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些天,从化荔枝园已进入盛花期。每年这时,我家不远处的荔枝园里,总有一个老汉带着几十箱蜜蜂来这里卖蜂蜜,而我每年都要向他买些这上好的现割现卖的荔枝蜜。说到收获蜂蜜经常用到一个“割”字,就连杨朔老爷子在他的散文名篇《荔枝蜜》中,当问到养蜂人蜂蜜产量时也是“一年能割多少蜜”,我想这不应该单指收割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蜜蜂把采回的花蜜放进蜂巢里,等到水分蒸发差不多了就用蜂蜡封好,七天以后花蜜就酿成了蜂蜜。取蜜时在把蜂巢放进离心桶里甩出蜂蜜之前要经过一道程序,就是用刀切开蜂巢的封口,割蜜的“割”字大概就是这么来的。这个“割”字看似很中性,但也掩盖了许多值得深究的东西。有人会说小蜜蜂辛苦的劳动成果就这么被拿走,这“割”字如果換成“抢”字也贴切。其实这是个认知问题,社会本身就是个矛盾组合体,没有矛盾就没有发展的动力。观查事物有多种角度,从不同的角度观查就能得出不同的结论。</p> <p class="ql-block">从蜜蜂的角度看,辛苦酿成的蜜就这么没了,使得它们还要“滿野嘤嘤嗡嗡,忙得忘记早晚,有时乘着月色还要采花酿蜜”(荔枝蜜原文)。从养蜂人的角度看,带着蜜蜂滿世界追花逐蜜风餐露宿,无花期还要喂养这些小可爱也很辛苦。所以,获取的前提是付出,这才是我们应有的认知。蜜蜂如是,人也如是,只图获取不讲回报的是精致利己主义。</p> <p class="ql-block">中文博大精深有容乃大,简单一个字的运用可以精准归纳又能包罗万象。难怪中国人的Al技术一经问世就让世界震惊。</p> <p class="ql-block">杨朔老爷子歌颂的是蜜蜂的勤劳和由此延伸而来建造甜蜜生活的献身精神。“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是多么高尚啊!</p><p class="ql-block">透过荔枝树林,我沉吟地望着远远的田野,那儿正有农民立在水田里,辛辛勤勤地分秧挿秧。他们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着生活的蜜”。(荔枝蜜原文)</p> <p class="ql-block">散文名篇荔枝蜜问世已经半个多世纪了。几十年来,中国人民仍然向建国初期那样,怀着极大的热情和韧劲建设甜蜜生活,并且有了不菲的成果。勤劳的中国人民还会一如既往地战胜一切困难,辛勤地酿造生活的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