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力的师幼互动》读书实践与感悟(四)——尹集镇中心幼儿园好书共读活动

追忆似水流年

第三步 拓展幼儿的学习 <p class="ql-block">在第一步到场观察幼儿正在做的事情,第二步与幼儿建立联系后,就到了第三步,拓展幼儿的学习。整个的步骤,好像是观察儿童-理解儿童-支持儿童的流程,只有充分了解儿童的基础上,才能预判下一步怎么来帮助儿童学习。可能是帮助儿童拓展词汇,可能是加强对点数的练习,也可能是交往方式的习得,还可能是对科学关系的探究。我们要了解到儿童目前的水平与需要,才能对下一步的发展给出指导与支持。本书给出了10个策略。</p> <p class="ql-block">策略一:引导幼儿将自己视为思考者</p><p class="ql-block">怎样帮助幼儿将自己视为思考者?</p><p class="ql-block">1.帮助幼儿更充分意识到自己的思考。如:你在想什么呢?</p><p class="ql-block">2.帮助幼儿注意别人的思考。如:听听别人是怎么想的?</p><p class="ql-block">3.邀请幼儿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比如:说一下你的想法,让我们知道你是怎么想的。</p><p class="ql-block">4.鼓励他们尝试新的、不同的思考方式。如:你是怎么解决的?你怎么看待这件事?</p><p class="ql-block">关注思考,不是让幼儿得到正确的答案,而是关注思考的过程,让幼儿意识到自己的想法并大胆表达。</p><p class="ql-block">互动时关注思考的技巧有哪些?</p><p class="ql-block">1.与幼儿交流时,多用“思考”“想”“考虑”之类的词。</p><p class="ql-block">2.在提出需要幼儿思考的问题时,请幼儿做好准备,预留出时间来思考与回应。</p><p class="ql-block">3.直接提出问题,并邀请幼儿分享想法。</p><p class="ql-block">4.帮助幼儿记住,要先思考,后回答。比如:提问后,很多孩子都举手,但一问他,却什么也不知道,就是没有思考只顾举手了。</p><p class="ql-block">5.当注意到幼儿正在思考时,要告诉他。</p><p class="ql-block">6.分享你的思考,把你的思考过程告诉幼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我的反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关注思考的技巧,我个人认为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很受用。我们可以有意识的去利用“想一想”“思考一下”这种词语去强化幼儿的思考意识,预留一定的思考时间,再让幼儿回答问题。</span></p> <p class="ql-block">策略二:对幼儿的好奇做出反应</p><p class="ql-block">幼儿天生好奇好问,以此为起点,可以拓展幼儿的学习。</p><p class="ql-block">1.告诉幼儿他正在做什么,并使用“好奇”“好奇心”这样的词语。</p><p class="ql-block">2.为幼儿的好奇感到快乐。</p><p class="ql-block">3.加入幼儿的好奇,继续好奇的事情。</p><p class="ql-block">4.帮助幼儿把现有发现与原有经验联系起来。</p><p class="ql-block">5.鼓励幼儿关注一些细节。</p><p class="ql-block">6.联系幼儿正在做的事情,进行开放性问题,以拓展好奇。</p><p class="ql-block">7.引导幼儿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而不是老师回答。</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我的反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这一策略让我想到了课程故事,其实生成课程总是从幼儿的好奇点兴趣点开始的,也并不是每一次幼儿的好奇我们都要生成课程故事,但是关注到幼儿的好奇并积极做出回应,要比忽略有效果的多。比如在户外游戏时,小一班的幼儿发现一颗黑色的豆子,他拿给我看,问我这是什么。我积极的回应他的好奇,说看样子像是一颗豆子,幼儿在我的回应中关注到了豆子的颜色,又大胆的猜想了这会是什么豆子,虽然拓展学习不多,但总归是有(学习)。</span></p> <p class="ql-block">策略三:采用镜像对话</p><p class="ql-block">面对幼儿,其实有时候我们是不知道怎么和幼儿对话的,经常会陷入一种无话找话的境况,比如:“你搭得很高”“你在做什么呢”“这幅画颜色很鲜艳呢”,这些都是泛化的表扬和可有可无的问题。怎么才能通过对话来支持拓展幼儿学习呢?书中提出了一个概念“镜像对话”,镜像顾名思义,就是镜子画像是什么样子,那我就说成什么样子,也就是幼儿在做什么,就用语言重复他的动作,使幼儿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书中是这样解释的“换言之,通过识别和告诉幼儿你希望促进的行为和语言,你可以激励他重复这样的行为,练习这样的语言,从而发展和提高他们的技能”。</p><p class="ql-block">运用这一技巧,当再和幼儿对话时,可能就会是“我看到你用了5个长方形积木往上搭,好像搭了一座楼房”“我看到你正在看书,这一页上面有一只小熊”“我注意到你画的画,用了四种颜色,看起来很漂亮”。这些反馈是具体的、详细的,是对幼儿的认可与肯定。当然,也可以使用一些语气词,与幼儿分享其成就感与满足感。</p> <p class="ql-block">策略四:开展对话</p><p class="ql-block">策略3是采用镜像对话,策略4是开展对话,二者都是对话,有什么区别呢?策略4的开展对话范围更广,不仅包括了镜像对话,还包括了各种形式的对话,语言的、非语言的。而且这里的对话用的是“开展”,是指有来有往的对话,能与幼儿对话好几个回合。</p><p class="ql-block">如何在对话中拓展幼儿学习呢?</p><p class="ql-block">1.做个好的倾听者,对幼儿的表达表示尊重和欣赏。</p><p class="ql-block">2.实用有趣的语言和词汇,用正常的对话方式与幼儿交谈。</p><p class="ql-block">3.重复和澄清幼儿说的话。</p><p class="ql-block">4.使用开放式问题促使对话继续,但避免用一个又一个问题来“轰炸”幼儿。</p><p class="ql-block">5.讨论幼儿感兴趣的话题。</p><p class="ql-block">6.鼓励幼儿之间进行对话。</p><p class="ql-block">7.邀请其他幼儿加入你与某个幼儿之间的对话。</p><p class="ql-block">8.在小组讨论中引入“对话伙伴”,引导幼儿倾听他人的想法。</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我的反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策略三和策略四是我们教师面对的比较困难的问题。其实我们在一日活动中的很多时候都在与幼儿对话。但我们与幼儿的对话要不就是毫无意义,要不就是主导性目的性强,所以怎样与幼儿进行“合适”的对话对师幼互动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能在实践中不断掌握这一策略,那我想,不管是倾听环节、谈话环节还是游戏观察介入环节,我们都能越来越好地与幼儿进行有效对话,并能在对话中进一步了解幼儿,促进幼儿学习。</span></p> <p class="ql-block">策略五:鼓励想象性游戏</p><p class="ql-block">想象性游戏,即假想游戏,类似于我们常说的角色游戏、扮演游戏。</p><p class="ql-block">想象性游戏是师幼互动的一个绝佳场景,我们可以作为游戏者参与到幼儿假想的游戏世界。</p><p class="ql-block">如何来激发幼儿想象呢?这里提出的几点建议,用了比喻的方式,很形象。</p><p class="ql-block">1.成为一名游戏者。就是通过游戏方式与幼儿建立联系,不必问很多问题来干扰。</p><p class="ql-block">2.成为一面镜子,即对幼儿的言行举止进行反馈,就像镜子一样听到了什么看到了,就表达出来。</p><p class="ql-block">3.成为一条橡皮筋,将游戏向前推进一步。比如:引入新道具、增加新点子。</p><p class="ql-block">4.成为方向盘,引导游戏走向更适宜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我的反思:</p><p class="ql-block">想象性游戏是幼儿最擅长、最喜爱的游戏,但却是我在观察分析上最不知所措的游戏。我想我可以后期拿出更多的时间勇敢地实践一番。</p> 我的师幼互动小案例 <p class="ql-block">在去大二班帮忙的一天中,我尝试用策略三和策略四与幼儿互动并拓展幼儿学习。</p> <p class="ql-block">进入班级前,我首先将心中的静态噪音降低,做好了与幼儿互动的准备。进入班级后,我坐在美工区进行游戏观察。</p><p class="ql-block">不一会,刘奕睿小朋友看到我在关注他的游戏,他主动与我建立联系。(此处,当时我看到幼儿游戏很专注,所以并没有开口说话以建立联系,对于幼儿主动与我建立联系中我反思,我的观察对于刘奕睿来说也是一种建立联系了,我发射出无言的信号,我在关注你,我好奇你的游戏。)</p><p class="ql-block">刘奕睿大方的向我讲述说他要做一个柜子。</p><p class="ql-block">我抛出好奇:“为什么需要做一个柜子?”</p><p class="ql-block">刘奕睿:“因为我在做一个房子,还缺一个柜子。”</p><p class="ql-block">我:“哦,我看到你用A4纸做了一个房子,房子前还有一个电话,还有电话线连接,你把老师教给你的折纸电话用上了!”</p><p class="ql-block">刘奕睿继续做柜子。</p> <p class="ql-block">在制作柜子的过程中,我看到刘奕睿会将折纸放在房子内画有楼梯状的地方比一比,然后外裁剪,一共裁剪了两次。最后还是在反复的比一比中将“柜子”固定。</p><p class="ql-block">我:“你刚才用了比一比的方式,把这个放在这里比一比,然后又裁剪了一部分下去是吧?”</p><p class="ql-block">刘奕睿:“嗯,它(柜子)这个太多(高)了,看把我刚弄好的楼梯给挡住。”</p><p class="ql-block">我:“我通过和你的交流我了解到这里是楼梯是吧,衣柜还不能挡着这个楼梯。”(刻意向幼儿传递“衣柜”这个词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抛出好奇:“我很好奇,这里是什么?你能给我说一说吗?”</p><p class="ql-block">刘奕睿和我进行了深入的讲解,在讲解过程中,刘奕睿对他的作品内容及玩法进行了梳理。</p><p class="ql-block">他告诉我门口的摄像头有红外线,发现是主人没事,发现是小偷就会发射激光,小偷就会电晕。主人还能通过说“自动开”就能打开大门。我:“如果小偷也知道了这个秘密,就是说自动开就会开门怎么办呢?”</p><p class="ql-block">刘奕睿:“我知道了,它(监控)直接把他(小偷)发现了,监控里面就伸出一个小手,按下那个红按钮,结果把全部房子给封锁起来了。”</p><p class="ql-block">我:“哦,就算是小偷知道密码,他也逃不过这个监控。监控早就发现他了。”</p> <p class="ql-block">在我与刘奕睿的互动中,我经历了到场—与幼儿建立联系—拓展幼儿学习三个阶段。</p><p class="ql-block">在拓展幼儿学习这一阶段,我利用了镜像对话和对话两种策略来了解幼儿游戏,从而在对话中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幼儿的表现欲望,在幼儿与我的对话中,我不仅了解了幼儿作品创作的思路,还促进幼儿对自己作品创作思路的梳理以及作品功能的阐述。</p> <p class="ql-block">编辑:杨玉霞</p><p class="ql-block">审核:杜方勇、平庆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