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周文彬</p><p class="ql-block">美 篇 号:1296527</p><p class="ql-block">重返母校:时光里的青春与记忆</p><p class="ql-block"> 阳光正好,微风不燥,这样的好天气,无端勾起了我对往昔的怀念。于是,在这个闲适的上午,我决定前往40年前就读的“成都无线电机械学校”校址打卡,去赴一场与青春的约会。</p> <p class="ql-block"> 为了践行低碳出行理念,放弃自驾,我选择乘坐地铁5号线。列车在轨道上疾驰,窗外的光影不断变幻,我的思绪也随之飘远,往昔的校园生活如电影般在脑海中放映。经过9个站,我在“花牌坊”站下车。出站后一打听才知道,距离原学校校址还有不短的路程。</p> <p class="ql-block"> 我沿着街道步行,沿途的风景既熟悉又陌生。20分钟后,那座承载着无数回忆的学校校址终于出现在眼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修建的苏式办公大楼,它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仿佛一位沉默的老者,见证着岁月的变迁。大楼为砖混结构的四层对称建筑,是成都市现存不多的现代优秀建筑之一,仍保留在原址,散发着独特的历史韵味。</p> <p class="ql-block"> 我们曾经就读的校舍,在学校升级为成都工业学院之后,全部迁至郫县。但眼前的这座办公大楼,依旧让我的内心泛起层层涟漪。打卡自然少不了仪式感,我在办公大楼前,与陈毅元帅的半身铜像合了影。成都无线电机械学校始建于1913年,是陈毅元帅的母校,原在包家巷,抗日战争结束后迁来此处。凝视着元帅的铜像,我仿佛看到了当年莘莘学子在这里求知若渴的模样,也感受到了学校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红色传承。</p> <p class="ql-block"> 走进现存的办公大楼凭吊,40年前在此带薪读中专学习的情景历历在目。那时候,我们在教室里认真听讲,在图书馆中埋头苦读,在操场上尽情奔跑,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我们青春的足迹和欢声笑语。如今,学校虽然已经搬迁,但那些美好的回忆却永远留存在心间,成为了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p> <p class="ql-block"> 学校“腾笼换鸟”迁至郫县后,这里被用作学院对外文创的一个窗口,也算物尽其用,发挥着它最大的作用。漫步在大楼里,看着那些充满创意的文创作品,我由衷地为学校的发展感到高兴。时代在变迁,学校也在不断与时俱进,而这里作为历史的见证者,依然连接着过去与现在,让我们这些校友能够找到心灵的寄托。</p> <p class="ql-block"> 走出办公大楼,阳光依旧温暖,微风依旧轻柔。这次重返母校,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打卡,更是一场与青春和过去的对话。那些曾经的梦想、懵懂的情感、奋斗的时光,都如这阳光和微风一般,虽然悄然流逝,却又永远留在记忆深处,熠熠生辉。 </p><p class="ql-block">(2025.04.10.16:00 "于蓉城·汇朗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