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江第一矶

英姿JSP

<p class="ql-block"><b>昵 称:英姿JSP</b></p><p class="ql-block"><b>美篇号:73362027</b></p> <p class="ql-block">  位于南京市栖霞区幕府山东北角观音门外的燕子矶,作为长江三大名矶之首,燕子矶有着“万里长江第一矶”的称号。燕子矶是岩山东北的一支,海拔36米,山石直立江上,因石峰突兀临江,三面峭壁临江,远眺形若“凌风欲飞”之燕,故名。燕子矶总扼大江,地势险要,自古以来就是南来北往的一个重要渡口,亦是军事要地。</p><p class="ql-block"> 隋灭陈,晋王杨广即由此入据南京。明太祖朱元璋和清朝康熙、乾隆皇帝,都是从这里登岸进入南京的。登矶头眺望长江,烟波浩淼,成为文人墨客登临抒怀的游览地。“燕矶夕照”为清代“金陵四十八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  进入燕子矶公园,我便被那满眼的绿意所吸引。郁郁葱葱的树木,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公园的每一个角落,它们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又仿佛在欢迎每一位来访的客人。</p> <p class="ql-block">  据说,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五登燕子矶,均由此台阶登至矶顶,后人称之谓“南巡蹬道”。我沿着此登山路,拾级而上,仿佛步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宁静与放松。</p> <p class="ql-block">  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登山的人们累了,就在此休息。</p> <p class="ql-block">  御碑亭初建于乾隆年间(公元1762年),原名大观亭,后称御碑亭。据说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五登燕子矶,作诗多首。其中第三次登矶,乾隆伫立于矶顶,面对长江美景,大好河山,挥毫御题“燕子矶”三个大字,并赋诗一首:“当年闻说绕江澜,撼地洪涛足下看。却喜涨沙成绿野,烟村耕凿久相安。”江宁知府特造亭刻碑,将乾隆手迹树于矶巅,流传至今,此碑为南京市目前保存较好的御碑文物之一。</p> <p class="ql-block">  燕子矶因三面环水,峭壁陡立,旧时常有失意之人在此轻生。近代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晓庄师范任教时,得知许多年轻人常到此轻生,非常痛心,逐在矶顶立下两块木牌,并亲笔题写“想一想,死不得”六个大字,另一牌写着春风化雨的劝诫语:“人生为一大事来,应当做一大事去。你年富力强,有国当报,有民当爱,岂可轻死”“死有重于泰山,轻于鸿毛,你与其为个人的事投江而死,何不从事乡村教育,为中国三万万四千万农民努力而死呢?”木牌竖立以后,曾教育挽救了许多年青人。1993年,燕子矶公园本着对历史和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刻字立碑,将两块木牌上的文字分别刻于正、反面,立于原处,已儆后者。</p> <p class="ql-block">  酒樽石因形似古代饮酒用酒樽而得名。相传唐代大诗人李白因官场失意,乘一叶扁舟,漂流至燕子矶,他登上矶顶,把酒吟诗,看着滔滔江水,奇想顿生,欲以此石为樽,长江为酒,要痛饮长江,在豪饮尽兴之际,他挥毫醉书“吞江醉石”。</p> <p class="ql-block">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亭为三角碑亭,是1985年南京市人民政府为纪念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的同胞而立。</p><p class="ql-block">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后进行了震惊世界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我30万同胞死于日军的屠刀之下,就在这燕子矶下,长江之畔,3万余解除武装之士兵及2万平民也惨死在日军的腥风血雨中。</p><p class="ql-block"> 我们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爱我中华!</p> <p class="ql-block">  沿着下山台阶前行,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了斑驳陆离的光影,给这静谧的空间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p> <p class="ql-block">  观澜亭矗立于长江之上,是观赏矶头赤壁、江涛拍岸、“燕矶夕照”的最佳点。</p> <p class="ql-block">  站在观澜亭,回望人们进、出之山路,大家都要注意安全,小心翼翼的上、下台阶哟!</p> <p class="ql-block">  从观澜亭下来,站在平地处,再回望高处的观澜亭,它是那么的别具一格哟!</p> <p class="ql-block">  为将燕子矶公园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奇特的自然景观完美地结合起来,公园管理处在西南部的崖壁上,开辟了摩崖石刻区,邀请赵绪成、萧平、张仲林、勒潜、季公、梁宗亨等当代书法家,将康熙、乾隆及历史上文人雅士歌咏燕子矶的诗词,书于各种字体,刻于崖壁上,以悦游人之目。</p> <p class="ql-block">  遥想当年,皇帝登矶,前护后拥,冠盖如云,好不威风!然而,农民出生的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却是微服私访出巡来到燕子矶。传说,他登上矶顶后,碰到一批科考学子,以燕子矶为题咏诗联对。有人说,燕子矶兮象称砣;此言一出,众人都被“砣”住了,再也想不出好句子续下联,朱元璋心领神会,在他脑海里涌出了如下诗句:燕子矶兮一称砣,长江作杆又如何?天边弯月是钩挂,称我江山有几多!</p> <p class="ql-block">  漫步其间,我仿佛穿越了时空,回了那个诗意盎然的古代,感受到那份超脱世俗的雅致与恬静。</p> <p class="ql-block">  燕子矶,这座融合了自然美景与人文历史的胜地,作为公园的核心景点,其雄伟壮观、险峻奇特令人叹为观之。燕子矶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吟诗作对、抒发情怀的绝佳之地。今日所见,才深刻体会到那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与壮阔。此外,矶上石刻林立,每一笔一划都透露着历史的沧桑与文化的厚重,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p><p class="ql-block"> 此次参观,让我深深体会到了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美好。不仅让我领略到了自然风光的无限魅力,更在心灵上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礼。燕子矶公园不仅是一处赏景的好去处,更是一本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它教会我们要敬畏自然、珍惜资源,同时也要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这样一片净土显得尤为珍贵,它提醒我们要适时放慢脚步,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去聆听内心的声音。我相信,这份美好的记忆将会成为我人生旅途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激励我在今后的日子里,更加热爱生活,珍惜每一次与自然和文化的亲密接触。</p> <p class="ql-block"><b>图片资料:英姿JSP</b></p><p class="ql-block"><b>文字撰写:英姿JSP</b></p><p class="ql-block"><b>音 乐:《中国风 水乡江南 唯美》</b></p><p class="ql-block"><b>编 辑:英姿JSP</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