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成都金堂的曾家寨子,是铭贤学校在抗战时期的临时校区。这批流亡学童在当年“中华慈幼协会”王文光博士的联系和协调下,由铭贤学校负责接纳,並派铭贤学校教务长李彝亭老师,亲赴眉县,带领这55位难童从宝鸡徒步走到这里,历时40多天!他们在这里渡过了三年时光,完成了初中学业。在这里,他们受到了当时最好的教育,也时常能听到民国时期一些很有水准的报告和讲座,让他们眼界大开,自信满满。</p><p class="ql-block"> 学校关怀这些离家无助的难童,给他们勤工俭学的机会,让他们经营小卖部、卖油茶,使家父和白冰等人还能有些零花钱。</p><p class="ql-block"> 初中毕业后,中华慈幼协会经费断绝,这些难童大都找到了工作,或者就读公办技校了。白冰和家父等九人考上了“中央工业专业技术学校”,又来到重庆童家溪继续读书……</p><p class="ql-block"> 读了《白冰日记》,对于曾家寨的主人、铭贤学校,我内心充满敬佩。</p><p class="ql-block"> 铭贤学校缘于义和团的愚蠢和暴悷,但却因此诞生了这个伟大的学校!在当年中国积贫积弱、百姓愚味的时代,在现代看起来相对偏避的山西太谷,能有这样一个学校,教授现代科学知识,开启百姓民智,並在日寇入侵之际,克服重重困难,将全校师生转移到四川金堂,以保存“这些中国文化的种子……”</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曾家寨子的话事人曾道等人也很了不起。这位同盟会成员,在国难当头、铭贤学校困顿无处安放之际,动员家族成员腾出来300间房,作为学校的教室和教职工宿舍,也使得山西这批流亡学童有了上学的地方。 </p><p class="ql-block"> 成都金堂曾家寨子的祖先可追溯到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曾子。据四川《金堂曾氏族谱》记载,金堂曾氏以曾参为始祖,自康熙末年入川。在“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潮中,曾氏族人迁徙至金堂。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历经几代人的努力,家族在此地繁衍居壮大,也通过经商积累了财富,历经百年,建设了老塞、上新寨等三个寨子,寨子周围的墙是用峡石礅砌成八尺高,上面用土坯,全高一丈,厚五尺,可以防犯土匪滋扰。</p><p class="ql-block"> 生活区内有大小天井三十六个,瓦房超过四百间,花园四个,一个戏台子。生活区内有仓房、碾坊、猪牛舍、荷花池和用作消防池的水池。</p><p class="ql-block"> 寨子的防卫区在最外层,寨墙四角都有炮楼,用作自保。三个寨子的分布格局与老寨子大同小异。其中水浸坝寨子最大,占地60亩,现在保存也相对最好。</p><p class="ql-block"> 铭贤学校在此落户,使师生们在战乱期间,生活在一个世外桃园一样的地方。而且,在当年治安混乱、土匪猖獗的时期,铭贤学校竟未被土匪滋扰!</p><p class="ql-block"> 真乃“匪亦有道乎?”</p> <p class="ql-block"> 来金堂之前,相关朋友都说曾家寨和铭贤学校已经无迹可寻了,“什么也看不到了!”</p><p class="ql-block"> 但从地图上看,曾家寨这个地名还在,而且就在沱江旁边,归属姚渡镇管辖。姚渡镇,是当年家父与白冰替富家子弟卖旧衣服的地方。每年寒暑假,尤其是毕业季,一些富家子弟就会把一些旧衣物委托这些穷学生代卖,成交后可以得到10%左右的佣金。这是他们穷学生零花钱的主要来源。</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们在金堂的酒店休息一晚后,4月5日上午与成都朋友一起驱车奔向曾家寨,相信总能看到些什么。</p> <p class="ql-block"> 跟随导航来到曾家寨子,发现这里已经在2018年建了一个文化广场,有铭贤学校简介、曾家寨子历史介绍、曾氏家训、博物馆、老房遗迹等内容,令人大喜过望!</p><p class="ql-block"> 来到这似曾相识的地方,百感交集:百年前的曾家寨,现在除了这个纪念广场,其余都是断壁残垣、杂草丛生的荒地。曾家寨子,虽然没有被日本鬼子侵入,但国共内战、土改、人民公社,大炼钢铁运动,都会对这古老的寨子进行改造和破坏。现在曾家后人,留在此地人很少了,所住房屋也是新建的,寨墙的痕迹已经荡然无存……</p><p class="ql-block"> 还是要感谢当地政府,花了不少钱建设了这个纪念广场。如果附近的中小学生都能来此参观学习一次,相信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学习都会有很好的激励。</p> <p class="ql-block"> 这是当年的曾家寨老寨寨门,也是铭贤学校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 这是1944年孔祥熙来金堂视察铭贤中学,与全体师生合影。家父和白冰都在其中,白冰还代表山西流亡难童向孔院长献了一面锦旗。</p> <p class="ql-block">姚渡镇政府。</p> <p class="ql-block">与二哥合影纪念。</p> <p class="ql-block">陈家后人与白冰后人小聚。</p> <p class="ql-block">与曾家寨的曾家后人聊天。</p> <p class="ql-block">拍了一个小视频。</p> <p class="ql-block"> 此次借二哥回国省亲之际,利用清明假期,兄弟二人共同在重庆和成都两地寻踪家父的求学之路,缅怀父辈人生,也算是一种文化之旅、怀念之旅。</p><p class="ql-block"> 下次,要择机走访“眉县难童教养院”,並沿他们徒步从宝鸡到金堂的路线,再来一次曾家寨。</p><p class="ql-block"> 期待之。</p><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8日于西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