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沉沙铸雄魂

老酒

<p class="ql-block">  蒲津度遗址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门外,是黄河上著名的古渡口,历史上曾是连接秦晋的重要交通枢纽。该遗址以唐代开元年间铸造的大型铁牛、铁人文物群闻名,被誉为“世界桥梁史上唯我独尊的永世之宝”。千年瑰宝,令人神往,4月6日,随旅行团前往,一睹雄姿。</p> <p class="ql-block">  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大唐国力鼎盛,黄河之上,蒲津渡浮桥横跨秦晋,如巨龙卧波。为固桥抗洪,能工巧匠以铁为魂,铸就八尊神物——四牛四人,每尊重逾万钧,铁骨铮铮,锚链沉江。铁牛怒目圆睁,筋肉虬结,似要踏碎怒涛。铁人则分饰汉、藏、蒙、维四族,眉目如生,衣袂翩然,凝固了大唐“万国来朝”的磅礴气度。</p> <p class="ql-block">  这些铁牛并非死物,而是盛唐的“钢铁纪念碑”。其形:牛身长逾三米,筋肉暴起,四蹄如柱,尾甩千钧之力,连腹下的六根铁锚桩也斜插地底四米,似要锁住整条黄河的狂澜;其技:每尊铁牛需熔炼数十吨生铁,分段铸造,再以“铁芯铜骨”之法拼接,冶铸工艺冠绝当世,比欧州早千年;其魂:牛者,坤象也,厚德载物;铁者,金精也,刚毅不摧。唐人以此镇河,即是对自然的敬畏,亦是对“人定胜天”的豪迈宣言。</p> <p class="ql-block">  1991年,考古学家以现代之力,完成了一场与历史的对话。铁牛被整体抬升12.2米,重见天日时,锈色浸染夕阳,宛如浴血重生。黄河铁牛是沉默的史诗,是锈迹斑斑的辉煌,它们站在那里,就是半部盛唐。</p> <p class="ql-block">  黄河铁牛,是渡口、是桥梁、是盛唐的钢铁脊梁,更是华夏文明“力与美”的永恒象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