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选读(11)玉机真藏论篇

雨田笠翁

选自素问 ( 白话文版)四季脉象与五脏疾病<br>诵读 雨田笠翁<br> [导读]<div><br>玉机,指可以窥探天道的神机,引申为重要之意。真脏,指脉来无胃气的真脏脉,真脏脉出现,为死证。<br><br>本篇的主要内容包括:一、论述五脏脉与四时的关系;二、说明疾病的传变顺序,但情志之病或猝发之病除外;三、指出病邪侵入是由浅入深的,要及时治疗,否则会预后不良;四、讲述真脏脉出现预决死期的表现和道理;五、说明要结合气候和环境诊察疾病,并及时治疗;六、介绍五实和五虚的症状和预后。<br><br></div> 黄帝说:凡是治病,首先要诊察人的体、气机、色泽,以及脉象的虚实、疾病的新旧等,然后及时进行治疗,这样才不会错过最佳时机。病人的形体和气机相称,是可治之症;面色光润鲜明,疾病就容易治愈;脉搏与四时相适应,说明可以治愈。脉象弱而流利,是有胃气的表现,疾病也容易治疗,但必须抓紧时间进行治疗。形体与气机不相称,说明疾病难以治愈;面色枯槁,没有光泽,说明疾病难以治愈;脉象坚实,病情必然会加重;脉象与四时相逆,说明疾病无法治愈。一定要仔细诊察这四种不易治愈的疾病,清楚地告诉病人。<br><br>所谓脉与四时相逆,是指春季见到肺脉,夏季见到肾脉,秋季见到心脉,冬季见到脾脉,而且脉来时悬绝无根,或是沉涩不起,这就叫作逆四时。如果五脏的脉气不能随着时令表现在外部,在春夏的时令反见沉涩的脉象,秋冬的时令反见浮大的脉象,就都叫作逆四时。<br><br>热病的脉象应该洪大反而平静,泄泻的脉象应该微小反而洪大,脱血病的脉象应该虚弱反而坚实,疾病在内里脉象却反而实坚,疾病在外部脉象却反而不实坚,都是病证与脉象相反的情况,这样的疾病都很难治愈。<br><br> 黄帝说:我听说根据病情的虚实可以预测生死,希望听您讲讲这其中的道理。<br><br>岐伯说:五实和五虚都是死症。<br><br>黄帝问:请问什么叫作五实、五虚?<br><br>岐伯说:脉来势盛是心受邪气过盛,皮肤发热是肺受邪气过盛,腹胀是脾受邪气过盛,大小便不通是肾受邪气过盛,心烦意乱是肝受邪气过盛,这叫作五实。脉细是心气不足,皮肤发冷是肺气不足,气短是肝气不足,大便泄泻是肾气不足,不欲饮食是脾气不足,这叫作五虚。<br><br>黄帝问:得了五实、五虚之证,有时也有痊愈的,又是什么道理?<br><br>岐伯说:如果病人能够吃些粥浆,慢慢地恢复胃气,大便泄泻停止,那么五虚之证也可以痊愈;如果原来身热无汗的,现在能够出汗,原来大小便不通的,现在大小便通利了,那么五实之证也可以痊愈。这就是根据虚实而决断死生的道理。<br><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