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小孙女今年七岁,昨日放学后,她那颗上门牙悄然脱落,这让她略显紧张。面对这一情况,我们不妨听听网络上的牙科医生怎么说。</p> <p class="ql-block"> 儿童的第一颗乳牙脱落,是成长过程中再正常不过的生理现象,家长无需过度担忧。然而,止血、清洁以及观察恒牙生长等细节仍需留意。乳牙脱落后,可用纱布轻轻按压牙龈以止血,同时保持口腔卫生,避免感染,这样便能安然度过这一阶段。</p> <p class="ql-block"> 正确处理乳牙脱落后的牙龈至关重要。</p><p class="ql-block"> 止血方法</p><p class="ql-block"> 乳牙脱落后,牙龈可能会有少量出血,此时可用干净的纱布或棉球轻压出血部位5至10分钟,通常即可止血。应避免让孩子频繁舔舐或触碰伤口,以防刺激牙龈。若按压后仍持续渗血超过20分钟,则需联系医生,排查是否存在凝血功能异常等问题。</p><p class="ql-block"> 清洁与消毒</p><p class="ql-block"> 脱落当天,建议避免用力漱口或刷牙,以免冲掉凝血块。24小时后可恢复正常刷牙,使用儿童软毛牙刷轻柔清洁牙龈周围,防止食物残渣堆积。无需使用酒精或碘伏消毒伤口,因为口腔唾液本身具有抑菌作用。</p> <p class="ql-block"> 乳牙的保存与恒牙的观察同样不容忽视。</p><p class="ql-block"> 乳牙的处理</p><p class="ql-block"> 脱落的乳牙可以作为纪念留存,但无需刻意保存。若想留存,可用清水冲洗后放入透气的小盒中。同时,避免将乳牙随意丢弃,防止儿童误吞或遗失。</p><p class="ql-block"> 恒牙萌出的监测</p><p class="ql-block"> 乳牙脱落后,恒牙通常在6个月内逐渐萌出。若超过1年仍未见恒牙生长,或发现牙龈红肿、恒牙位置偏移(如长在乳牙内侧或外侧),则需及时就诊,排除多生牙或牙槽骨异常等问题。</p> <p class="ql-block"> 饮食与生活习惯的调整对孩子的恢复也极为重要。</p><p class="ql-block"> 饮食注意事项脱落当天,建议进食温凉、软烂的食物(如粥、蒸蛋),避免过热或坚硬食物刺激牙龈。1至2天后可恢复正常饮食,但需减少啃咬硬物(如坚果、冰块)的频率,以保护新生恒牙。</p><p class="ql-block"> 纠正不良习惯提醒孩子不要用舌头频繁顶牙龈,或用手摇晃未完全脱落的乳牙。若乳牙仅部分松动,需等待其自然脱落,强行拉扯可能导致牙龈撕裂或损伤恒牙胚。</p> <p class="ql-block"> 日常口腔护理建议更是不可或缺。</p><p class="ql-block"> 坚持刷牙与定期检查</p><p class="ql-block"> 乳牙脱落后,仍需每天早晚刷牙,每次2分钟,重点清洁新生恒牙。每3至6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医生可通过X光片观察恒牙发育情况。</p><p class="ql-block"> 加强钙质摄入</p><p class="ql-block"> 适当补充牛奶、奶酪、绿叶蔬菜等富含钙的食物,促进恒牙钙化。同时保证维生素D的摄入(如晒太阳、食用鱼类),帮助钙质吸收。</p><p class="ql-block"> 乳牙脱落是儿童成长的必经阶段,家长只需做好基础护理,关注恒牙生长节奏即可。大多数情况下无需特殊处理,但保持与牙医的定期沟通,能帮助早期发现潜在问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