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时光(278)

真诚待你 10581791

<p class="ql-block"> 难忘峥嵘岁月。回城这些年,不知有多少人问我当年下乡苦不苦,我告诉他们,苦涩且快乐,劳累且欢欣,艰难却无畏,我们累过,也苦过,但是经历让我们成长,让我们坚强,让我们历练。春天风沙大戴上风镜不惧它,夏天酷暑热喝口井水去暑热,秋天蚊虫多点上蚊香安然睡,冬季北风寒火炕烧热被窝暖。知青岁月虽艰苦,知青斗志更高昂!</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下乡的黑山冬季特别冷,一马平川,无遮无挡,北风刮到脸上像刀子刮一样难受。我们几乎全部武装,棉衣棉裤棉鞋棉帽子,脖子上还要围上大围巾将半个脸挡住,防止风钻进棉衣,腰上还系个草绳,扎得严严实实,羊毛手套暖暖和和的。但是在外面干起活浑身热乎乎,一旦停下依旧发凉哆嗦,我们没有退却。</p> <p class="ql-block">  刚到农村干农活我一窍不通,种地时刨渣子社员一刨一个准,我一刨差点伤了腿。社员细心告诉我怎么下镐头,果然一下一个准;铲地时人家铲地又干净又又快当,而我草没有铲掉竟把小苗铲掉了,队长手把手教我,功到自然成,后来我不但刨渣子又稳又准,铲地也越来越得心应手,只要用心没有知青过不去的坎。</p> <p class="ql-block">  在农村从春耕到夏锄秋收种种农活都要经历,样样都要精通。为了多学几手,适应现实需要,我开始学赶车,先从赶牛车“打打”开始,又过渡到“驾我驭”赶马车,牛车慢好掌控,马车跑得快必须小心。我经过多次跟车实践,“功到自然成”终于可以甩鞭子当车老板了!不但可干队里活,青年点有事也能“借光”。</p> <p class="ql-block">  下乡转年抢收最紧张时,做饭的胖墩病了,这个关头后勤工作必须跟上。点长海州和我商量要我承担做饭任务,我欣然接受。抢收活儿累一定保证大家吃得饱吃得好。我高粱米干饭或大饼子交叉做,大炖菜小拌菜互相搭配,大白菜粉条汤香喷喷,大家吃得津津有味,夸我做饭赶上胖墩了。胖墩说,你们这些没良心的!</p> <p class="ql-block">  夏锄季节,女生收工路上一只小猫喵喵叫,可怜兮兮的样子,她们逗逗小猫竟然跟她们回青年点了,没有人找就收留了,每天跑跑跳跳女生感觉很好玩,尤其自从它来了,再也看不到老鼠出现。冬天一个夜晚小猫突然大声叫,大家醒来看满屋烟,原来炕头小丁的被烧糊了,再呆会就着了,女生们说,小猫立了一大功!</p> <p class="ql-block">  下乡时文化生活匮乏,好在农村十天半月就能放映一次露天电影,成为我们生活中最大乐趣,有时候常常这个村演完又撵到下个村看。像“铁道游击队”“平原游击队”“上甘岭”“小兵张嘎”等影片我们都看了好多遍,还余兴未尽。每当村里放映电影,我们就派胖墩提前去用石头占位置,到外村看走多远也不嫌累。</p> <p class="ql-block">  下乡时我们工余时间特别喜欢看小说,可是时间久了,大家从家里带来的十几本书都互相传着看了好几遍了,没有新书看真闹心。我知道邻队高中同学手里小说多,就拿着我们的书,去找他们换书看,果然一拍即合,学哥们大方的把他们手里的小说换给我们,一下捧来这么多书我们欢喜若狂,这是我们的精神食粮!</p> <p class="ql-block">  下乡时结识了一位很有学识的五七战士,我们叫他张叔,他喜欢读书看报,尤其习惯看地图给我们讲国际形势,讲得通俗易懂,妙趣横生,我们晚上常结伴去他家听他讲时事,那时他看不到报纸急得够呛,我每次回家都会给他带好多报纸,他像孩子一样兴奋不已。他告诉我们不要扔下书本,开卷有益。至今常想起他。</p> <p class="ql-block">  知青岁月的经历让我们懂得,青春只有发出光和热才璀璨壮丽,芳华只有在积极奉献中才更显美丽溢彩。知青没有气壮山河的故事,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可是我们走过的经历可歌可泣,一群十六七岁尚未成年孩子,千里迢迢,背井离乡,远离呵护自己的父母,在一个陌生的艰苦环境中,靠自己的顽强努力,用辛勤劳动开创自己人生的新的里程。我们挺起脊梁,走过这段艰苦且漫长的人生经历的确很不容易!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上山下乡在给知青带来艰难困苦的同时,也带给我们砥砺前进的成长和自强自立的精神与生存能力。人常说,经历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这财富虽然不是金银财宝,可是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够我们一辈子享用,再大的苦我们也能挺身扛住,再难走的路我们也能坦然走过。这就是生生不灭的知青精神!</p><p class="ql-block"> 不屈不挠,勇敢进击的知青精神是用青春的热血所铸就!任凭时光流逝,知青精神永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