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守望者

罗杰

<p class="ql-block">在东川红土地,那片被岁月和自然共同雕琢的神奇之地,色彩斑斓的土地在阳光下肆意铺展,仿佛是大地打翻了调色盘。就在这片如梦似幻的土地上,我遇见了两位老人,他们宛如从古老岁月中走来的使者,静静地守望着这片土地,也守望着渐渐远去的民俗时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初见两位老人,他们身着老羊皮袄,那皮袄散发着岁月的气息,每一道褶皱都像是一段尘封的故事。手中的长梗烟锅,在他们粗糙的手指间,成了一种独特的标识。身旁,两只山羊悠然自得地啃食着青草,时不时发出“咩咩”的叫声,为这片寂静的红土地增添了几分生机。</p> <p class="ql-block">老人告诉我,他们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红土地孕育了他们,也孕育了他们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羊皮袄,是他们抵御寒冬的温暖依靠,也是这片土地上畜牧业文化的象征。过去,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羊皮袄,从挑选羊皮,到鞣制加工,每一道工序都饱含着生活的智慧和对自然的敬畏。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年轻人们大多不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制作这传统的服饰,羊皮袄渐渐成了记忆中的物件。但他们依旧穿着,这不仅是为了保暖,更是对过去生活的坚守。</p> <p class="ql-block">长梗烟锅,同样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在农闲时分,男人们聚在一起,点燃烟锅里的烟草,吞云吐雾间,交流着农事经验,分享着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那袅袅升起的烟雾,仿佛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老人们说,现在很少能看到有人用这样的长梗烟锅了,年轻一代更习惯了便捷的打火机和香烟。但他们舍不得放下这陪伴了自己大半生的烟锅,因为它是红土地民俗文化的一部分,是属于他们这一代人的独特记忆。</p> <p class="ql-block">而那两只山羊,对于老人来说,不仅仅是家畜,更是他们生活的伙伴。在红土地上,养羊是一项传统的生计方式。羊群在山间漫步,就像白色的云朵飘荡在红色的大地上。老人熟练地照料着山羊,从它们的饮食起居到繁衍后代,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他们说,养羊的传统不能丢,这是与这片土地紧密相连的生活方式。</p> <p class="ql-block">在与老人相处的时光里,我深深感受到了他们对民俗文化的热爱和执着。尽管现代文明的浪潮不断冲击着这片土地,许多传统的民俗文化正逐渐消失,但他们依然选择坚守。他们没有华丽的言辞,只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守护着那些即将被遗忘的文化瑰宝。</p> <p class="ql-block">离开东川红土地后,那两位老人的身影时常在我脑海中浮现。他们就像红土地上的两棵苍松,扎根于这片土地,见证着时代的变迁,却始终坚守着民俗文化的根脉。他们让我明白,每一种民俗文化都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它们是一个民族的记忆和灵魂。在追求现代化的道路上,我们不应忘记那些承载着历史和情感的民俗文化,而应该像这两位老人一样,去传承,去守护,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p><p class="ql-block">(所有的图片都非A1制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