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江苏宜兴蜀山古南街

书虫

2025年2月16日,天气睛朗,温度回升,下午4点左右,到达丁山蜀山古南街。 蜀山古南街是宜兴市丁蜀镇的一条历史悠久的古街,以紫砂文化闻名,被誉为“紫砂艺术的摇篮”。 蜀山风景区脚下,沿蠡河而建。明清时期古南街因紫砂产业兴盛而繁荣,是宜兴紫砂陶器的集散地,众多紫砂艺人在此聚居、创作。 人们幕名而来,触摸紫砂泥土的温度,聆听陶与火的故事。 品尝宜兴红茶,体验“茶陶文化”结合的魅力。 各有特色的春联寄托人们的希望、追求、幸福生活的向往。 这位老人告诉我她住的租用镇房管所的公房,青砖黛瓦、木门花窗,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部分建筑为民国时期改建。 参观紫砂制作流程,与艺人交流。 <p class="ql-block">名人故居、旧址。斑驳的老墙、吱呀的木门,空气中似乎弥漫着陶土香气。</p> 漫步窄巷,脚下是磨得发亮的青石板,两侧是明清风格的砖木老宅,黑瓦白墙间藏着岁月的故事。 街角飘来油炸罗卜丝饼、绿苣头饼、油煎馄饨的香味,游人们一饱口福。 笋干、乌米饭等地方特产游人们随身而带。 <br><br>咸肉煨冬笋的香味缓缓飘来,年味还未了,其乐融融,主人很好客招呼我进去喝杯米酒。 古街依蠡河而建,河畔石阶曾是紫砂壶外运的起点,如今几乎已无船停泊,都靠公路运输。 夕阳下的蜀山大桥,横跨蠡河,静立百年。蜀山大桥原名“东坡桥”,相传苏轼任宜兴知县时曾倡议修建,后因蜀山紫砂业兴盛,成为陶器外运的重要通道。 桥身青石斑驳,石缝间滋生的野草随风摇曳,仿佛在告诉过桥人它的往事。 老兄弟俩是停车场管理人员,很敬业,坐等所有游客离开。 日落下的古街水乡风情,犹如“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