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班摄友相约到广东徐闻一带拍摄渔港、渔船、渔村和渔民生活,在北部湾畔边走边拍摄时,在一渔村临海戏台上见有几个人在张挂戏台天幕,上前交谈,得知当晚村民有喜事请来了戏班演出,临时决定当日改为拍摄该民间戏班。</p><p class="ql-block"> 经递烟寒喧交流中得知,徐闻一带民间戏班常见的演出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其唱腔高亢激昂,表演质朴粗犷,剧情多取材于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等,深受当地群众喜爱。这些的演出通常与当地的民俗活动、节日庆典紧密结合,如神诞、年节、庙会等,在这些场合中,戏班的演出是祭祀仪式的一部分,也是人们娱乐和社交的重要方式。</p><p class="ql-block"> 民间戏班没有其他经济来源,主要靠演出的微薄收入来维持。为节省开支,因此一些民间戏班的演员不多、道具等也较为简陋,演员大多是夫妻搭档,家族组团。所见的戏班中不少人一戏身兼多角,更换衣服再上场的;也有的是台前表演下来后操起乐器奏乐的。至于那搭台挂幕、化妆调音等更是由演员自己一手操办。舞台侧三石支一锅,自己买菜自己烧饭,演出结束后,在戏台上就衣而睡,为的也是省却一笔开销。</p><p class="ql-block"> 随着现代文化娱乐方式的冲击,徐闻民间戏班面临着一些挑战,如网络发达,多种形式的娱乐项目可供选择,观众群体逐年老龄化、年轻一代对传统戏曲兴趣不高、传承人才匮乏等问题。</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女主角与家人在搭建当晚演出的舞台幕布</p> <p class="ql-block">张挂当天演出的《伍子胥出关》戏剧的背景</p> <p class="ql-block">有演出,村子里的孩子最高兴了</p> <p class="ql-block">孩子随着父母在演出的路上,从小耳濡目染,成就了戏班的血脉传承。</p> <p class="ql-block">演员妈妈在培训孩子练功</p> <p class="ql-block">戏台边上石头支锅自己买菜烧饭,为的是节省一点开销。</p> <p class="ql-block">夕阳在北部湾海面上徐徐落下,戏班人员背着大海的落日正在紧张地化妆准备演出。</p> <p class="ql-block">戏班的男主角正在自行化妆,听他讲曾参加过市里举办的表演艺术训练班,现成了戏班的导演和演出的台柱。</p> <p class="ql-block">盛夏炎炎,身着重装戏服的妈妈登台前也忘不了给孩子搧凉。</p> <p class="ql-block">女主角抓住后台换装时机给孩子喂奶</p> <p class="ql-block">村子的孩子高兴的围着后台观看</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村民们挤在戏台前正待开演的锣鼓声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