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广州市越秀公园简介</p><p class="ql-block"> 越秀公园是全市性综合公园,自1927年至今已有90多年历史。公园所在地越秀山为白云山的余脉,最高峰海拔70多米,历史上又称粤秀山、越王山、观音山,是广州传统城市中轴线的起点和标志,与广州的历史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今越秀公园总面积约为69万平方米,由七座山岗和三个人工湖组成,是国家重点公园、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中国百家名园之一、羊城八景之一。</p><p class="ql-block"> 越秀公园越秀公园林木苍翠,古树名木众多,全园绿化覆盖率达90%以上。公园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沉淀,自元代起,历次"羊城八景"评选,越秀山的景点均有入选。现在园内不仅有中山纪念碑、镇海楼、广州明城墙等众多文物,还有越秀山体育场、广东广播电视塔、越秀山水塔等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性构筑物,更有广州的标志﹣﹣五羊石像。近年来公园还陆续建成了五羊仙庭、成语寓言园、竹林景区、韩国海东京畿园等景区,力求历史古迹与现代文明齐辉,自然造化与人工巧设共舞。</p><p class="ql-block"> 园内的三大人工湖,景色优美,是划船、绘画、写生的好地方。东秀湖畔的儿童乐园,是让小朋友尽情挥洒欢乐的园地。金印游乐场内,多组大型现代电动游乐设备深受青少年朋友的喜爱。鲤鱼岗上,草地滚球场绿草如茵,还有乒乓球室、篮球场等体育活动场所。成语寓言园内,近40组艺术作品向游客讲述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今日的越秀公园,山清水秀,花木掩映,名迹古址散布于冈峦山谷中,亭台廊榭点缀于曲水绿波之间,丰富多样的娱乐设施置于青山绿水之中。越秀公园以其典型的岭南文化内涵和园林特色,成为镶嵌于繁华都市的璀璨明珠。</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北门进入、西门出园。</p> <p class="ql-block">四方炮台遗址雕塑</p> <p class="ql-block">围攻</p><p class="ql-block"> 四方炮台遗址,印证着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反侵略斗争的光辉历史、高举三星旗、手持长子扁担等围攻侵略者的英雄形象,鼓舞着中华民族奋勇向前。</p> <p class="ql-block">抗英雕塑</p> <p class="ql-block">抗英</p><p class="ql-block"> 一八四一年广州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序幕,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旗进人进,旗退人退,打死无怨"的誓师口号,体现了三元里人民与侵略者誓死斗争的英雄气慨。</p> <p class="ql-block">镇海楼</p><p class="ql-block"> 镇海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位于越秀山北城墙最高处,原名"望海楼",后改名"镇海楼",寓意"雄镇海疆"。镇海楼为明清时广州城内的制高点,海贸商船自珠江水道进入广州城后便能远眺到镇海楼,对来华西方人而言,镇海楼是广州城的标志,频繁地出现在西方人的论著和画作中。镇海楼因楼高五层,俗称"五层楼",民间素有"未登五层楼,不算到广州"的谚语。镇海楼见证广州城市发展的历史,是广州市标志性建筑之一。今日之镇海楼红墙绿瓦,巍峨壮观,被誉为"岭南第一胜览"。几百年来,文人墨客登楼远望,赞叹抒怀,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篇章。2013 年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广州博物馆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镇海楼</p> <p class="ql-block">越秀山体育场</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明长城</p> <p class="ql-block">是先有树还是先有墙?</p> <p class="ql-block"> 我们是沿着云道走上公园高处的,大家相互搀扶着。</p> <p class="ql-block">公园自动直接饮水处。</p> <p class="ql-block"> 在五羊石像落成时,时任广州市市长朱光赋词赞曰:</p><p class="ql-block"> 广州好,</p><p class="ql-block"> 城古越千年,</p><p class="ql-block"> 饱阅沧桑消劫烬,</p><p class="ql-block"> 缅怀缔造接前贤,</p><p class="ql-block"> 山立五羊仙。</p> <p class="ql-block">可爱的小花猫卧在题字的石碑上。</p> <p class="ql-block">五羊石雕</p> <p class="ql-block"> 五羊传说</p><p class="ql-block"> 五羊是广州的代名词,五羊石像也是广州最著名的景点之一。中国民间传说广州府五仙观。初有五仙人,皆持谷穗,一茎六出,乘五羊而至。仙人衣服,与羊同色,五羊俱五色,如五方。既遗穗与广人,仙忽飞升而去。羊留,化为石,广人因即其地祠之。五羊传说表现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开拓岭南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五羊石雕建于1959年,位于越秀公园西侧木壳岗上,由130多块花岗岩雕刻组砌而成,高11米,体积53立方米。石像中大山羊居中,昂首远眺,羊髯微拂,口衔“一茎六出”谷穗,雄浑有力的羊角伸向半空,显得深沉、威武。余下四羊环列四周,或小羊跪乳,或母羊回首,或吃草,或嬉戏,形态可爱,栩栩如生。</p><p class="ql-block"> 在五羊石像落成时,时任广州市市长朱光以此题材赋词赞曰:</p><p class="ql-block"> 广州好,</p><p class="ql-block"> 城古越千年,</p><p class="ql-block"> 饱阅沧桑消劫烬,</p><p class="ql-block"> 缅怀缔造接前贤,</p><p class="ql-block"> 山立五羊仙。</p> <p class="ql-block">越秀公园西门</p> <p class="ql-block">永庆坊</p><p class="ql-block"> 广州市西关永庆坊旅游区,即永庆坊,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西关核心区,面积约76万平方米,是一个集旅游、文化、娱乐、社交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融汇了人文古建、传统艺术、国际休闲、时尚潮流的广州核心历史文化街区。</p><p class="ql-block"> 广州市西关永庆坊旅游区主体有两大核心片区:北部的荔枝湾片区和南部的恩宁路(永庆坊、粤剧艺术博物馆)片区,景区所在为5处相连成的历史文化街区,即:逢源大街—荔湾源、昌华大街、恩宁路、多宝路、宝源路历史文化街区,汇聚了西关风情、骑楼建筑、岭南曲艺,是较具岭南文化风味的地方之一。作为较具广州都市人文底蕴的西关旧址,广州市西关永庆坊旅游区有广州保存最为完整的骑楼建筑群和中西合璧风格的民国建筑,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是广州致力打造具有历史文化传承和当代都市生活融合的中国新时期城市有机更新的标杆。</p><p class="ql-block"> 2020年8月22日,广州西关永庆坊正式挂牌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永庆坊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恩宁路片区,一直向上下九步行街方向走的。</span></p> <p class="ql-block">陶陶居</p><p class="ql-block"> "陶陶居"茶楼创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原名葡萄居,后改名为"陶陶居",取其"乐也陶陶"之意。"陶陶居"的金漆招牌,据传为康有为所书,沿用至今。茶楼曾于民国16年(1927年)因负债而倒闭停业。后由谭杰南、陈伯绮、谭焕章等人共同集资,对陶陶居进行改建,民国22年(1933年)1月复业。除经营名茶美点、龙凤礼饼、中秋月饼之外,还经营粉面饭菜。陶陶居广罗名人字画,悬挂于茶楼四壁,使陈设十分高雅,一度成为文人墨客的雅集之所,鲁迅、许广平、巴金等都曾是陶陶居的座上客。建国后,陶陶居成为广州市享有盛名的茶楼之一。"文化大革命"初期,茶楼更名为"东风楼",1973年复名"陶陶居"。1993年陶陶居被国内贸易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1997年被批准为"国家特级酒家",同年,创制了直径3米、重575公斤的"华夏团圆月"月饼,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p><p class="ql-block"> 陶陶居坐南朝北,为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外观装饰精美,楼顶筑六角"可观亭"。该址对研究广州饮食文化具有一定价值。</p> <p class="ql-block"> 上下九步行街,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是广州三大传统商业中心之一。这条全长1237米的街道,自6世纪20年代起就已成为商业聚集区。</p><p class="ql-block"> 早在明清时期,随着怀远驿的设立、大观河的开通以及十三行成为广州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商贸活动日益兴旺,上下九步行街逐渐成为广州最大的商贸集散地。</p><p class="ql-block"> 如今,上下九步行街依然热闹非凡,全路段店铺林立,共有300多家商店,日客流量达60万次。这里不仅汇聚了岭南美食文化,还展现了岭南民俗风情。</p><p class="ql-block"> 步行街的标志性建筑是连绵千米的骑楼街,这些建筑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是广州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 由于时间有限,<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逛了下九步行街就往回折返了。</span></p> <p class="ql-block">皇上皇</p> <p class="ql-block">妇儿公司</p> <p class="ql-block">西来初</p> <p class="ql-block">光雅里</p> <p class="ql-block">上下九步行街两侧的铜塑像</p> <p class="ql-block">【新年大吉】</p> <p class="ql-block">【青春】</p> <p class="ql-block">【大姑娘上轿】</p> <p class="ql-block">【逗鸟】</p> <p class="ql-block">【买衣】</p> <p class="ql-block">【第一桶】</p><p class="ql-block">(“第一桶”铜像后的小巷就是“星泉里”。)</p> <p class="ql-block">【凉茶】</p> <p class="ql-block">【量衣】</p> <p class="ql-block">【昔日古渡铜像】</p> <p class="ql-block">【落雨大】</p> <p class="ql-block">【洋妇唐装 唐妇洋装】</p> <p class="ql-block">【保管站来了个老爷车】</p> <p class="ql-block">【小导游】</p> <p class="ql-block">【瓜皮帽】</p> <p class="ql-block">【后生可畏“烧炮仗”】</p> <p class="ql-block">【公鸡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