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古刹国清寺

罗马

<p class="ql-block">  寒拾亭,门亭前后有“五峰胜境”和“万松深处”的匾额。寒山和拾得,在我国民间称“和合二仙”,是相亲相爱、情深义重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七佛塔,在寒拾亭前,俗称“七支塔”,也称迎宾塔,是为纪念“过去七佛”而建。</p> <p class="ql-block">  国清寺位于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城关镇,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初名天台寺,后取“寺若成,国即清”,改名为国清寺。</p> <p class="ql-block">  寺前照壁写着“陏代古刹”四个大字,出自前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的手笔。</p> <p class="ql-block">  ‌天台国清寺系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  照壁上书写着“教观总持”四个大字,这是天台宗的立宗之本,至今仍然生机勃勃的原因所在。</p> <p class="ql-block">  国清寺不收门票,香火钱也被视为可有可无。这种不依赖游客捐赠的方式,保持了寺庙的清净和宁静。</p> <p class="ql-block">  国清寺是中国唯一一个僧人们自己耕田种地,完全自给自足。这种生活方式不仅体现了佛教的农禅传统,也展示了僧人们的质朴生活。‌</p> <p class="ql-block">  国清寺不仅是佛教文化的象征,也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寺庙周围五峰环绕,古木参天,营造出一种古朴自然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  梅亭前的隋梅,相传为章安大师手植,至今已1300多年,是国内三株最古老的梅树之一。</p> <p class="ql-block">  隋梅高10米,胸径粗45厘米,冠幅7米。古干虬枝,主干已经腐朽,旁生支干,攀附于主干,犹似千年古藤。</p> <p class="ql-block">  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前曾朝拜国清寺,并带去大量经典。</p> <p class="ql-block">  在日本比睿山兴建延历寺,创立日本天台宗,并尊国清寺为祖庭。</p> <p class="ql-block">  清心亭前有一块石碑,上刻“鱼乐国”三个大字,为明代书法家董其昌手迹。</p> <p class="ql-block">  国清寺放生池园之所以有别于他寺,命名为“鱼乐国”,即缘于此。</p> <p class="ql-block">‌ 天台国清寺的乾隆御碑,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是乾隆皇帝赐予国清寺的珍贵文物之一。</p> <p class="ql-block">  这座近60米高的“隋塔”,作为国清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仿佛一位身姿挺拔的佛家弟子,迎接着远道而来的客人,其佛光熠熠,照耀着世间众生。</p> <p class="ql-block">  漫步至禅房,选一静谧角落,不言不语,只听风听雨听禅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