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万籁俱寂的凌晨三点,乡镇办公楼的某个角落,王建军双眼布满血丝,死死盯着电脑屏幕上已经修改到第17版的“乡村振兴入户走访情况统计表”。鼠标光标在“应走访户数”与“实际走访户数”这两栏间机械地闪烁,像是在疲惫地诉说着无尽的无奈。窗外昏黄的路灯,将他消瘦的影子长长地投射在地上,恰似压在办公桌上那堆积如山、足有半尺高的各类台账,每一本都承载着基层干部难以言说的苦涩。这苦,渗透在永远填不满的表格缝隙里,隐匿于永远响个不停的工作群通知声中,镌刻在“一人分饰多角”的繁杂日常之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身兼数职:累到灵魂抽离的“变形金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乡镇办公室的小李,抽屉仿佛是个微型“医药库”,三种眼药水整齐排列,分别对应党建、信访、创卫这三个不同系统的报表任务。“清晨,帮村民代办医保,努力解答各种疑问;中午,趁着短暂的休息,汇总人居环境整治的照片;下午,绞尽脑汁撰写乡村振兴汇报材料;到了晚上,还得时刻盯着防汛值班群的消息,不敢有丝毫懈怠。”他无奈地苦笑着,缓缓翻开手机备忘录,3月第3周的待办事项密密麻麻列了27条,每条后面都用不同颜色标注着紧急程度,像极了一场混乱而紧张的战役地图。</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上周的经历更是堪称“魔幻”。小李刚在防汛一线扛着沉重的沙袋,与肆虐的洪水展开殊死搏斗,浑身沾满泥巴,体力几近透支。可转眼间,就被要求在两小时内提交“清廉机关建设”心得体会。那一刻,他感觉自己仿佛是一块任人摆弄的砖头,不仅要哪里需要哪里搬,还得瞬间切换思维模式,从体力的极限消耗直接跳入八股文的写作框架。“手还没来得及洗净泥巴,脑子就得立刻换挡,这种感觉,就像是灵魂被硬生生地从疲惫的身体里拽出来,去应付另一场完全不同的战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而“数据限时魔法”更是让基层干部苦不堪言。某社区网格员曾在朋友圈里无奈吐槽:“上午11点,突然接到通知,要求统计200户居民的疫苗接种情况,下午3点就得上报。中间还得逐户打电话核实,这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啊!我又不是哪吒能生出三头六臂,也不是孙悟空能拔根毫毛变出分身。”当基层干部的办公桌变成了“百宝箱”,计算器、公章、创可贴、速效救心丸等物品杂乱地摆放在一起,就知道“累”早已不只是体力上的极度透支,更是心力在日复一日的高强度工作中,如蜡烛般持续燃烧,直至枯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指尖形式主义:烦到神经崩溃的“夺命连环Call”</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工作群里的“收到请回复”,就像高悬在基层干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24小时不间断地闪烁在手机屏幕上,时刻牵动着他们紧张的神经。某镇干部曾做过统计,平均每个工作日要收到47条“紧急通知”,其中高达32条要求“立即落实、马上反馈”。这些通知如同潮水般涌来,让人喘不过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其中最荒诞的,莫过于某次人居环境检查。上级竟然要求“每处垃圾桶旁必须有保洁员蹲守的照片”,于是乎,全镇干部不得不放下手头的工作,纷纷蹲在垃圾桶边摆拍,整整折腾了半小时。而真正需要保洁员去做的本职工作,却因为这场闹剧无人问津。这种本末倒置的形式主义,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更让基层干部感到无比厌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朝令夕改”更是家常便饭,让基层干部疲于奔命。上个月,他们刚按照A4格式精心整理好脱贫攻坚档案,这周却突然被告知要换成A3活页装订,理由仅仅是“便于上级领导翻阅”。上周才好不容易走完流程的项目申报书,今天又通知“新增三项佐证材料,明早9点前必须提交”。基层干部们自嘲是“文件美容师”,每天在不同部门五花八门的格式要求之间来回折腾,“比给女朋友P图还精细,关键是P错了还得挨批,这滋味,太难受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权责倒挂:憋屈到想拍案而起的“背锅专业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老张在信访办默默坚守了十年,这些年,他经历过无数次凌晨被紧急叫去调解纠纷,即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