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夫子庙中山陵游览影集

小草 ( 请不要送花)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南京夫子庙</p><p class="ql-block"> 南京夫子庙据称:始建于公元1034年,包括孔庙、学宫、贡院三大建筑群,以及一个照壁、一座棂星门、南北两次轴线和东西两个对称轴线,组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群。夫子庙不仅是南京文化的标志,也是中国文化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南京夫子庙位于秦淮河畔,由孔庙、学宫、贡院三大建筑群组成,占地面积约260亩。</p><p class="ql-block"> 孔庙的特点是左右对称,庭院中央有一座大成殿,供奉着孔子的神位。学宫是古代的学堂。贡院则是古代的考试场所,如今已成为了历史文化展示区,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南京历史的风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乌衣巷坐落在秦淮河南岸的文德桥旁,西接钞库街和大石坝街,东通至白鹭洲公园,位于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的核心地带。乌衣巷在三国时期,曾是吴国守军驻扎石头城的部队营房所在地,也是晋代王谢两大家族居住的地方,东晋宰相王导和谢安,以及被尊称为书圣的王羲之,山水诗的鼻祖谢灵运、谢朓等众多大家,都曾在这里居住过。因两族子弟喜欢穿着乌衣,故得名“乌衣巷”。</p><p class="ql-block"> 唐朝大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而书法则应归当代伟人毛泽东书《乌衣巷》之金石碑刻。</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主席的书法碑刻,竖立在乌衣巷古建筑的前门右侧,瞻仰的游人络绎不绝。那狂草笔锋挺拔刚健,逸势起伏,回绕连绵,龙飞凤舞。观赏伟人杰作,使人思绪万千。据说南京解放后,乌衣巷回到了人民的手中,伟人才挥毫泼墨写下了绝世之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南京夫子庙有许多美食和购物区(原秦淮河红灯区),可以品尝到各种地道的南京小吃和特色美食,吃了20元一个的灌汤包味道很是一般,45元一份的鸭血粉丝汤、25元一份的盐水鸭块,算是当地的特色美食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山陵</p><p class="ql-block"> 据说1912年,孙中山在紫金山打猎时,感叹山势雄伟,曾表示希望未来能安葬于此。</p><p class="ql-block"> 孙中山先生,出生于1866年,广东香山人,1925年,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陵墓选址于紫金山南麓,1926年动工,1929年主体建筑竣工,同年6月1日举行奉安大典。1931年底,三期工程全部完成。</p><p class="ql-block"> 中山陵由建筑师吕彦直设计,建筑平面呈警钟形,寓意“唤醒民众”。陵寝建筑以中轴对称分布,从牌坊、墓道、陵门、碑亭到祭堂、墓室,全长700米,高差70米,共有392级台阶和10个平台。392级台阶代表着当时中国的3亿9200万同胞,从下往上看只见台阶不见平台,寓意革命之路多艰难;从上往下看则相反,寓意成功后坦途在望。建筑群依山势层层上升,气势恢宏。</p><p class="ql-block"> 中山陵不仅是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杰作,也是孙中山革命精神的象征。它融合了中西建筑艺术,体现了孙中山“博爱”与“天下为公”的思想。</p><p class="ql-block"> 漫步其中,仿佛能听到历史的低语,体会孙中山先生的伟大理想与不屈精神。</p><p class="ql-block"> 这里是净化心灵、缅怀伟人的地方,让人深刻理解为中华崛起而奉献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7号,由兰州出发,趁海航HU7853下午四点抵达南京,夜宿江宁区东山麓枫酒店,在附近转转,品尝了当地的小吃,第二天晨起又在附近转了一圈,基本是郊区,有不少汽车销售店。8日夜宿江苏句容”维也纳国际酒店华阳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