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万秦腔 火爆陈仓

秦岭老叟

<p class="ql-block">  最近几个月,甘肃安万秦腔艺术剧院在陕甘的演出引发了一场秦腔热潮。尤其是月初在宝鸡市陈仓区周原镇二村的四天秦腔演出,更是让陈仓的父老乡亲过足了戏瘾,让观众切身感受到了秦腔的原始魅力,也体现了秦腔在民间的广泛传播力和深厚影响力。</p><p class="ql-block"> 秦腔演员安万带领158人的民间秦腔剧团,以真挚的表演赢得广大观众的热烈追捧,引发了人山人海、万人空巷、台上台下数万人合唱秦腔的壮观场面,令无数观众感动落泪! </p><p class="ql-block"> 秦腔,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起源于西周,形成于秦,是中国戏曲的鼻祖。它的高亢激昂充满了西北大地的豪迈与粗犷,它表现的喜怒哀乐,荡气回肠,穿透云霄。陈仓,是秦腔的发源地,孕育了这门古老艺术的雏形。而秦腔,早已融入百姓的生活。它是黄土地上的精神绝响,是秦人血液里的高亢之声。宝鸡人对秦腔的热爱,更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他们不仅是观众,更是传承者。他们听的不是秦腔,而是自己内心的声音。就像贾平凹说的:“秦腔是,你在苦的时候越唱越苦,在乐的时候越唱越乐的家伙。”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底蕴,唤醒着对文化根脉的敬畏与追寻。</p><p class="ql-block"> 安万秦腔演出,黄土铸魂,血脉奔涌,情感真挚,动作大开大合,仿佛将千年的苦难与抗争凝成舞台上的雷霆。方言入戏,土味生香,将关中方言的铿锵顿挫融入唱词,土腔土韵中隐藏着农耕文明的智慧与市井百态的热闹。板胡裂帛,梆子惊心,弦乐粗犷似刀刻斧凿,梆子击节如马蹄踏碎荒原,乐器与嗓音交织出苍茫大地的回响。一场演出,台下密密麻麻地坐着数以万计的观众,男女老少皆沉浸在秦腔的独特魅力之中。线上平台上,安万秦腔的相关视频播放量一路飙升,动辄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播放量,评论区成为了戏迷的狂欢阵地,点赞、评论更是如潮水涌动。台上演员声震云霄,台下观众万人齐声高唱,喜欢看戏赶会想目睹安万秦腔名家演唱的观众热情高涨。凌晨一、二点就有老人赶来戏场占座,演出现场更是人气爆棚,不得不设置LED屏分会场分流观众,甚至有人不得不借用望远镜观看。这究竟是怎样一种魅力,能让戏迷们如此疯狂? </p><p class="ql-block"> 安万秦腔,其独特的魅力之一便是“接地气”。这种贴近群众生活的表达方式,让安万秦腔跨越了艺术与生活之间的鸿沟,真正走进了老百姓的心中,成为百姓情感寄托和乡村文化娱乐的重要载体。在安万秦腔的世界里,没有阶层之分,无论贫富贵贱,都能在戏台下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一同沉浸在戏曲的精彩之中。演员们在舞台上尽情演绎着各种角色,而观众们则不分身份地位,共同享受着这一艺术盛宴。这种平等的氛围打破了社会等级的束缚,让人们在艺术面前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与平等,进一步拉近了戏曲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使安万秦腔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众艺术。</p><p class="ql-block"> 安万的秦腔,演出是“吼”秦腔,演唱风格充满了沧桑感和雄浑大气,同时兼具对秦腔艺术本真的追求与尊重。秦腔那种雄浑、苍凉的本真审美在他们的演出中得到了原始传承,是那个曾经的“老味道”。更重要的是,他和剧团的演出展现了对待秦腔艺术的真诚与用心。正如西安秦腔老艺术家韩怀仁称赞:安万有好声音、好功夫,更走心、更走情。</p><p class="ql-block"> 安万秦腔,源于他们坚持演老百姓爱看的戏、唱老百姓爱听的腔。他们将秦腔传统经典剧目进行整理搬上舞台,演绎人生悲欢、世间百态,既有家国情怀,又慷慨悲壮。戏台方寸间,演的是帝王将相,照的是芸芸众生。他们唱腔质朴粗犷、宽音大嗓,唱出了西北大地千年的血脉之声,也吼出了安万不向命运屈服的倔强精神。这种原汁原味的秦风秦韵,与露天环境格外契合,让观众深深着迷。</p><p class="ql-block"> 安万秦腔,不仅在于其保留了秦腔的传统韵味,更在于其通过创新的表演形式和互动模式,吸引了更多观众。黄土为幕,星月作灯,这场天人合一的演出,本就是中华文明最原始的剧场。与其他戏曲不同,它不像京剧的雍容华贵,也不像越剧的风花雪月,而是用高亢激越的唱腔,演绎山河雄壮,人世百态。当台上表演与台下观众的喝彩交响共鸣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文化的传承,更是一个民族在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这种真实的情感表达,承载了历史的回响,映射了生活的真情,展现了秦腔的独特魅力,让它成为无数人心中的精神寄托。这种跨越时空、直击人心的情感力量,让秦腔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精神传承。</p><p class="ql-block"> 在现代娱乐方式层出不穷的今天,安万秦腔依然能吸引如此多的观众,这背后不仅仅是对一种艺术形式的喜爱,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对于陈仓的戏迷们来说,秦腔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乡音乡情,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情感纽带。在这个浮躁的时代,秦腔的悲壮与苍凉,如同一剂良药,治愈着人们的心灵。让我们在观看安万秦腔的演唱中,感受秦腔的独特魅力,也感受生活的真实与厚重。</p><p class="ql-block"> 虽然安万秦腔剧团在宝鸡市陈仓区周原镇二村的演出结束了,但宝鸡的戏迷们意犹未尽,竟然有好多人又追到甘肃泾川继续观看。“姑舅爸!再来段《兴汉图》!”“潼关以内白旗展,老娘的尸身掩下边,动地捶胸把天怨,老天爷啊 !……想老娘,念贤妻,肝肠烈断……”万人合唱的声浪差点把房顶掀翻。台上画着夸张脸谱的演员抹着眼泪,台下的戏迷们如痴如醉,悲壮苍凉的唱腔,在一声声戏迷观众的大吼之中,吼出了夫妻恩爱,母子情深;感叹忠孝两难全的伤情,吼出了中国人流淌在血液中的家国情怀……</p><p class="ql-block"> 安万秦腔,一腔吼破黄土地,真情回响在民间。它吼出来的不仅是秦腔,更是秦人骨子里的刚烈和豪迈。衷心祝愿安万秦腔能像黄土高塬上倔强生长的老槐,根扎深渊,枝向苍穹,能以更高的艺术造诣,为广大群众带来更丰富的精神文化大餐,让秦腔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文化舞台上大放异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