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想好好說说話

wdy屴岽(原创)

<p class="ql-block">  六十年前约六岁时,我斗大的字识不了几个,当年最爱翻阅的,是父亲一个笔记本。那是他赴朝作战负伤住院时,战友和医护人员饱含情谊的亲笔留言。我记得唯一能大致看懂的,是一位朝鲜护士的留言 —— 一段连写带划的表达,可以连蒙带猜的“文”意。护士不太懂汉语,只能用符号和象形等抒发心意:“你来到朝鲜(一个“手指”一只“脚”一幅朝鲜简图),抗击米帝(步枪瞄准美国兵),战斗光荣负伤(弹片炸断小腿缠上绷带),你要安心休养(躺在病床输液),早日康复(两手合十),重返前线(手枪瞄准美国兵)。谢谢你(一个心形)!”落款是三个朝鲜文,也许叫“金顺姬”吧。以后长大了,识字儿了,就觉得那留言好小儿科,文字表达多么直接爽快……</p><p class="ql-block"> 一个花甲过去,都网络时代了,倒觉着说话写文字怎么要学习“金顺姬”了。好好的一篇文章、一段文字,往往会因莫名其妙的原因给屏蔽或删除,据说是有机器收录了数万M感字词,时刻准备着,一旦触发,即予删蔽;另有巨量人力J 控,追毙漏网之鱼。于是猫捉老鼠的游戏就演绎到了网络,为着正常“说话”,作者们不得不拐弯抹角地用各种符号、字母、数字甚至错别字、生造词等来规避民感字词,弄得读者阅读如猜谜一般。长此以往,我真担心会不会在民间形成另外一套“汉语系统”,长相类似日文!日前单位邀官媒参加活动,要发报道,其中有一数据审核不过,你道是什么数据?—— “22664人次”。因为后面俩数字构成了联想,恐引发不W定“娱情”,因此要改!呵呵,那么“8×8 = ?”,只能去补补脑啦。想写段文字分享一下“幸福的生活”,发出来可能会是这样滴:</p><p class="ql-block"> 杏脯的剩货</p><p class="ql-block"> 杏脯不是从天而降的,它是人门在d 的正确嶺导下gan出来的。剩货很M女子,吃得女子,喝得女子,玩得好,很行还有储蓄,一切都女 子…… 我的剩货快了,杏脯甜蜜。</p><p class="ql-block"> 再发挥一点想象,未来也许得这样表达:</p><p class="ql-block"> 新房不时冲天二将的,它使人脉#¥%……&*!@(:《。生火VERYBEAUTIFUL,乞得*&……%¥#@…… 我的生火脍饹,新房舌甘羊大。</p><p class="ql-block"> 看懂了吗?不懂没关系,我都没写懂!作文如果都这样,那汉语就没救啦!我真的只是好想好好说说话,不想回头学那类似朝鲜护士的表达方式而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