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源里的故事——第二百四十九期

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尚德路小学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不平凡的坚守</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作者:孟宇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晨光透过教室的玻璃,在讲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上周的这个时候,三三班教室,正被一个单薄却坚定的身影守护着。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蔺老师外出培训的第二天,我因为身体原因需要去就医。当我带着歉意拨通杨晨老师的电话时,她的声音里没有丝毫犹豫:“放心去休息,班级交给我。”那两天,她成了真正的“全能战士”——清晨七点五十到校监督早读,课间操时带着孩子们做广播体操,午休时间还要批改三个班级的作业。最让我动容的是,她连续两天上了五节课,嗓子沙哑得几乎说不出话,却依然坚持用板书和手势与孩子们互动。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二下午,我回到学校时,正赶上他们在彩排运动会舞蹈。阳光斜斜地洒在孩子们的发梢上,杨老师蹲在队伍最前面,用手机播放音乐,跟着节奏一遍遍地示范动作。“手臂再抬高一点,像小鸽子展翅那样!”她的声音依然带着疲惫,却充满力量。当音乐结束,孩子们自发地围成一个圈,把杨老师拥在中间,叽叽喳喳地说:“杨老师比专业舞蹈老师还厉害!” 那一幕让我想起教育最本真的模样——不是华丽的教案,不是完美的课堂,而是当意外来临,有人愿意用肩膀扛起责任,有人愿意用真心传递温度。杨老师用两天的坚守,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责任”与“团结”的种子,也让我再次确信:教育这场长跑,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窗外的樱花正簌簌飘落,而教室里的故事还在继续。那些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身影,终将成为岁月长河里最明亮的星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