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西安见同学<br>颦笑尚见旧时貌,顶上黑发日渐少。<br>四年同窗系同袍,卅载重逢皆已老。<br>解甲归田为时早,职守倒数已读秒。<br>曾是翻飞高枝鸟,日落林西倦归巢。<br>2023.7.13于西安<br><br>一个电网基建人的回忆(十)<br><br>“与其失望一切不如相信奇迹。”这是我在高一时候给自己的座右铭,已经快三十多年了。每当陷入人力无法扭转的困境时,这句话就让我放弃无谓的自恼,让时间去治愈或者改变。<br>前天从早上接连的会议直到晚上九点半回到家,其中几个会议还没资格参加。就这样的一天,腰酸背痛,大脑发懵。其实发懵的还有全球热点事件驱动下的心情不爽,从最初的促进学习、阻止自己沦为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老人,到现在彻底做了“老韭菜”。还是努力工作赚钱来得稳妥。<br>记得前天晚上开会时,老总说了两句:“思想上不能对着干,行动上不要出现对着干的事实。”足足让我琢磨了两天。有些事表象和内在的原因,你得品,细品。恰好昨天又陪另外一个领导去说清楚,前面那些说辞连我心里都觉得不能接受,人家拿出现场拍摄的视频后还是坚持自己带的材料里面写的。我其实中间插过一句,不要质疑上级领导的专业水平。<br>只能说近期某些事件是打开“潘多拉魔盒”的开始。对监管和管理部门来说,以前谁都不愿打开这个盖子。还是一句话,不要质疑上级部门的手段和措施。我曾经总结过两次,以前曾戏谑说“管110和35千伏的来查330千伏”,后来说“管380伏和10千伏的来查800千伏”。昨天下午临去“沟通”前,曾接到以前工作交集的几个“伙计”视频,让我看了一个人,说实话愣是没想起来。话语之间是原来做过飞检,查过我项目的,我就说了:“以前欺负你们不熟悉基建规则,现在啥都瞒不住你了。”(这些人早就不干这事了,但是现在的现场的检查也都越来越专业化。)怕说多了误接电话,但被另外一个“伙计”接过话去:“马哥看开点,无计划作业总比没活干强吧。”瞬间觉得惊人的哲理总会出现在一些朴实的话语中。<br>本来想开启新一期的回忆录,结果写着偏题了,而且是那种没办法笔锋一转就能纠正的偏。那就顺着这个热点话题再写点东西,也能作为以后记忆的锚点。<br>前段时候工作群里有人反馈了一个某网现场检查人的问题,四牌一图(应该是项目部布置)没接地的问题,好像说经沟通他们就不写这条违章了。近几年,关于接地问题总会出现在大大小小的检查问题通报里,但是电网建设安规里也是对接地有着规定的,对特殊环境或者工况下的接地又涉及风险管理方面的要求,最重要的是这种延申得结合现场的实际,不能一概而论,对错不在此评价了。讲个以前项目里发生的案例。<br>当时我在某北750千伏线路工作时,碰到一个检查组。当时我接手项目后,把走径涉及特殊点全部跑了一圈,后来我就手绘了(当然是用计算机协助)地理接线图,绘制完后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线路彼此之间的联系,或者以后线路开π过渡的时序安排。那种层层叠叠如蜘蛛网的联结与交错,确实也让我对规划超前性有了认识。我初步确定了所有建设时序按照“内剥洋葱”的方式逐层进行,后来就让设计将750千伏主线路和330千伏送出,以及与之联系紧密的“二通道”线路绘制在一张图上。通过这张图,所有建设时序和过渡方案就一目了然,后来实施就完全按这个方案。又扯远了。<br>当时出线的750千伏线路段正在进行附件安装,底下没有任何跨越线路,变电站也是土建结束刚进入电气安装阶段,这个检查组到了现场。当时我在别的点,听说来了飞检组,立马过去迎检。记得当时有个某安局的检查组人就提出了一个为什么塔上作业人员不使用工人安保线,塔上作业的使用了长短腰绳(那时候没有强制要求速差保护器)。我就过去沟通解释说,线路下面没有跨越线路,另外周边也没任何带电线路,可以不使用。结果招来了训斥:“你知不知道感应电也会打死人?”我说:“感应电确实能打死人,但是周边没有任何的电源或者磁场,哪来感应电?”他就说:“当年(我记忆距离当时的时间过去了有十几年)我们局就是有过感应电死人的事。”我就讥讽地说:“这件事我知道,当时你们拆除被贼偷的线路剩余部分时,由于对同塔的带电线路感应电认识不足,造成事故。”他一听我唬不住,就又说:“大线路在微风震动的时候就会产生感应电。”我不禁哑然失笑,回了一句:“那以后咱们别建发电厂了,就架个线路等电来。”多亏他们组的组长知道我,过来双方劝了劝,才没发生后续的事。今天回想起来,检查水平也是不敢恭维。但是飞检组成立到现在,已经捻熟基建要求,真的不好蒙混过关了。何况很多制度或者手段加持之下的检查,更让违章无处遁形。如今“潘多拉魔盒”又打开了,那么这种做法真的需要静下心来好好从管理到现场梳理了。就像我前面说的,如今的管理要求不能再靠三脚猫功夫去应对了,真的需要深思。<br>早在2015年,应该是国庆节前夕,我省成立了第一批“飞行检查组”。记得我的一个四级风险(现在与电网风险序列一致,属于高风险)检查了一个问题,不详述过程。跨越110千伏带电线路属于四级风险专项方案有名称,跨越35千伏线路由于是三级风险,只有通用方案。事情在省公司大早会发酵后,省公司安监部派了调查组到现场核实。因为一直在现场,对公司发生的事不太清楚,等调查组到了才知道具体的事。我当时就在会上说了一句:“懂不懂要求?连专项和通用方案都看不懂,还在现场检查。”后来又说我们后补的方案,我就把让他们看,然后介绍这些方案在哪些部门都流转过,你们可以去进一步调查。最后结果是与我协商,让施工背上责任。施工项目部也来给我说话,让我就此妥协了,结果就那样了。从第二年开始,成立的检查组人员必须开展岗前培训。说实话,现在的检查水平与手段又进一步了。可能自己的认知与思想真的也要与时提高了。<br>一个时期大家遇到的困难可能不一样,但是确保自己的项目不垫底,甚至创新一些应对办法或者措施,也许就是维护个人和公司形象最应该的做法,即便以“成败”检验项目也能给自己安慰。<br>早上坐公交车时想起来这些事开始写,上班我总喜欢公交,一个小时的车程不用来回倒线路,一站坐到合适位置提前下来走走路。今早的情况依然,走着路耳机里响起《克罗地亚狂想曲》,豪迈有力的节奏一扫而空那种焦虑,振作精神向单位走。过路口时被一声笛声惊醒,车让人是礼貌,人让车是为了自己安全,不要螳臂挡车,提升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站位,在职场的最后几年不要毁了自己的职业生涯。<br><br>2025年4月9日(记录下来会利于自己以后回忆,现在的生活就是以后的记忆,就把这一期作为回忆的第十篇)<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