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月六日下午三点左右,我们来到了靖西市新靖镇鹅泉村念安屯“靖西鹅泉风景区”。<span style="font-size:18px;">“靖</span>西鹅泉”与“大理蝴蝶泉、桂平西山乳泉”并称为我国西南三大名泉,也是亚洲第一跨国大瀑布——德天瀑布的源头。据说它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自古流传着“鹅泉跃鲤三层浪”的佳话,我们也是慕名而来,准备拍摄灵泉晚照美景。</p> <p class="ql-block">在导游简单介绍鹅泉情况后,根据其安排,下午队友们自由拍摄,主要活动区域为鹅泉景区,至晚上六点集中在景区内的一农家乐用餐,之后回县城入住宾馆休息;第二天上午在靖西渠洋湖游览,然后赶往第三站大新县德天大瀑布。</p> 鹅泉景区 <p class="ql-block">在听完导游安排后,不少队友赶忙打卡;有的队友三三两两,自由组合,看到沿途美景一路拍摄;有的则迫不及待奔向河流,拍摄鹅泉景区主要美景。我们也快步来到河边,只见河水清澈<span style="font-size:18px;">,水平如镜,游鱼可数,周边翠峰如屏,田园似锦,宛如一幅山水画卷,不竟让人有置身仙境之感,令人心旷神怡。</span></p> <p class="ql-block">也有的队友不顾乘车之乏,赶忙加入游船队伍,乘上了当地的竹筏,畅游鹅泉河,体验壮乡如画美景。</p> <p class="ql-block">我们则来到了一座亭子,饶有兴趣的观看“鹅泉传说”。传说在风景如画的靖西鹅泉村念安屯,住着一位姓名杨的老婆婆,她膝下无子无女,以砍柴为生。某日,她在山坳间发现了两枚鹅蛋,小心翼翼地带回家,并用自己的体温孵出了两只幼鹅,视若珍宝。杨婆婆悉心喂养这两只鹅,它们逐渐长大,每天傍晚都会自行回家。</p> <p class="ql-block">然而有一天,两只鹅却突然消失不见,杨婆婆遍寻无果。当晚,杨婆婆梦见两只鹅告诉她,它们其实是仙界的使者,因缘际会降临人间陪伴她,如今必须返回天庭。为了报答她的养育之恩,它们决定为她变出一口清泉。次日清晨,杨婆婆发现原本牧鹅的田地变成了一口碧绿色的清泉。这口泉水不仅解决了当地居民的缺水问题,还灌溉了万亩良田,使人们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据说这一传说,至今仍为当地居民所津津乐道,成为靖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赋予了这处自然景观深厚的文化内涵,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据专家考证,鹅泉实则是一口峰林谷地中的上升泉,泉口属岩溶溶洞,泉眼为地下暗河出口,暗河主流长达21公里,汇水面积达258平方公里,泉水从30余米深的地下溶洞喷涌而出,形成直径约10亩的深潭,泉水四季不涸,水清如镜,向东宣泄形成了鹅泉河。鹅泉景区内除了鹅泉外,主要还有15孔古桥、杨媪庙、三泉映月、睡美人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鹅泉旁的“鹅”字碑也甚为醒目,据说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独笔。不过关于“鹅”碑此字究竟为谁人所书,当地传说有不少版本,一个是说系王阳明题写所书,后人拓刻之;另一个传说是,此<span style="font-size:18px;">“鹅”字系一位古时候来靖西的白发童颜老人所书,因他看到鹅泉山水秀丽,景色迷人时,忍不住脱下了草鞋,在一块石头上一气呵成。更多的传说是清代旧州知府刻印王羲之的“鹅”字。</span></p> <p class="ql-block">不过此碑“鹅”字谁人书写,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王羲之?还是古代哪位高人?</span>对大多数游客来讲是并不关心,也无法辨别真伪,关键是游客在欣赏到鹅泉美景的同时,看到这<span style="font-size:18px;">线条流畅、形神兼备、刚柔并济的</span>独笔“鹅”字,与王羲之独笔“鹅”字风格无异,并延续了“书圣”的美学基因。说实在的,能将江南书法传统与岭南山水结合,形成文化意象的跨地域对话,让人陶醉;同时能对魏晋文人“寄情山水”精神的当代诠释,强化了景区的文化厚度,也让人喜爱。</p> <p class="ql-block">在沉思中,不经意看到景区内的一群白鹅正自在地舒展羽翼,红掌划碎倒映的云影。忽然,竹筏载着两位衣带翩跹的女子,在筏上那对栩栩如生的鹅形木雕指引下,从不远处驶来,莫非两位“仙女”正是《鹅泉传说》里记载的仙鹅的化身?此时此景,真让人置身在童话的世界里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明成化六年皇帝赐封的“灵泉晚照”,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不一会,我们登上观景台,眺望整个鹅泉景区,其风光尽收眼底,只见鹅泉景区四周青山环绕,田园风光如画,泉水清澈见底,湖面平静如镜,两岸美景倒映其中,真所谓“鹅泉跃鲤三层浪,玉水飘花十里香。”在此<span style="font-size:18px;">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领略到千年古泉的文化底蕴,让队友们乐不可支。</span></p> <p class="ql-block">乘着时间尚早,我们也体验了一把乘竹筏畅游鹅泉河赏美景的快感,行驶至十五孔桥时,正好发现夕阳的余光照耀在桥洞中,甚是好看,赶紧弃“船”上岸,拍摄美景。</p> <p class="ql-block">鹅泉长桥建于清末,为15孔石拱桥, 单拱长约3.9米。桥身东西走向,由石灰岩构成,长约70米,宽约1.95米,高约2.9米。昔时为龙邦边民通往县城主要交通通道。</p> <p class="ql-block">夕阳的余辉投照到这座古老的桥洞,使桥洞变得无比美丽,十五个圆拱与水下的半圆完美闭合,形成了十五轮金色的满月;十五个桥洞仿佛又是天神将熔金注入了古老的模具,金灿灿一片,<span style="font-size:18px;">摄人心魄。</span>我们抓住时机,寻找不同角度,留下了这美好瞬间。</p> <p class="ql-block">六点左右是我们团队集合时间,那时夕阳西下,红霞满天,余晖洒在河面,犹如泼洒了一大片金沙,<span style="font-size:18px;">鹅泉景区显得格外美丽,</span>可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p> 渠洋湖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上午,根据旅游计划,我们来到了位于靖西县城西北方向28公里处的“渠洋湖旅游风景区”。渠洋湖是一个大型的喀斯特高原湖泊水库,也是百色市的第二大人工湖,其以独特的喀斯特山水、壮族风情和休闲体验,成为靖西旅游的必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近年来,景区以渠洋湖为依托,逐渐完善服务功能设施,拓展服务渠道,配备了景区游客服务中心、环内湖骑行线路、坡谷星级农家乐及汽车露营地、观景台等,成为桂西南边陲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声名远扬。</span></p> <p class="ql-block">渠洋湖总面积达24.7平方公里,湖面宽阔如镜,湖长15公里,最宽处1公里,水质清澈,其核心景观为喀斯特峰林与湖水的完美融合,湖周环绕着数十座形态各异的孤峰,有的如雄狮卧波,有的似鲤鱼跃水,还有的宛如田螺出水,倒映在碧波中,形成“山中有水、水中有山”的奇幻景象,被游客赞为“水上桂林”。</p> <p class="ql-block">导游小吴带领我们一行23人,登上游船,泛舟湖上<span style="font-size:18px;">。清晨薄雾中,只见不远处有村民划着小船捕鱼,湖中央小岛星罗棋布,远处的湖岸边散落着数十个壮族村落,吊脚楼依稀可见,景色壮美,诗情画意,</span>船穿行其间,仿佛置身于天然山水盆景之中,游玩了近2小时,让我们尽心体验了一次“人在画中游”的诗意境界,实在是妙不可言。</p> <p class="ql-block">据导游小吴介绍,游览渠洋湖,不同季节有不同的美景。春季时气温适宜,湖岸桃花、油菜花盛开,适合摄影和骑行等;而秋季时节,天高云淡,湖面倒映峰林,景色如画;遇到国庆、春节等节假日,景区会举办水寨码头迎宾活动,身着民族服饰的壮族姑娘以山歌和舞蹈迎接游客,游客也可参与壮族山歌对唱、手作绣球等民俗活动,体验独特的壮乡文化,别有一番情趣。</p> <p class="ql-block">细心的导游小吴,还向我们介绍,如果自驾游览渠洋湖景区,还可与周边的通灵大峡谷、旧州古镇、三叠岭瀑布和鹅泉景区等一并串联游玩,景区之间相距路程均在一小时左右车程。另外,因渠洋湖景区住宿和餐饮设施较少,建议自带零食或前往渠洋镇等用餐。十点左右,我们结束渠洋湖的游览,前往徳天大瀑布景区。</p> <p class="ql-block">(资料源于网络,照片为现场拍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