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1年5月18至21日来到江苏省苏州市旅游。今天来到苏州市沧浪亭。</p> <p class="ql-block"> 江苏省苏州市沧浪亭街西口,立有一座四柱三门冲天式石牌坊。牌坊立于清代,坊额“沧浪胜迹”为清末著名书法家余樾手书。</p><p class="ql-block"> 这位余樾,就是书写寒山寺《枫桥夜泊》诗碑的那位先生。</p><p class="ql-block"> 这座牌坊原在沧浪亭门前,后来移到了现在的位置。在苏州众多园林中,立有牌坊的仅有沧浪亭一个。</p> <p class="ql-block"> 沧浪亭,是苏州最古老的一所园林,也是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沧浪”之名,借用了楚辞《渔父》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这段话。门楣上“沧浪亭”,为明朝书画家文徵明题写。沧浪亭占地面积1.08公顷,整个园林位于湖中央,湖内侧由山石、复廊及亭榭绕围一周。园内以山石为主景,山上植有古木,山下凿有水池,山水之间也是以曲折的复廊相连。山石四周环列建筑,通过复廊上的漏窗渗透作用,沟通园内、外的山、水,使水面、池岸、假山、亭榭融成一体。</p> <p class="ql-block"> “沧浪亭”始为五代吴越王钱缪之子钱元亮的池馆。宋代著名诗人苏舜钦以四万贯钱买下废园,进行修筑,傍水造亭,因感于“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p><p class="ql-block">可以濯吾足”,题名“沧浪亭”,自号沧浪翁,并作《沧浪亭记》。欧阳修应邀作《沧浪亭》长诗,诗中以“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题咏此诗。自此,“沧浪亭”名声大振。</p> <p class="ql-block">沧浪亭,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江南园林。与狮子林、拙政园、留园一起,并称代表苏州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园林风格的四大名园。</p> <p class="ql-block"> 沧浪亭其实并不只是一座亭子,它是江南唯一以“亭”命名的园林。而沧浪亭是这片园林中著名的景点,其存在,令整个园林为之增色。跨过那连接内外的唯一石桥,进入门厅,园内以山石为主景,迎面一座土山,沧浪石亭便坐落其上。山下凿有水池,山水之间以一条曲折的复廊相连。一条狭窄蜿蜒的复廊环绕亭山,“沧浪亭”匠心独运之处正是复廊和花窗。 复廊即从长廊正中用一面墙分为两条走道,一侧临园外的水,一侧临园内的山,这种外水内山的格局在苏州园林中独树一帜。 廊壁长约50米,竟镶嵌着108个精美的花窗,且无一雷同,透过花窗内外山水隐隐迢迢,相映成趣,可谓江南园林借景手法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沧浪亭造园艺术,非常与众不同。还没进园门,便有一池绿水绕于园外。</p> <p class="ql-block"> 沧浪亭的对面,是可园。与沧浪亭仅一巷之隔。园门朝南,与沧浪亭隔水相望。</p><p class="ql-block"> 可园与沧浪亭属于同期建筑,其风格布局雷同。不过,它可没有沧浪亭有名。</p> <p class="ql-block">沧浪亭正门是一座石库门,隶书门额“沧浪亭”。据说,是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徵明手笔。</p> <p class="ql-block"> 沧浪亭的雏形,始于五代十国。北宋时期,园子被著名诗人苏舜钦购得。他开始按自己的想法傍水造亭,以“沧浪濯缨”典故而名沧浪亭。</p><p class="ql-block"> 啥是沧浪濯缨?就是在清水中洗涤冠缨。比喻超脱尘俗,操守高洁。园主人不屑于混乱的政局,洁身自好,钟情山水,给自己营造出理想的天地。</p> <p class="ql-block"> 一进景区门就见到此景。</p><p class="ql-block">园内以山石为主景,山石四周环列建筑,通过复廊上的漏窗渗透作用,沟通园内外的山、水,使水面、池岸、假山、亭榭融成一体。</p> <p class="ql-block"> 面水轩,原名“观鱼处”,同治十二年(1873)巡抚张树声重修后命名,取自杜甫诗“层轩皆面水,老树饱经霜”。</p> <p class="ql-block"> 园子北面有一座突出在水面上的方亭是“观鱼处”,俗称“钓鱼台”,取意庄子、惠施潦梁问答和庄子濮水钓鱼的典故,表示园主归隐江湖、超然于世的清高境界。亭内屏门上是蒋吟秋先生撰写的隶书苏舜钦《沧浪亭记》。</p> <p class="ql-block"> 复廊将园内外的山与水有机地连在一起的,在廊墙分隔内外的同时,一双跨在廊墙两侧的廊檐将园内的山和园外的水紧紧地衔在了一起,造成了山、水互为借景的效果。复廊外面是葑溪,弥补了园中缺水的不足。这条复廊是沧浪亭造景的一大特色。在主山西南面峭壁下,有一个小池,池边一石上刻有俞樾先生的篆书“流玉”二字,表示小池的水犹如一块流动的碧玉,这是沧浪亭里唯一的水面。沧浪亭的园内水景很小,但利用复廊借用了园外的葑溪,十分巧妙。</p> <p class="ql-block"> 沧浪亭中的半廊围绕着园中假山石主景和一汪池水,几乎连接了所有的景观,蜿蜒起伏的复廊,嵌着一方方漏花窗,造型精致,玲珑透光,使两边景物似隔非隔若隐若现。沧浪亭的空间分明、布置清晰,简洁幽静,是苏州最富诗情画意的一座古典园林之一。</p> <p class="ql-block"> 园内以山石为主景,迎面一座土山,沧浪石亭便坐落其上。山下凿有水池,山水之间以一条曲折的复廊相连。</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闻名天下的沧浪亭。</p><p class="ql-block"> 亭柱上镌有余樾手书: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这副对联是一副集联,上联出自欧阳修《沧浪亭》诗,下联出自苏舜钦《过苏州》诗。虽非刻意之作,却是绝对。</p> <p class="ql-block"> 沧浪亭亭高旷轩敞,石柱飞檐,古雅壮丽;四周环列有五、六株数百年树龄的高大乔木,团团如盖,郁郁葱葱;左右石径斜廊出没于丛竹、蕉、荫之间,山旁曲廊随波,可凭可憩;拾级而上至亭心,全园景色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 闻妙香室</p><p class="ql-block">清同冶十二年(1873年)巡抚张树声重修时题,取唐杜甫“灯影照无睡,心清闻妙香”之意,原为园主读书处。室前遍植梅花,早春暗香浮动,泌人心脾,探梅者纷至沓来,乃是赏梅之佳地也。</p> <p class="ql-block"> 沧浪亭的花窗和竹子非常值得一看,花窗古朴,粗犷,风格迥异,却和竹子非常协调,因为竹林也很古,石雕也很拙。</p> <p class="ql-block"> 明道堂,取自苏舜钦《沧浪亭记》的观听无邪,则道以明。面阔三间,高大雄伟。</p><p class="ql-block"> 相传,乾隆皇帝南巡时,曾召著名苏州评弹艺人在此堂内说书。</p> <p class="ql-block"> 园内有镂空窗户108个,独具匠心、造型各异,这是沧浪亭的一大看点。</p> <p class="ql-block"> 沧浪亭里,各处景观主要通过复廊来沟通。复廊中间隔墙上造型多样的漏窗,则起着既障景又造景的双重作用。</p><p class="ql-block"> 据说,沧浪亭复廊上的漏窗有108多个。</p> <p class="ql-block"> 看山楼掩映于一片翠竹之中,风拂竹影,娟娟弄碧,居高临眺,心旷神怡。陈从周先生《苏州沧浪亭》一文中说此楼,“近俯南园,平畴村舍,远眺楞伽七子诸峰,隐现槛前。”如此,方合“看山”之意。看山楼在印心石屋上,是清代道光年间江苏巡抚陶澍所建的。从前在楼上可以看到西南面的七子山,灵岩山和天平山。印心石屋石刻门额“印心石屋”是清代道光皇帝的御笔。“印心”是佛语,指心灵与心灵在授受之间所产生的共鸣现象。</p> <p class="ql-block"> 沧浪亭的花窗和竹子非常值得一看,花窗古朴,粗犷,风格迥异,却和竹子非常协调,因为竹林也很古,石雕也很拙。</p> <p class="ql-block"> 沧浪亭是苏州园林中植竹最多者,尤以翠玲珑周边为甚,据说竹的品种多达二十几个。</p> <p class="ql-block"> 沿复廊自北向南行,可见一被复廊隔墙从中间隔开的四角单檐亭,这就是御碑亭。</p><p class="ql-block"> 从复廊的一侧看,御碑亭更像一个半亭。亭内有1720年康熙帝南巡时,题赠江苏巡抚吴存礼的御笔诗碑和对联碑刻。</p> <p class="ql-block">园林地砖</p> <p class="ql-block"> 圆圆的门,很好看,不光好看,还预示着圆满,预示着知足,预示着不偏不倚。</p><p class="ql-block"> 江南园林的特色,是不仅要美观,而且寓意深刻。月亮门,只是其中代表之一。</p> <p class="ql-block"> 沧浪亭的花窗(漏窗)很有特色,由烧制的青砖搭砌而成,青砖纤薄,可以组合成不同的图案,造型精美、纹饰多变,据说沧浪亭里有108扇各不相同的花窗,这些花窗图案都有美好的寓意,给人们带来美好的念想,最为经典的漏窗是从明道堂走到翠玲珑的“春”、“夏”、“秋”、“冬”这四扇。</p> <p class="ql-block"> 清香馆</p><p class="ql-block"> 过流玉潭继续前行,是清香馆。馆名取自唐李商隐:殷勤莫使清香透,牢合金鱼锁桂丛的诗句。清香馆坐北朝南,是园中的大型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 清香馆又叫“木樨亭”,名由南宋名将韩世忠所题,亭名取自唐代李商隐诗句:“殷勤莫使清香透,牢合金鱼锁桂丛”,北院种有桂花和蜡梅。馆内对联“月中有客曾分种,世上无花敢斗香”是咏桂花的。现在馆内陈列着一套福建榕树根制作的广式家具,造型天然奇巧,是清末之物,有一百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沧浪亭虽因历代更迭有兴废,已非宋时初貌,但其古木苍老郁森,还一直保持旧时的风采,部分地反映出宋代园林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 沧浪亭的复廊,与拙政园的水廊、留园的爬山廊,并称苏州三大名廊。</p> <p class="ql-block"> 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藕园、退思园是苏州园林中的代表。1997年12月,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代表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网师园、沧浪亭、耦园、环秀山庄、艺圃、退思园共计9处古典园林先后被列为世界物质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紧靠大门右边的房子,现在是喝茶处。</p> <p class="ql-block"> 每一园的构建都充分运用了动观、静观、点景、引景、对景、借景等艺术手段,并对因地制宜、同中求异等构园法则有极好的实际阐释。可以说,苏州园林是我国传统艺术、美学、科技、文化的综合结晶。</p> <p class="ql-block">制作人:丽丽</p><p class="ql-block">制作时间:2025年4月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