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那被四队知青养猪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文/刘 策 图/网 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年,我们上山下乡的时候正是计划经济的时代。计划经济有其明显的特点,就是统一性。当时凡是紧俏商品、常见的生活用品、食品等,多数都要凭票供应。以猪肉为例,由于供求关系失衡,求大于供。所以,买猪肉,是需要肉票的;每人每个月只有很少的几两肉票。在农村,为了鼓励农民养猪,国家实行了“购一留一”的政策。即农民养两头猪的话,有一头猪必须要以低价提供给国家(供销社),剩下来的那头猪,就留给农民自己,有饲养、宰杀、出售的权力。我们知青也不例外。记得刚刚下乡的头一年,公社的知青办还是给我们每个知青提供了数量有限的肉票,以便我们在每个墟日的时候,去到蒲庙公社的集市的国营肉食品店买猪肉回来改善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样较好的日子仅维系了头一年,到了第二年情况就发生了变化,肉票断供了。常言道:“穷则思变”。我们的“穷”具体表现为没有猪肉,难道不能养猪吗?养猪,是可以解决肉类短缺的难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于是,生产队就派工派出了会砌猪圈的社员来帮我们修建了一个猪圈。猪圈修好之后,我们知青就去集市购买猪苗。记得小猪刚刚买回来的时候,我们知青都像看稀有动物一样,收工的时候,便顺道到位于生产队牛圈门口边上我们知青的猪圈去看一看自己饲养的小猪,希望它快快长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记得我们队负责养猪的主要是吴仝。他在收工之余一天最起码要喂两次小猪,工作量还是很大的。其他的知青也轮流着帮喂小猪。平常也是经常要到我们的菜地去把那些老菜帮子收拢起来,还要到地里采摘红薯藤回来,用刀砍碎以后熬成猪潲来喂小猪。此外,还要定时的给猪圈搞卫生。那个时候的猪食主要有:米糠、红薯藤、青菜叶、我们的剩菜、剩饭和洗米、涮锅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自从我们的知青猪圈建成之后,我们知青菜地的肥源就彻底的解决了。这可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机农家肥,氮、磷、钾的含量都是非常的高的。肥料解决之后,我们知青种的青菜就变得非常的可爱、长势良好了。跟农民种的青菜无异。原来,由于缺肥,我们知青种的青菜只能采用化肥。化肥种出来的青菜品相不好,又小、又红、又黄。又硬,非常的不好吃;就连路过的农民都嘲笑我们种的菜是带有血色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现在,又回到了养猪的问题上,由于经验不足,我们不会选择猪苗。养猪也是有很多门道的。如果猪苗选择不好,特别是选中那些挑食的小猪。任凭你养多久,这头小猪是很难长大的。我们知青饲养的小猪,尽管已经饲养了一年多,感觉还是长得很慢,但客观公正的说,无论如何也比原来大了一些。这头小猪没有长膘,而是长力气了。这头长力气、体型消瘦的小猪是属于SUV越野车类型、配备了4.0以上全时四驱、涡轮增压的动力。它最有力的表现就是1米5高的猪圈围墙,它轻松一跃即可实现跨栏,从严格意义上说,这头小猪心计很重、智商很高,两只猪眼滴溜滴溜的转,不知在想什么诡计?简直与野猪无异,在它的身上体现出了众多与其祖先——野猪一样的品行;这应该是它野性的回归。从它的身高到其跳跃的高度,它绝对超过了世界跳高冠军朱建华的相对跳跃高度。我们则把小猪的这种“跨栏”行为称之为“越狱”。一旦这种“越狱”行为发生,我们所有的男知青便会前去驱赶围捕这位猪“囚犯”。由此可见,买这么一头挑食的小猪,其饲养程度和难度是很高的。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性价比非常的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此刻,及时止损就显得尤为的重要。我们二话不说,就把这头饲养了一年多,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的的小猪,当做“购一”的指标卖给了国家(供销社)。 </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吃一堑,长一智。”我们把这个难以伺候的“神”送走以后,我们就变得聪明起来。在“购一”的任务完成之后,“留一”的指标就是我们自己的了,想怎么支配都行。我们就请有饲养经验的农民到集市上去帮选购猪苗。猪苗选对了,果然,事半功倍。在吴仝的精心饲养下,其成长的速度是日新月异、有目共睹的。这头猪才拥有了猪应有的样子。整日无所事事、一副脑满肠肥的样子;吃饱就睡、饿了就叫,长膘的速度极快,之后,肚皮开始拖地了。在一年的时间,这头猪长到了300多斤。据资料显示:现在的猪苗从出生到出栏,在科技与狠活的加持下,所花费的时间大约是160天。现在菜市场上卖的那些猪肉,感觉都没有猪肉的味道。从这个严格的意义上说:我们饲养的是100%的土猪,要知道现在的土猪肉的售价远远要比那些饲料猪肉的价格要贵出1~2倍都不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那年冬天的天还没有亮的时候,我们请社员来帮宰杀了这头猪。这一天正好是董平做饭堂的值日,他当场割下一大块瘦肉将其剁成碎肉、拌上葱花,煮了满满一锅的瘦肉粥。我们每人足足吃了两大碗瘦肉粥。记得我们插队期间,每天早餐从来都是吃一碗白粥,从来就没有吃过一餐瘦肉粥;只有那一周是破例的。在那一个星期中,我们是每天三餐都有猪肉,这是非常的幸福的;天天都像过年一样。这头几百斤重的猪,除了猪粪和猪毛之外,从里到外、其肉在短短的一周便消失殆尽。由此可见,我们知青的“战斗力”是如此强悍、出人意料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土猪肉的加持下,油水充足、满口留香;我们在这一周干农活是特别的有力,一点都不觉得累。不知道三队和五队的知青朋友们,你们养过多少猪?至今,我们四队的知青仍怀念那一周有土猪肉相伴的好日子,土猪肉那特有的余香还在口腔中渺渺升腾和荡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