快乐着!本章部分文字和图片采自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来删除,谢谢! 2025.04.11.整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