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珍惜和平——《为了和平——记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赴难捐躯的中国将军们》 新书首发式暨赠书仪式侧记

oscar

<p class="ql-block">导语:本文系海外抗日战争纪念馆发起组织“牢記歷史:紀念抗戰勝利暨反法西斯战争勝利八十周年系列活動”首场主题推广活动(2025年3月22日)——《为了和平:记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赴难捐躯的中国将军们》新书首发式暨赠书仪式的专题通讯报道之一,以此缅怀在14年抗战岁月中殉难的4000余万中国军民和1000余名中国将领,并感谢参与本次纪念活动的美国加州众多民间社团组织和广大华人华侨。“为了和平”第二场主题活动——“中美友好:飞虎队在广西”图片展(4月21日-5月4日)届时继续假座本馆3D影视厅倾情奉献,现已进入倒计时现场筹备工作,期待在旧金山华埠海外抗日战争纪念馆相聚交流,缅怀英烈,共同纪念在伟大抗日战争中来自美国飞虎队的英勇事迹和那些鲜为人知的史海钩沉故事......</p> <p class="ql-block">作為"牢記歷史"首場主題推廣活動,《為了》新書首發式暨贈書儀式專題報道側記單册刊印發布,該文近萬字逾百圖,遂以美篇形式以饋世人銘記:铭记历史,珍惜和平。</p> <p class="ql-block">2015年8月15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全球首座海外抗战专题陈列馆——海外抗日战争纪念馆(WWII Pacific War Memorial Hall)在旧金山华埠应运而生(以下简称:本馆)。本馆创始人方李邦琴女士撰文《铭记历史,珍惜和平》,阐述了她创馆的初衷和期许。屈指十年,其“銘記历史”的初衷和“珍惜和平”的希冀已被视为本馆及其广大义工团队的核心价值理念,以及创刊于2023年的《海外抗日战争纪念馆周报》(以下简称:《周报》)的办刊宗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  海外抗日战争纪念馆于抗战胜利70周年暨日本宣布投降日的2015年8月15日正式开馆运营,这一天由此成为本馆纪念日;本馆创始人方李邦琴女士在开馆纪念日撰文《銘記历史,珍惜和平》遂为本馆核心价值理念及宣传推广口号。</span></p> <p class="ql-block">1910年8月19日在美国旧金山创刊的《少年中国晨报》,系美洲同盟会和革命党人第一份机关报。本馆创始人方李邦琴女士先夫方大川先生曾任《少年中国报》和《国民日报》社长。1979年他与夫人方李邦琴女士共同创办第一份全美发行的反映亚裔信息的英文报刊《亚洲人周报》。从1996年起本馆所在地成为“世界抗日战争史实维护联合会”联络处,直至2015年8月15日该建筑成为全球首座海外抗日战争纪念馆。在本馆理事会领导下,通过全体志願者們的親力親為和心血付出,默默守護着這座承載第二次世界大战暨东方主战场厚重歷史記憶的海外抗战纪念場館。在歲月的洗禮下,本馆迎接着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从遊客們的留言中,便能深切感受到人们对守望世界和平的理念信仰诉求。</p> <p class="ql-block">本馆宣传册简介介绍了本馆的前世今生及其溯源;该馆《周报》及其宣传推广内容每周更新陈列于资料架内;“庆祝首座海外抗日战争纪念馆成立七周年暨POWER ONE阅览室揭幕”主题活动于2022年举办,以纪念美籍华裔作家张纯如逝世18周年和《南京暴行:二战中被遗忘的大屠杀》出版发行25周年。</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一、建馆十年浓缩义工情怀,“牢记历史”主题推广活动蓄势待发</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海外抗战纪念馆《周报2025年第7期(总57期)编发“编者的话”,“牢记历史”之首场主题活动《为了和平》进入倒计时,遂以“诚邀共庆抗战胜利八十周年”专文遥告社会各界,并全版刊登《为了和平》文献纪实史册内在抗战时期赴难捐躯的982位中国将领英名录。</span></p> <p class="ql-block">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为配合“牢記歷史:紀念抗戰勝利暨反法西斯战争勝利八十周年系列活動”(以下简称:“牢记历史”),本馆《周报》2025年第7期遂将《為了和平——記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赴難捐軀的中國將軍們》(以下简称:《为了和平》)内的982名中国将领的英名及其赴难捐躯的牺牲身份背景完整刊登,以铭记抗战史实和后人追忆。与此同时《周报》还将屈指十年来为本馆捐款名录修订完善并镶嵌在本馆楼梯墙壁上致意鸣谢。这既是對捐贈者表達感恩的誠摯心意,更是對每一位捐贈者的敬重,他们的每一筆捐款,絕非僅僅是物質層面的支援,背後更承載着沉甸甸的历史道义責任。本館始終牢記着每一位支持者的善意與奉獻。這不僅是對捐贈者的回饋,更是一份堅定的承諾和信守——承諾讓本館持續見證歷史,傳承記憶;信守讓抗日英烈们为国牺牲精神在後世国人心中永远的傳承下去。该期《周报》已经奏响在“牢记历史”主旋律下“诚邀共庆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的先声心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屈指十年(2015年-2024年)与海外抗日战争纪念馆风雨同舟、砥砺前行逾3500位社会各界人士(人次)的捐助榜单名录在启动“牢记历史”的时代脚步声中,已镶嵌在本馆墙壁上而与时空岁月愉悦同行、相伴铭记。</span></p> <p class="ql-block">为此,由本馆牵头大黃蜂號航空母艦博物館、卡特中心、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美中航空遺產基金會、世界抗日戰爭史實維護聯合會、舊金山抗日戰爭史實維護會等民间社团组织作為主辦方,共同舉辦“牢記歷史”主题推广活动,包括但不限于:“《为了和平》新书首发式暨签名赠书仪式”(3月22日);“中美友谊:飞虎队在广西”图片展(4月21日-5月5日);“为了正义与和平——武汉抗战中的国际友人特展”(6月);“二战美军倒置酒杯捐赠仪式——致敬杜立特空袭救援活动”(6-7月);“抗战胜利80周年国际论坛——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专题展暨T台英雄记忆时装秀”(8月30日);“缅怀英雄——抗战短视频大赛(日期待定);“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专场音乐会”(日期待定),等主题系列活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本馆作为“牢记历史”系列活动主办方的发起牵头单位,从2025年3月至8月将陆续在线上发布抗战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主题推广活动宣传海报,以及其他系列活动主题内容。</span></p> <p class="ql-block">在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這一意義非凡的历史年份,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本馆将牵头组织上述一系列主题推广纪念活动。作为“牢记历史”的首场专题活动,本馆联袂卡特中心、旧金山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世界抗日战争史实维护联合会等主办方,于2025年3月22上午十时在本馆隆重举办以“致敬英雄,守护和平”为主题的《为了和平》新书首发式暨签名赠书仪式。《为了和平》各主办方携手参与本次活动的15家支持单位(以下排名不分先后)——美国湖南联谊会、北加州河北同鄉會、壹嘉出版社、美國華人歷史家協會、全美山东同乡会联合总会、美國南京商會、北加州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美國亞洲耆英慈善會、加拿大和楓會、美國華人互助會、華埠歷史文化協會、北加州華人文化體育協會、美國翰林文教基金會、侨路基金會、美国飞虎队传播协会等,以及各相关媒体单位,假座本馆3D影视厅共襄盛举,见证历史,告慰英烈,昭示後人。通过《为了和平》首场主题推广活动,以此悼念并獻給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牺牲的3500-4000万中国同胞和抗战將士,献给愛好和平的世界人民。'</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二、982位中国将军英名历历在目,为国赴难捐躯铮铮铁骨可歌可泣</b></p> <p class="ql-block">本馆作为《为了和平》图书捐赠的主要接收单位,也是“牢记历史”主题推广活动首场举办地。本次会场主题背景板的海报设计,以喷薄东升的旭日景象为背景,象征着饱受战火蹂躏的中华民族和世界各国人民终于迎来了和平的曙光。红蓝交织的V字形缎带蕴意丰富:红色代表了由抗战先烈们鲜血染成的中华热土;蓝色折射出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暨东方主战场军民抗战到底的笃胜信念;V型字符昭示了中国人民14年抗战胜利的伟大成果。缎带上悬挂的金色铭牌,内刻“牢记历史:纪念抗战胜利暨反法西斯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中英文字样,提醒世人“致敬英雄,守护和平”,并延伸出以中国将领英烈名录为核心元素的主题设计墙面,为国赴难捐躯的982位中国将领们的姓名以及抗战牺牲的职务身份逐一排列,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每一位英烈姓名的背后,都有着可歌可泣的英勇故事。</p> <p class="ql-block">《为了和平》新书首发式暨签名赠书仪式4家主办方和15家支持方的单位背景呈现在宣传海报上,“致敬英雄,守护和平”嘉宾签名墙背景板主题词很好诠释了本次主题活动的历史意涵和现实意义;982位抗战牺牲中国将领英名录在本馆策划人赵湘君女士及其志愿者团队精心布置下,环绕在《为了和平》主题活动现场四周的墙壁上格外醒目,他们的英灵在抗战胜利80年后依然与《为了和平》隔世守望,与维护人间和平夙愿相伴而行。</p> <p class="ql-block">《为了和平》首场活动两边墙壁上982位在抗戰中英勇犧牲的中國將領们的英烈名录得以完整呈现,離不開《為了和平》一書作者于殿寶先生历时17年的心血與努力。這982位中国将领,他們來自不同的地域,背景各異,但在中华民族危亡之際,義無反顧地投身抗戰。他們以無畏的勇氣、堅定的信念,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上浴血奮戰,直至獻出寶貴的生命。因为他們的犧牲才換來了今日的中国及世界和平,而他們的英魂,猶如夜空中不滅的星辰,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歷史雖已遠去,但銘記歷史是我們對英烈最好的告慰。在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潮流的主旋律,但戰爭的陰影、地缘政治衝突的威脅依然存在。982名中国将领的名录业迹,彪炳史册。它们既是中国抗战将领的墓志铭,更是我們后人守望世界和平、傳承英烈精神的重要文脉載體及历史记忆——</p> 孙立人二级上将,二战期间被誉为 “东方隆美尔”的杰出中国将领。他在1942年缅甸仁安羌战役中,面对数倍于己的日军,率领新38师113团长途奔袭,在被称为“东方的敦刻尔克大营救”中成功解救出被围困的7000多名英军以及传教士、记者等,以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无畏的勇气,在国际战场上为中国军队赢得了崇高声誉。 戴安瀾中将,榮獲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國美國军团功勳章的中国将领。1942年,他率第200师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赴缅参战。在同古保卫战中,面对四倍于己的日军,他率部坚守阵地长达12天,与日军展开激烈巷战,给予日军沉重打击,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威风。然而,战争的残酷远超想象,在后续战斗中,部队陷入绝境,被迫穿越环境极其恶劣的缅甸野人谷。野人谷内,原始森林遮天蔽日,沼泽遍布,猛兽横行,还有毒瘴弥漫。戴安澜将军身先士卒,带领将士们在这绝境中艰难前行。将士们缺衣少食,伤病不断,但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与恶劣环境和饥饿病痛作斗争。就在部队几乎陷入绝望之时,飞虎队的飞机发现了他们,并展开营救行动。最终,部分将士在飞虎队的帮助下脱离险境,而戴安澜将军却在途中身负重伤,不幸牺牲。 左权将军,八路军在抗战期间牺牲战场级别最高的高级将领,时任中國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副參謀長,协助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指挥了多次重要战役,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革命意志。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左权将军在指挥部队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时,面對日軍組織的層層包圍,臨危不懼,在指揮部隊突圍時英勇戰死,年仅 37 岁。他的军事理论和作战经验对八路军的发展壮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p class="ql-block">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將軍,親臨前線指揮,在敵眾我寡、日軍蜂擁而上的戰鬥中,率部頑強拼搏,壯烈殉國;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十六集團軍總司令李家鈺將軍,全軍危難之時,主動率兵殿後掩護,在與日軍激戰中流盡最後一滴血;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軍軍長唐淮源將軍,面對日軍的圍追堵截,對全軍將士喊出“只有戰死的軍師長,沒有被俘的軍師長!”毅然拔槍自戕;中國國民革命軍第六十軍第五四二旅旅長陳鐘書將軍,在彈藥打光後,面對日軍的衝鋒,持槍帶兵率先躍出戰壕迎向日軍,一口氣刺殺 14 個日本侵略者,多處受傷身死人不倒,仍以刺殺姿勢站立指揮將士衝殺;中國遠征軍第六十六軍新編第三十八師副師長齊學啟將軍,奉命揮師緬甸,維護世界和平、解救日軍對英軍的圍困,在帶領傷兵與日軍戰鬥中負傷昏倒被俘,威武不屈,犧牲異國;中國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司令楊靖宇將軍,面對日軍的圍困和冰雪饑餓,奮力苦撐,寧死不降,戰至最後一人,血染白山黑水;中國國民革命軍廣西綏靖公署史蔚馥將軍,在桂柳會戰中力戰不支而被俘,面對欣賞他滿腹經綸的日酋百般勸降與恐嚇,絲毫不為所動,高聲吟誦著《白馬篇》走向刑場,被日軍亂刀刺死。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旋律的今天,我们不能忘记历史的伤痛与教训。通过铭记抗战历史,传承抗战精神。还有更多中国将领可歌可泣的故事等等待我们后人在《为了和平》纪实文献史册中去寻找缅怀......</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三、一人著述、四版修册,让抗战英烈伴随《为了和平》赓续“牢记历史”的永恒追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八十年前,经过长达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和平的曙光在世界東方的地平線上升起,中华民族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一胜利,不仅捍卫了国家的主权与尊严,更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长卷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的重要时刻,一场意义深远、以“致敬英雄,守护和平”为主旋律的专题推广活动正在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重新展现在世人眼前。而一本承载着厚重历史的纪实文献史册巨著 ——《为了和平——记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赴难捐躯的中国将军们》,成為了美国北加州《为了和平》新书首发式暨签名赠书仪式“牢记历史”的历史回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2023年由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发行第三版《为了和平》上中下三卷封面设计;该书作者于殿宝先生简介,以及主要著译人员名单等。</span></p> <p class="ql-block">《为了和平》作为一部传记式英烈人物志文献史册,全景式记载了982位中国国民革命军、中国远征军、中国抗日义勇军、中国东北抗日联军及中国抗日救国军等军队将领基本信息,以及他们在抗日战争中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由于殿宝先生前后历时17年潜心编撰并四次自费修订再版发行。全书通过震撼心扉的战争纪实文献笔法,生动描述了书中英烈人物的抗战业迹,向世人呈现了中国将军们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再现了他们以血肉之躯捍卫国家和世界和平的牺牲壮举。全书還展示了許多珍貴的照片與畫像,生動再現了那段烽火連天的抗战歷史。全書分為上、中、下三卷,按中文姓氏筆劃排列,詳細介紹了每位將軍的個人履歷、英勇事蹟及歷史貢獻,每篇首頁附英文概要,便於海外國際讀者了解這段歷史。其中上卷介紹130位,中卷介紹141位,下卷介紹180位,並以表格形式統計了531位將軍的基本資訊。本文笔者通过目录逐一统计,约249位英烈人物来自中共直接或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含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抗日义勇军等),折射出当时中国抗日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史海沉钩和牺牲权重(国军4:其他1)等史实信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为了和平》第四版(壹嘉出版社2024年出版发行)内选用作者于殿宝先生在撰写著作期间现场考察资料照片:中國捍衛和平殉職將士紀念地——湖南南嶽忠烈祠;中國捍衛和平殉職將士紀念地——臺灣臺北忠烈祠。</span></p> <p class="ql-block">于殿宝先生怀着对抗战历史的敬重和对世界和平的珍视,終於將這部反映歷史史實的“畫卷”展示在國人和愛好和平的世界人民面前。他精心撰写的《为了和平》纪实文献史册逾200万字,巨著凝聚着作者呕心沥血的研究与情感,生动再现了982位中国将领的英雄事迹,是一部“血沃山河,魂铸华夏”的壮烈史诗。书中每一位将军的故事,犹如一颗颗璀璨耀眼的星星,勾画出一幅与时空共存的宇宙寥廓星辰和抗战历史长河,为海外华人华侨深入了解中国抗战史实提供了珍贵而详实的文献史料。该书作者于殿宝教授应本馆等主办方盛邀专程从中国飞抵旧金山湾区(3月19-25日),全程参加了《为了和平》主题推广活动,并在活动现场为来宾签名赠书合影纪念。</p> <p class="ql-block">于殿宝先生从中国飞抵旧金山全程参加《为了和平》首场主题推广活动并现场签名赠书给与会嘉宾;于殿宝教授在《为了和平》主题推广活动现场与本文作者合影,并向其赠送《于氏家谱》影集,内有于氏祖居地抗战遗址等历史文献资料。</p> <p class="ql-block">《为了和平》纪实文献史册演绎了“一人著述”的文脉历程,受到世人敬重。于教授通過 30 餘年業餘時間的搜集、調查、研究與編撰,撰写出版最初书名为《在反法西斯战场上战死的中国将军(共三册)》(作者:于殿宝、刘海明、郭明浩,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年、2010年、2012年版),记录了400多位中国将领的抗战英勇事迹。该书于2012年4月荣获《徐州市二等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14年1月,于教授亲赴台湾考察抗战历史。当他查阅并拿到完整的中国政府和中华民族为保家卫国、为维护世界正义、捍卫和平向全世界发出的抗战宣言、声明时,再一次震撼了他的心灵,遂将此书更名为《抗日战将——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捐躯的中国将军全传(共四卷)》(作者:于殿宝、郭明浩、胡频等,吉林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并以中英文两种文字自费付梓再版,为已经增至800多位中国将领们书写抗战业迹、入册铭志。2021年3月,该书再次由于殿宝先生自费出版,继续用中英文两种文字由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发行。其时,该书已更名为《为了和平——记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赴难捐躯的中国将军们》,完整记录了982名中国将领被历史永远铭记的可歌可泣的抗战事迹。为配合本次主题推广活动,2014年12月《为了和平》漂洋过海,壹嘉出版社凭借其在海外出版领域的专业优势,为该书抗战历史资料的整理与传播提供了有力支持。为此,壹嘉出版社积极协助于殿宝先生对《为了和平》一书进行了海外出版发行工作,精心打磨书中英烈人物每一个细节,确保再版新作能够以最完美的形式呈现给广大读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为了和平》一书历经四次再版发行,从《在反法西斯战场上战死的中国将军(三卷本)》(2008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曾用书名到《抗日战将——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捐躯的中国将军全传》(2017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曾用书名),从《为了和平——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赴难牺牲的中国将军们(四卷本)》(2023年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发行曾用书名)再到《为了和平——记载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赴难捐躯的中国将军们(2024年美国壹嘉出版机构出版发行),屈指17年岁月漫漫,字里行间浸润了作者于殿宝先生的心血和笔力,逾200万字巨著收入的中国将领英勇事迹从400多人增至800多人乃至现在全书中的982人,英名彪炳史册、世人铭记。</span></p> 2025年3月8日,于殿宝先生在“《为了和平》作者简介、创作过程与内容介绍”一文中描述了他的撰写心路历程:“這些將軍基本都受過中高等教育,有著良好的工作與生活環境。當國家民族危難之時,他們勇於赴難捐軀。我是中國人,不能寫也得寫啊!為了樹立、堅守國家民族正氣和弘揚正能量,宣傳抗戰軍民報國和教人愛國,使中華民族永存世界上,應該是我們每位教師與正直人的神聖之責!這三十年來,特別近十三年來,我將所有的節假日、休息日和家裡的積蓄全部用在了這方面。尤其退休後,根本不知道哪天是星期天,大年初一也是在調研途中或者在辦公室度過……現在,這部拙著總算問世了,800 多位將軍率兵用熱血和生命捍衛我們祖先數千年來遺留給我們的光榮歷史與版圖已躍然紙上,中華民族的浩然正氣已刻於書中……我滿足了!至於勞累、吃苦、饑餓、淋雨、受凍等磨難,甚至遭受到的嘲笑、打擊、歧視、污辱和恫嚇,與這些為國捐軀的將軍和眾多犧牲的官兵相比,已經無所畏了!”<br> <p class="ql-block">于教授的肺腑之言和他“铭记历史、珍惜和平”的博大情懷,以及他的報國行為,令人起敬,让我们的脑海顿时浮現出他書中的抗日將士手持鋼槍高唱戰歌與日本侵略軍進行拼殺的鏡頭:“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寧願死不退讓,寧願死不投降。我們的國旗在重圍中飄蕩、飄蕩、飄蕩……“經過長達 14 年艱苦卓絕的拼搏,中國將士們馳騁沙場、捨身報國,弘揚了中華兒女的民族大義和報國情懷,終於與世界愛好和平的國家一起打敗了日本法西斯。今天,在我們享受抗戰勝利果實之際,我(系作者本人)為我的祖國有這麼多的英雄而自豪,也為今天有這樣的著作問世而高興!追求和平、堅守正義與弘揚反法西斯戰爭的精神,是中國、全世界人民永恆的主題。願世世代代人永遠記住這些為國捐軀的將士,為祖國的復興而努力奮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为了和平》全书第四版内收入了作者于殿宝先生在写作调研中去抗战现场考察资料照片:中國捍衛和平——全面自衛應戰爆發地河北省永定河蘆溝橋(2018年);中國贏得和平——全面自衛應戰勝利標誌湖南省芷江受降紀念坊(2019年)。</span></p> <p class="ql-block">《为了和平》全书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而赴難捐軀的 982位中國將軍們的歷史傳記再次呈現世人。诸多抗战历史专家学者认为:于殿宝先生的著作是“一部中华民族为了自由和用生命谱写的壮丽史篇”,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与人类和平编撰了“一部中国将军征战史”,为中国捍卫世界和平记录保留了“一部世界记忆(文化)遗产名录”,并记录了美国、英国与爱好和平的世界各国和组织与华侨、华人对中国和平统一事业的支持,加深了人们对历史的理解与对和平的珍爱。《為了和平》的屡次出版,不僅填補了抗戰歷史研究的一項空白,也為後人提供了珍貴的歷史資料。這部凝聚着于殿寶教授心血的纪实文献史册,將成為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的重要載體,激勵世人珍惜和平,共創美好未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本馆收藏的名誉馆长——陆军一级上将、抗战老兵郝柏村先生和国民党前主席连战先生馈赠本馆的题词;《为了和平》(第四版)收入了中国书法家澄蓝、赵贵宽等为于殿宝先生巨著出版的题词。</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四、“牢记历史”首场活动倾力奉献,《为了和平》主题爱心永驻人间</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本馆假座3D放映厅(常年滚动播发沉浸式纪录片《浴血松山》)举办《为了和平》主题活动;在“致敬英雄,守护和平”的和平之树嘉宾代表签名背景板前,本馆理事、顾问与加州州参议员Scott Wiener(威思高)先生合影(从左至右):李丽君荣誉顾问、李竞芬理事、于殿宝教授、威思高参议员、袁文理事、赵湘君理事、吕建琳荣誉顾问等。</span></p> <p class="ql-block">在《为了和平》主题推广活動會場入口處的签名墙上,“致敬英雄、守護和平”八個大字格外醒目。莅会嘉宾50多人分别来自北加州各界社团领袖、抗战后裔、学生代表,以及媒体单位等,全程参与了本次活动的即席演讲、读书分享、嘉宾互动、赠书\颁证等交流环节。《为了和平》主办方之一——海外抗日战争纪念馆理事李競芬女士和卡特中心代表刘亚伟教授共同主持了本次主题推广活动。</p> <p class="ql-block">上午十时开场仪式在“警钟长鸣”的鸣锣声中拉开序幕。主持人首先介绍在主席台就坐的嘉宾,包括中国驻旧金山总领馆侨务处王一鸣主任、温馨领事,海外抗战纪念馆袁文理事、卡特中心刘亚伟教授、旧金山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李玲会长,加州参议员Scott Wiener(威恩高)先生、旧金山市议员陈小焱女士委派代表,王賡将军孙女王春彤女士,华裔二战军人遗孀伍楚紅(Susanna WU)女士,以及年轻华裔后代代表魏希羽和宁婉彤学生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为了和平》主办方之一本馆理事李竞芬女士和卡特中心教授刘亚伟先生共同主持本次主题活动,并向与会嘉宾代表介绍在主席台就坐特邀嘉宾;《为了和平》纪实文献书籍作者于殿宝先生、本馆理事袁文先生、旧金山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会长李玲女士;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侨务处主任王一鸣先生、领事温馨女士、王庚将军孙女王春彤女士、旧金山市议员小焱女士委托代表,以及在会议期间专程赴会的加州州参议员Scott Wiener(威恩高)先生等。</span></p> <p class="ql-block">在本次活动期间各主办方嘉宾代表依次发言的有:本馆理事袁文先生首先代表主办方在鸣锣开场后即席发言,介绍了《为了和平》主题推广活动所做的各项筹划工作及其现实意义;卡特中心代表刘亚伟教授指出虽然二战结束已经80年了,中美两国曾在抗战期间期间作为同盟国并肩战斗,同时表达了未来台海如发生战争,中美两国是否会兵戎相见的担忧;旧金山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会长李玲女士强调了《为了和平》及其作者漂洋过海抵美参加纪念中国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的首场意涵——铭记历史,为爱止戈。中國駐舊金山總領事館侨务处主任王一鳴先生,代表总领馆充分肯定了旧金山灣區各社團组织共同舉辦《为了和平》新书首发式的积极贡献,为在美华人率众示范“铭记历史,珍惜和平”的现实意义和积极作用。</p> <p class="ql-block">《为了和平》主题推广活动让本书作者与莅会嘉宾代表们面对面交流、分享, 一起缅怀抗战英烈历史。于殿寶教授在現場分享了編寫此書的心路歷程。他表示,作為一名教師,他深感有責任將這些英雄事蹟記錄下來,以激勵年輕一代愛國報國。“時代變了,單純的說教已無法讓年輕人完全信服,我們必須用真實可靠的歷史事實來證明這些英雄的偉大。”他提到,在搜集史料的過程中,許多抗戰將領的故事讓他深受感動。這些將領中不乏才華橫溢的學子,他們放棄安逸的生活,毅然投身戰場,最終為國捐軀。于教授坦言,有時在整理這些事蹟時,他會激動得夜不能寐,這也成為他堅持完成這部著作的最大動力。儘管《為了和平》一書內容詳實,但于殿寶教授也表達了遺憾與無奈。由於歷史原因,部分抗戰將領的生平資料難以搜集,甚至連他們的照片和姓名都未能留存。他希望在未來能夠繼續發掘更多史料,進一步完善這部著作。于教授还特別強調根据他对中国抗战史牺牲伤亡人数的研究:从始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来历时14年的局部抗战算起,中国伤亡军民4000万;始于1937年“七七”事变历时8年全面抗战,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在中国14年的艰苦卓绝抗战中,殉职的中国将领千余名。作为本书作者和版式的设计者,于殿宝先生还在其著作封面“为了和平”和飞翔和平鸽的主题语境下,附加“献给热爱和平的世界人民”和“中华民族保家园卫和平血泪奋战史”主题词,并在本书封底呈现了上述抗战研究成果:“千余名将军抛头颅捍卫,四千万军民用血肉筑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于殿宝先生不但是《为了和平》的主要著作人也是该书版面设计者,他在封底用橄榄枝簇拥着用篆书字体书写的“为了和平”,诠升了“和平鸽”在抗战浴火中重生的“中华民族保家园卫和平血泪奋战史”的主题词意境,与本馆收藏的“穿着防弹衣的和平鸽”海报寓意相得益彰,诠升守望世界和平的永恒语境。</span></p> <p class="ql-block">《为了和平》一书英文译者之一、美国波士顿大学商业分析硕士白一帆先生现场朗讀黃書勳將軍(全书下卷第315-318頁)的抗战事迹,让与会嘉宾代表深受感动。黄書勳,字麟阁,时任国民革命军第40军第39师第115旅少将旅长。其在对日寇作战中被毒气弹侵蚀肺部于1940年12月1日殉职于军中,年仅45岁。其妻刘仪卿闻讯赶来动哭道“吾乃女儿之身,不能陪你上战场抗击倭寇,愧对于你,愧对生我养我的国家......吾不能与麟阁同生,誓当同死。”遂写下遗嘱,从容服毒追随夫君而去,留下二子一女仨幼童。其妻遗嘱更是感人肺腑:“麟阁壮志未酬,恤金应移以救国,以慰逝者,大衣一袭,乃麟阁夺诸日寇,留赐长子建章,冀其继父遗志......”。</p> <p class="ql-block">在《为了和平》赠书仪式环节,于殿宝先生首先向本馆馈赠120套《为了和平》全书(上中下三卷)。随后向所有主办方\支持方莅会代表赠送其已盖妥私人印章的新作《为了和平》并合影留念。在证书颁发环节,加州参议员(California State Senator)Scott Wiener(威善高)莅会表達对《为了和平》主题推广活动主办方及其支持单位的敬意,并与于殿宝先生互赠《为了和平》书籍和加州参议院认可证书——“特此颁发此认可证书,以表彰您(于殿宝)对华人社区的承诺和宝贵贡献。您致力于通过著书《为了和平——记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赴难捐躯的中国将军们》推动和保护历史记忆和促进世界和平的贡献。祝贺并感谢您的服务!”。</p> <p class="ql-block">在《为了和平》赠书仪式上,该书作者于殿宝先生分别向本次主题活动主办方和各支持单位,以及加州州参议员Scott Wiener(威善高)赠送专著并合影留念;旧金山市议员小焱委托其莅会代表分别向《为了和平》主办方暨主持单位代表袁文、刘亚伟颁发表彰纪念证书。</p> <p class="ql-block">与此同时,于殿宝先生在现场还分别接受了来自加州众多民选机构的表彰\纪念证书,包括加州众议员(California State Assemblymember)Alex LEE、加州圣达克拉拉县(Santa Clara County)監事會主席(President of Santa Clara County Board of Supervisors)Otto LEE 、都柏林市市长( Mayor of Dublin)胡欣(Sherry Hu)、库比蒂诺市市长(mayor of Cupertino)趙良方(Liang Fang Chao)、萨拉托加县议员(council of Saratoga)趙嬿(Yan Zhao)、索诺玛县议员(council of Sonoma)丁俊輝(Jack Ding)、舊金山市議員(council of San Francisco)陳小焱等签发的荣誉表彰\认可纪念证书。《为了和平》主办方及支持方向于殿寶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感謝他為歷史研究與和平事業作出的卓越貢獻。期待這套纪实文献史册能夠讓更多世人了解這段艰苦卓绝的中国抗战歷史,銘記那些為了國家和民族前途而英勇獻身的英雄们,珍惜今日和平的來之不易,並在未來的歲月里,繼續傳承他們的英勇献身精神,為世界和平貢獻自己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本馆袁文理事、卡特中心刘亚伟教授、侨路基金会、河北同乡会Amy XU代表及北加州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李振宇代表等主办方\支持方亦分别代表本机构向于殿宝先生颁发了表彰证书。卡特中心在致敬函中寫到:“美國人和中國人需要記住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荒謬和殘酷,並盡一切可能防止亞洲再次爆發戰爭。”侨路基金会在其表彰证书中的描述表达了所有与会参与者对于殿宝先生的由衷敬佩之意和海外华人华侨的心声——“向您致以最誠擊的感謝,表彰您在歷史傳承與跨文化交流方面的卓越贡献。您的著作《为了和平——记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赴難捐躯的中国将军们》深刻記录了中国将领在全球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英勇牺牲。它生动展現了那些和保衛祖國、捍卫和平而奋战的英雄們的堅定意志和巨大付出,這段歷史在中國以外的世界鮮为人知。对于在美国成长的华裔青年而言,您的著作为他们提供了一扇通向自身文化根源的珍贵窗口,通过这些史实的记录您帮助年轻一代了解祖辈的奋斗历程,增强他们对自身身份的认同感。同时您的书也让人们意识到在二战期間,中国与美国曾经共同抗击侵略者,这段歷史提醒我們,兩國的合作對於世界和平與正义至关重要。為表彰您在教育、歷史使承及和平推廣方面的傑出页獻,我們谨向您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深切的感謝。您的努力必将影响深远,惠及後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为了和平》主题活动主办方收到来自加州、旧金山市等民选机构以及相关社会民间团体组织的荣誉表彰证书,而侨路基金会的致敬函表达了与会嘉宾代表的心声;加州州参议员Scott Wiener(威善高)、旧金山市议员陈小焱莅会代表、本馆荣誉顾问李丽君女士等社团机构分别向于殿宝教授以及有关单位颁发荣誉表彰\认可纪念证书。</span></p> <p class="ql-block">《为了和平》图书受赠方代表现场致谢发言的有:壹嘉出版社代表劉雁、北加州華人文化體育協會代表鄭英超、美国北加州东北同乡会代表、美国湖南联谊会代表Lisa liu、美国华人互助会代表吳鳳儀、美国亚洲耆英慈善会代表葉坤玲、 全美山东同乡会联合总会代表徐莊、北加州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代表李振宇等。</p> <p class="ql-block">抗戰將領後裔王春彤(王賡将军孫女)在现场深情的回忆起她祖父当年作为“学霸”在美国求学深造期间的家庭往事记忆。当她看到已被收入《为了和平》中的祖父王賡將軍事迹颇为感动(全书下卷第13-15页)。王賡,字受慶,时任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軍政部兵工署駐昆明辦事處中將處長。他1895 年出生於江蘇省無錫市的書香門第家庭,1901 年入本地私塾讀書。1911 年在清華學校畢業後留學美國。1915 年在普林斯頓大學獲取學士學位後,又考入美國陸軍軍官學校(西點軍校·West Point)进修學習,1918 年以優異成績畢業后回到中國在陸軍部任職。1919 年王赓以中國上校武官身份奉命參加巴黎和會,1922 年與陸小曼女士結婚。1923 年任交通部護路軍少將副司令。1931 年任財政部稅警總團中將總團長。1942年4月,王賡奉命以中國軍事代表身份赴同盟國美國等國參加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活動。在途中因腎病發作搶救無效,殉職於埃及開羅,年仅48歲。时任非洲北部盟軍最高司令艾森豪威尔上將以世界反法西斯將領之名,將王賡將軍厚葬於開羅盟軍公墓,並在其墓碑上端鐫刻“鞠躬盡瘁”,以示尊重與敬仰 。这位当年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的优等生——王庚将军的孙女王冬妮博士撰写了《江河行地,海浪无声——我的祖父王赓》一书。如今王赓将军的后裔在旧金山湾区硅谷发展,他们在不同领域继续传承着抗战先辈的精神,在科技前沿领域发光发热,以自己的方式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也让先辈的抗战故事在新时代得以延续和传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抗戰將領後裔王春彤女士(王賡将军孫女)在现场发言并和《为了和平》作者于殿宝及加州参议员Scott Wiener(威善高)合影。其祖父王庚将军的抗日事迹已经收录该书下卷第13-15页。</span></p> <p class="ql-block">《为了和平》主办方还专门邀请了年轻华裔代表莅会参与。宁婉彤、魏希羽两位在读大学生在现场与嘉宾代表们做了交流发言。现场主题活动的最后环节是《为了和平》一书作者于殿宝教授和莅会嘉宾之间的互动交流,通过提问解答,进一步加深了与会者对《为了和平》纪实文献史册及其作者的了解和共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本館理事袁文先生向伍楚紅(Susanna WU)女士颁发捐赠证书,以表達她捐贈美籍華人先夫在二戰時期间的作战軍服和荣获勋章的義舉。其先夫生前享年逾百岁,几乎参加了二战期间从欧洲战场到太平洋战争的所有战役。本馆理事赵湘君女士作为本次《为了和平》主题推广活动策划人向呂建琳女士颁发海外抗日战争纪念馆顾问证书,以表彰她对本馆建馆十年来始终如一的奉献和支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  本馆理事暨《周报》主编赵湘君女士向吕建琳女士颁发海外抗日战争纪念馆荣誉顾问证书。</span></p> <p class="ql-block">《为了和平》作为“牢记历史”的首场主题推广活动,全程在YOUTUBE(油管)网络平台频道直播历时2个多小时(网址查询https://youtube.com/live/YiAHw0W1Zcc?feature=share)。最后《为了和平》主题活动主持人李競芬女士代表主办方做总结发言,她表示:《为了和平》这部著作不僅是對抗戰英烈的致敬,更是對和平的呼喚。希望通過今天的现场活動,讓更多人了解這段歷史,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已经年逾古稀的她期待在今后抗战胜利90周年乃至100周年还能与大家相聚——在“致敬英雄,守护和平”绿色生命之树的时空光阴庇护下,为世界和平尽力奉献!</p> <p class="ql-block">本館於抗戰勝利七十年由灣區慈善家方李邦琴女士發起成立,至今已迈入第十个年头。广大义工团队守護著海外首座抗日戰爭紀念館。在抗戰勝利八十年之際,让我们继续以“人不分男女老少,地不分東西南北”的抗戰捨我其誰的奉獻精神,一起紀念、參與並創造海外华人华侨和社区的再次大團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2025年3月22日《为了和平》新书首发式暨赠书仪式在与会嘉宾大合影中落下帷幕;同日星岛日报(美西版)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新书发布”为题报道了本次主题推广活动;3月23日赵湘君女士撰写《从一本著作到多方联动的磅礴力量》在星岛日报“国家记忆·星期天周报”专栏全文发表并附录部分抗战牺牲中国领名录。</span></p> <p class="ql-block">《为了和平》最后在莅会嘉宾代表大合影中圆满划上句号,续而又拉开“牢記歷史:紀念抗戰勝利暨反法西斯战争勝利八十周年系列活動”的下一个主题推广活动开幕式——“中美友谊:飞虎队在广西”图片展(4月21日-5月4日),该展将于4月21日上午10点盛大启幕。开幕式将以庄重而富有纪念意义的形式举行,聚焦飞虎队的历史贡献,旨在引起公众关注,传承精神遗产。本次展览旨在促进中美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与深层交流,进一步巩固友谊,推动文化合作。让我们在期待中积极参与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牢記歷史”下一个主题推广活動——“中美友谊:飞虎队在广西”图片展(4月21日-5月4日)已经进入倒计时,“飞虎队专题”也是本馆陈列的主要展示内容之一;于殿宝先生在美国旧金山参加《为了和平》活动在返回中国前与在美抗战老兵后裔座谈交流,并和本次活动主要主办方及邀请接待单位——海外抗战纪念馆理事李竞芳女士、旧金山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会长李琳女士等茶叙话别。</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附录:《为了和平—— 记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赴难捐躯的中国将军们》纪实文献史册内容概要</b></p> <p class="ql-block">《为了和平》作为一部纪实文献历史专著,它以中国抗日战争为时空焦点,涵盖了自1931年9月18日(中国局部抗战起点)到1945年8月15日(中国全面抗战胜利终点),中国将军们为捍卫和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主战场暨中国战场中,身先士卒率兵进行殊死征战的传记式英烈人物传记。全书记述了982位中国国民革命军、中国远征军旅(团)职以上,中国抗日义勇军、中国东北抗日联军和中国抗日救国军等军队军职以上将领的军旅生涯历史基本信息和他们在抗日战争中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以及他们赴难捐躯的壮烈场面与为自由和平谱写的千古绝唱。</p> <p class="ql-block">全书内容波澜壮阔,震撼心灵,呈现出中国将军为保卫祖国而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再现了他们以血肉之躯为捍卫和平而谱写的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为使世界了解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卓越贡献和付出的巨大牺牲,作者記錄了他們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英勇作戰的光輝戰績,並呈現了他們為捍衛和平奮勇赴難捐軀的壯烈場面。</p> <p class="ql-block">在该書介紹記載为這場戰爭中赴難捐軀的982位中國將軍中,包括部分上校軍官殉職後被政府追晉少將軍銜,以及中國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新編第四軍正團職以上將領殉國後不追晉軍銜和其他國民革命軍上校軍官壯烈殉國後,由於種種原因沒有被追晉少將軍銜,比照當時政府相關規定和國際慣例視同追晉少將軍銜對待。對於東北抗日聯軍、部分抗日義勇軍和抗日救國軍等民眾抗日軍隊副軍職以上將領,因特定原因生前或者殉職後沒有實行軍銜制或授予軍銜,比照相關規定和所掌管軍隊人數與英勇行為,以及約定俗成的將軍稱謂,視同追晉少將或少將以上軍銜對待。书中還有很多高職文官,面對日本法西斯的入侵與殺戮,挺身而出保衛家鄉和平與民眾、誓與國家共存亡,其行為同樣驚天地泣鬼神。雖然他們不是橫刀立馬的將軍,這裡仍收錄幾位高级文官代表,以表示對他們的敬仰和尊重。所以,本書對他們都尊稱為將軍或將領(包括正式授予軍銜、職務軍銜和殉國後國家追贈、追晉軍銜)。這是他們為祖國和平、統一,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而勇于赴死,應該得到的榮譽,也是向世界展現中國抗日戰爭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所付出沉重代價和做出鉅大貢獻的需要。</p> <p class="ql-block">《为了和平》共分上中下三卷,每卷自成體系,共收集記錄抗日捐軀將軍 982 名(含陣亡戰死、自戕、戰場傷病復發殉職和被俘殺害、暗害,不包括在文中提到殉國將軍姓名和注解中的殉國將軍或将领)。每卷的形成是根据作者调查掌握殉国将军资料的时间先后而编撰成文,然後分别按中文姓氏筆劃排列組織成書。為便於讀者閱讀查尋,書中所列諸位赴難捐軀的將軍,不分軍隊編制番號、不分黨派信仰、不分職務高低、不分殉職時間先後、不分征戰地域差異,統一按姓氏筆劃排列。其中:上卷記錄了 130 名將軍,中卷記錄了141名將軍,下卷記錄了 180 名將軍,並在附表中記錄統計了 531 名将领。其中由中共直接或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含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抗日义勇军等)牺牲的将领约249人(团职以上)。同時,為讓海内外广大读者更好瞭解中國反法西斯戰爭和中國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所做出的卓越貢獻與付出的鉅大犧牲,對每位將軍的主要信息與功績都在首页简介部分用英文進行了翻译介紹。</p> <p class="ql-block">本書是于殿宝作者在2017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抗日戰將(共三册)》(作者:于殿寳、郭明浩、胡穎等)基礎上,進行全面調研、核實、修正、刪減、增補、加工與完善而成,並對英文也進行了全部重新校譯。本書由江蘇建築職業技術學院于殿寶教授組織調研、撰寫、修改和編輯,英文由南京大學博士研究生鄭舟翻譯,中國礦業大學王洪欣教授和江蘇師範大學楊柳副教授進一步修改、校譯。其中王洪欣教授承擔四分之一內容,楊柳副教授承擔四分之三內容,並負責對全書的統一翻譯、修改和校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1945年9月9日9时,在南京舉行中国战区的日军投降儀式现场历史资料图片;《为了和平》(第四版)一书收入《日本向同盟国投降降书影印件;《日本向中国战区投降降书》影印件。</span></p> <p class="ql-block">跋语:谨以此文怀念已故家父在天之灵(1929.7.20-2021.11.2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