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们这代人为啥总怀念70一80年代?当看完这些老照片,好像全明白了…</p><p class="ql-block">走过激情燃烧的岁月,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从懵懂少年,走向风华正茂的青春岁月…<span style="font-size:18px;">70一80年代对我来说既遥远又熟悉,仿佛就在昨天。我们这代人很多人对它念念不忘,其实忘不掉的是我们这代人逝去的青春。然而,时代在发展,愿我们都能在人生的旅途中,保持那份初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span></p><p class="ql-block">70-80年代,不同城市不同人群的生活状态,让人印象深刻。如今回望那段岁月,我们不禁感慨万千:现在人们的生活,比过去幸福多了。通过对那个时代的回忆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可以更加珍惜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是什么样?有人说,那是一个刻骨铭心的年代。人们继承了父辈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又在新时代中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位置。那个时候,人们过得好像都差不多,穿的也差不多,无外乎蓝色中山装和绿军装。没有房贷,没有车贷,每天都过得很开心。也有人说,70年代是个特殊的年代,有太多的经历和故事,现在回忆起来仍五味杂陈,只想默默埋在心底不愿再提起。</p> <p class="ql-block">是啊,每个人所处的环境和经历各不相同。对于70年代,当然会有不同的感受。对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来说,是一种回忆。对没有经历过的人来说,应该是好奇吧。</p><p class="ql-block">那么,70年代到底是什么样的呢?</p><p class="ql-block">如果文字不够直观,那就用图片来勾勒它的轮廓。透过这些老照片,或许你对70年代会有新的认识。老照片搜集不易,值得珍藏!</p> <p class="ql-block">70年代,街头还没有出现大大小小的超市,人们买东西只能去商场或供销社。你站在柜台外面,售货员站在柜台里面。这画面太有年代感了!</p> <p class="ql-block">1973年,内蒙古包头。当地的民兵在训练场上打靶,姿势相当标准。当时应该是秋季,草原上的草已显枯黄。</p> <p class="ql-block">1978年,上海一名工人光荣退休了,她胸前佩戴着大红花,工友们敲锣打鼓欢送她。</p> <p class="ql-block">70年代,课间十分钟,学生们在操场上活动。有的在跳大绳,有的在跳皮筋。这几名女生跳的五角星皮筋,还是第一次见。</p> <p class="ql-block">1978年,北京一个景区门口,两名工作人员正在品尝外国游客送的一罐可乐。在那个年代,人们最熟悉的饮料是汽水,可乐很少见到。</p> <p class="ql-block">70年代,一名女子拉着架子车,车上坐着的女子怀里抱着孩子。在那个年代,没有私家车,这种架子车在北方很常见。</p> <p class="ql-block">爱美之心人皆有之。70年代,一名年轻女子正在发廊里烫发。那时候的理发师都穿白大褂,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烫发设备已经见不到了。</p> <p class="ql-block">70年代,一名女子穿着军绿色裤子,黑色皮鞋。上身穿粉红色褂子,肩上挎一个提包。这种打扮在当时的街上,回头率很高。</p> <p class="ql-block">1978年,广州沙面。当地一所小学里,孩子们正在进行体育考核。一名女生正在运动垫上做翻滚动作。体育老师坐在旁边为她打分。</p> <p class="ql-block">1971年,一个外国参观团来到上海,拍到一名女工人正在操作车床,她胸前佩戴着像章,工作一丝不苟。</p> <p class="ql-block">1978年,江苏无锡一家小饭馆里座无虚席。门口的小黑板上写着“今日供应,鲜肉水饺,二两两角(十四只)”。经济实惠,好吃不贵。</p> <p class="ql-block">1978年,杭州一家幼儿园里,孩子们正在表演文艺节目。其他孩子坐在小板凳上,认真观看节目,真是太乖了。</p> <p class="ql-block">1979年,上海外滩附近,人们在早晨练习太极拳。在过去,人们对气功和太极拳很痴迷,掀起了全民练习的高潮。</p> <p class="ql-block">70年代,河北遵化一个小学里,学生们正在勤工俭学。他们把小灯泡装进包装盒里。</p> <p class="ql-block">1979年,在成都的一条公路上,男子骑着自行车,后座上绑着一头猪,去街上的收购点卖。用绳子和棍子把猪绑得很结实,真是太聪明了。</p> <p class="ql-block">1979年,南京。一群幼儿园的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公园里玩。孩子们都很乖巧,正坐在路边的石头上休息。</p> <p class="ql-block">1979年,广州街头,人力三轮自行车的车夫们,坐在车上等着揽客,他们的脸上都是乐观的笑容。生活平淡,没有压力。</p> <p class="ql-block">1979年,南京一个公园里,一名老大娘在路边摆茶摊。两名女子坐在小板凳上喝茶。看到摄影师拍照,几个人都笑了。</p> <p class="ql-block">70年代,在北京一个国营理发店里,身穿白大褂的理发师正给一名外国人理发。在过去,能在国营理发店当理发师,是很让人羡慕的。</p> <p class="ql-block">1978年,老师正在教小学生们如何使用算盘。那时候还没有计算机,算盘是计数的主要工具。当时有很多会计,算盘打得出神入化。</p> <p class="ql-block">70年代,在一处工地上,一名女子推着独轮车。这孩子独轮车样子很奇特,木制的轮子,有很长的车把。在北方很少见到。</p> <p class="ql-block">70年代,还没有大型联合收割机,收获的麦子摊在打麦场上,老牛拉着石磙碾压。过去的割麦半个多月,打麦半个月。现在一天就结束了。</p> <p class="ql-block">70年代,广州郊区的公路上,一辆大篷车上坐着不少人。过去的大巴车很少,这种大篷车方便了人们出行。</p> <p class="ql-block">70-80年代老照片:人们思想单纯,生活水平都差不多,没有压力</p><p class="ql-block">一提到70-80年代,人们都说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p><p class="ql-block">七八十年代,一个既熟悉又遥远的时间段。人们怀揣着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与期待,用汗水和智慧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故事。那时候,人们思想单纯,物价便宜,大家生活水平都差不多,没有生活压力。经历过它的人是回忆,没有经历过的它的人是好奇!</p> <p class="ql-block">那么,70-80年代,到底是怎样一番景象呢?那个时候的人们,又过着怎样和我们不一样的生活呢?下面这组珍贵的照片,真实地记录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老照片搜集不易,值得珍藏。</p> <p class="ql-block">1980年,重庆长寿河边。几个打猪草归来的小伙伴,背着竹篓走下河堤,然后登上渡船回家。那时候的孩子,放暑假就会自觉帮家里干活,很懂事。江面烟波浩渺,一眼望不到边。</p> <p class="ql-block">1976年,五四青年节,广州街头的商铺门口,都悬挂着国旗。街边停着一辆公交车,市民们正在排队上车。那时候街上的汽车很少,人们出行大多都是骑自行车。</p> <p class="ql-block">1979年,从北京民族饭店的一扇窗户里向外望去,当时的京城里,很少能看到高楼大厦,到处还都是这种古色古香的传统建筑群。街道看上去很安静。汽车也很少,更不会发生堵车现象。</p> <p class="ql-block">1987年,一男一女站在北京前门路边,使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几十年过去了,这种公用电话已经见不到了,人手一部手机,随时随地都能打电话。变化真是太快了。</p><p class="ql-block">在物质生活方面,七八十年代的中国虽然资源相对匮乏,但人们的精神面貌却异常饱满。照片中打电话这位,像是个大老板。</p> <p class="ql-block">1979年,站在上海和平饭店透过窗户外看黄浦江,江面宽阔,小型船只来往穿梭。几十年前的黄浦江两岸,看上去还是相当的荒凉,也没有高楼大厦。现在到处是高楼大厦。</p> <p class="ql-block">1980年7月,不少上海市民,在议价杂粮专柜前排队,购买所需的食品。柜台里摆放着面包和挂面等。另外,人们必须凭粮票才能购买到粮食,凭布票买布。</p> <p class="ql-block">1979年,北京街头,一名女子推着婴儿车,车上站着孩子和一个煤气罐,他们是去灌煤气。那时候能用上煤球和煤气的都是城里人。农村做饭都是烧柴火,炊烟袅袅也挺有诗意。</p> <p class="ql-block">1979年,北京一条街道边上,放学的学小生们在等校车。他们都戴着红领巾,城里的孩子们上学条件要比乡下好的多,业余生活也丰富得多。</p> <p class="ql-block">1986年,北京一个停车场上,一辆绿色的小轿车特别引人注目。它就是当年最火的上海牌汽车。在一段时间里,上海牌汽车是最常见的公务用车。</p> <p class="ql-block">1983年,河南开封街头,建筑古色古香。一名卖衣服的小贩正在路边摆摊,旁边还有好几个摊位,有卖鞋子的,还有修鞋的。一件衣服、一双鞋,缝缝补补能穿好多年。</p> <p class="ql-block">1980年8月,上海一对新婚夫妇,来到照相馆里拍婚纱照。当时人们结婚都很简单,拍婚纱照只拍上半身。照片中,新郎穿西服,新娘手捧鲜花戴着头纱。好幸福的一对啊。</p> <p class="ql-block">20世纪80年代,江苏省扬州。一名市民正在搬家,他骑车三轮车上装着一张大床垫。街道上,基本上看不到汽车,出行的人们骑的都是自行车,而且都是那种二八大杠自行车,既能载物又能载人。是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p> <p class="ql-block">1980年,上海的黄浦江笼罩在雾气中,一艘老式帆船出现在江面上。与远处码头上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老式的运输船只,最终被淘汰。</p> <p class="ql-block">1980年,在上海的一家国营理发店里,理发师正在给一名女子烫发,头上扎满了电夹子。那时候,理发店里使用的烫发设备在当时很先进。理发师都穿白大褂,工作体面,收入也很稳定,让人羡慕不已。</p> <p class="ql-block">1988年,山西大同,一列火车即将驶离大同车站。一名火车司机透过车窗向外看。当时的很多火车,还都是蒸汽机车,烧的都是煤炭。车厢外面,喷涂着“前进 3041”字样。短短几十年,现在的火车都用上了电力,速度也比过去的火车快。</p> <p class="ql-block">1973年,山西大同市。当地一家工厂的工人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操场上出操锻炼。青年工人们精神面貌积极向上,工作热情高。大部分人穿着蓝色的中山装,戴着绿色的军帽,很有年代感。</p> <p class="ql-block">1973年6月,北京街头,一名女子给孩子买了一根冰棍。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街头卖冰棍的都是用这种白色箱子。那是好的冰棍很便宜,也很甜。有些是用自行车后座带着冰棍箱,走村串乡,有时候没有钱可以拿鸡蛋换冰棍,你经历过吗?</p> <p class="ql-block">1973年8月,北京一家书店里,柜台里摆满了各种书籍,墙上贴满了海报、挂历和宣传画。不少人在书店里逛。现在的书店比过去条件要好,有舒适的桌椅,有的书店还提供茶饮,人们可以坐下来静心阅读书籍。</p> <p class="ql-block">1986年,一对青年男女,从北京天安门广场前走过,看上去像是外地到北京游玩的恋人。那时候青年人谈恋爱,讲究情投意合,也没有过多的附加条件。那时候流行穿西装打领带,下身穿喇叭裤,很时髦的。</p> <p class="ql-block">1987年夏,四川省成都。两名男子正在房间看电视。那时候,14寸黑白电视机属于高档电器。有时候一个村子里,只有一两台。邻居们都是串门看电视,很晚才回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人为啥只怀念80年代?当看完这些旧照片,心中突然有了答案…</p><p class="ql-block">上世纪80年代,到底是啥样的?有人说,那是一个让人怀念的时代。人们思想单纯,积极向上,充满梦想,吃的食品也是绿色天然的。那时候没有房贷和车贷,大家生活水平好像都差不多,反正每天都很开心。也有人说,那时候吃的穿的用的都没现在好,说幸福谈不上,大家都是穷开心罢了。年轻人迷惘,还被视为“颓废的一代”。所以说,80年代并不值得怀念,只适合被超越。</p> <p class="ql-block">对于上面两种说法,代表了两种对立的观点。双方说的都有理有据,结论也是掷地有声。</p><p class="ql-block">不过,笔者认为,80年代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阶段。在这个特殊的年代,不同人有不同的经历和感受。怀念,不等于回去。80年代值不值得怀念,历史也会给出答案。那么 ,上世纪80年代,到底是啥样的?这里有一组80年代老照片,真实地反映了那个年代的人们工作、生活以及精神面貌。透过这些老照片,你也会对80年代有新的认识,心中突然就有了答案。</p><p class="ql-block">向80年代致敬!向优秀的摄影师致敬!老照片搜集不易,值得珍藏!</p> <p class="ql-block">80年代的城市街头,汽车还很少,人们出行都是骑自行车。不管是进城、下乡或者去地里干活,都骑自行车,使用率比现在的私家车都高。</p> <p class="ql-block">80年代,在上海海关大厅里,两名身穿蓝色制服的女工作人员,看上去很漂亮。身后还站着两名穿军装的工作人员。</p> <p class="ql-block">这是80年代一个车站上的候车厅,柱子下有圆形的休息椅子,一些顾客正在这里等车。</p> <p class="ql-block">80年代,出门旅游的人其实也不少。在一个景点上,一名身穿军装的战士坐在桥头,身边背包的男子是景点上的职业摄影师。</p> <p class="ql-block">80年代的小学课堂,学生们正在上课。当时是两人一张课桌,男生女生分开坐。</p> <p class="ql-block">课间十分钟,学生们来到操场上做操。根据动作,你能看出这是第几套广播体操吗?</p> <p class="ql-block">几名海军战士来到上海苏州河畔,以外白渡桥为背景拍下了这张合影。他们中有的穿四个兜军装,想必是军官吧。</p> <p class="ql-block">80年代,还没有超市。人们都会提着菜篮子到菜市场上去买菜。菜市场一般集中在某条街上,小贩在两边摆摊,菜品都是纯天然,经济实惠。</p> <p class="ql-block">80年代,一辆黑色轿车从街头驶过。有人说是红旗轿车,也有人说是上海牌汽车。如果现在街头出现一辆这样的车,回头率一定高。</p> <p class="ql-block">80年代的美女是这样的。她们身上没有漂亮的时装,而是穿着绿色的军装,浑身散着自然美和英姿飒爽的气质。</p> <p class="ql-block">80年代,私家车很少。人们出行除了骑自行车,还有的会乘坐马车。马车既可载人又可载物,跑100里地,只要一袋草料。</p> <p class="ql-block">照片中这四个小朋友,他们玩的是什么?像台球,但用的是象棋的棋子。第一次见,感觉玩着很有意思。</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80年代,故宫里一名保洁员,拿着扫帚背着垃圾斗从大殿前经过。</p> <p class="ql-block">一位老大娘推着四轮小车,在街头摆摊卖糖葫芦。她戴着白袖套和卫生帽。</p> <p class="ql-block">80年代,上海街头的警亭是这样的。圆形警亭建在很高的铁架子上,一名警察正坐在里面。如今,这样的警亭已经见不到了。</p> <p class="ql-block">供销社在路边摆摊卖布匹和衣裳,方便人们购买。在过去,人们都要凭票去供销社购买东西。</p> <p class="ql-block">在一场戏曲比赛中,三名女演员实力不凡,脱颖而出,最终获得。他们手捧鲜花接受人们的祝贺。</p> <p class="ql-block">80年代,还没有手机和网络,人们获取信息,一般是通过报纸、广播和宣传栏等。在杭州邮政局门口,不少人正在阅报栏前看报纸新闻。</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80年代,一般家庭买不起相机。出门旅游时,景点里都有这样的专职摄影师为游客拍照。从他脸上的笑容看,收入还不错。</p> <p class="ql-block">一对年轻夫妻在景点游玩,让摄影师为他们拍下这张合影。丈夫高大帅气,妻子温柔漂亮。从他们的眼睛里,我们读到了爱情该有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80年代,一名戴眼镜的男子,从古玩摊上拿起一只铜象仔细端详。你觉得摊位上的东西都是真的吗?</p> <p class="ql-block">80年代,两个学生被老师叫到黑板上答题。答不出题时的窘迫一幕,太让人记忆犹新了。</p> <p class="ql-block">80年代的孩子们,好像可以玩的东西很少,没有手机也没有网络游戏。照片中,几个男孩子在煤站上玩得不亦乐乎,童年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80年代,几名挖藕人正在水塘里挖莲藕。这是一项很辛苦的工作,但是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p> <p class="ql-block">三个小学生,放学后在公园的长廊上下军棋。这种游戏在上世纪80年代在男孩子中很流行,现在会玩的人已经很少了。</p> <p class="ql-block">80年代,曾经掀起了学英语潮。在很多公园里都有英语角。爱学英语的年轻人聚在这里。照片中男青年跟外国人交流时,忘记单词卡住了。</p> <p class="ql-block">80年代,一位老大爷坐在藤椅上。裤子膝盖有两个大补丁。在那个年代,衣服上有补丁,没有人会觉得丑。</p> <p class="ql-block">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转眼间,80年代已经悄然远去,只能看到我们这代人熟悉的背影,一直留在记忆深处。</p> <p class="ql-block">我们这代人为啥只怀念80年代?当看完这些旧照片,心中突然有了答案。我想,与其说是怀念那个年代,不如说是对自己逝去的青春岁月的一种铭记。怀念,不等于回去。那么,你的80年代是怎样的呢?</p> <p class="ql-block">80年代的中国,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为啥很多人总是怀念80年代?有人说,80年代,人们思想都很单纯,生活水平都差不多,没有焦虑和烦恼,只有岁月静好。是再也回不去的难忘岁月。也有人说,80年代,没那么好。充满了躁动、迷茫,理想与现实激烈碰撞,让人彷徨和不安。是再也不想回去的一个年代。</p> <p class="ql-block">↑80年代一家三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是啊,100个人眼里有100种80年代。经历过它的人,会念念不忘;没有经历过它的人,则充满了好奇。那么,80年代的中国,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有外国摄影师拍摄到了当时的景象。这些老照片生动地记录了80年代人们的生活瞬间,很有代表性。透过这些老照片,我们看到了那个年代最真实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谁说80年代的人们条件差,没有人像现在一样出去旅游?1983年,河南嵩山少林寺山门前,游客络绎不绝。谁能想到,1982年以前的少林寺,十分冷清,很少有游客光顾。然而,随着82版《少林寺》电影的公映,全世界都知道了少林寺,前往少林寺的游客越来越多。</p> <p class="ql-block">40年前的人间烟火味,竟然如此的似曾相识。1986年,河南洛阳一条小巷子里,人们正在吃早餐。一张简易桌子,一个小马扎,一名老大爷扛着提包从巷子里走过。</p> <p class="ql-block">80年代,好像每个城市的公园里,都有一个这样的大象滑梯。当你从大象的肚子里钻进去,顺着滑梯滑下来,发现自己长大了。这张照片拍摄于1987年的河南郑州。</p> <p class="ql-block">80年代的街头,逛街的人也很多,热闹程度不亚于现在。1982年,陕西西安街头景象。刚过完年的街道上,街上到处都是人。当时汽车很少,街边停着很多自行车。</p> <p class="ql-block">80年代,一根小小的冰棍,甜到心里,甜满整个夏天。1987年,北京街头报亭前,一位老大娘正在卖雪糕。当时没有冰柜,用的都是这种白色的木箱子,里面有厚棉被,盖被子是起了一个保温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p><p class="ql-block">1985年夏天,南京玄武湖上,几名年轻漂亮的女子正在划船。她们身穿在当时很时尚的裙子,其中一名女子正在摆弄手里的老式相机。</p> <p class="ql-block">80年代的街头,不是大排档胜似大排档。1985年,在江西景德镇街头,有一个简易小餐馆。门口上悬挂着“便民昼夜小吃部”的牌子。店主一家人正坐在餐馆门口,其乐融融。</p> <p class="ql-block">红色纱巾裹在脸上,街头一道靓丽的风景线。1984年,北京街头,一名女子骑自行车的女子,脑袋上包着一个红色的纱巾。在过去,春季的北京风沙很多,年轻女性出门都喜欢在头上罩一个纱巾,既能阻挡沙尘,又不影响视线。</p> <p class="ql-block">老一辈人讲,能到海边旅游的,不是普通家庭。1985年,山东青岛上,一对年轻夫妇坐在沙滩上。他们是外地来青岛玩的游客。80年代,旅游业逐渐开始兴盛,已经有很多人出门旅游。</p> <p class="ql-block">屈子像前留张影,压在书桌玻璃板下好多年。1980年,一家四口人来到湖北武汉旅游。他们站在东湖边屈原雕像前合影,屈原像后面的楼阁叫“行吟阁”。行吟阁建成于1956年。</p> <p class="ql-block">那时的绿火车很慢,去一个地方要很久。1985年,山西大同,一列绿皮火车停靠在火车站上,这是一列从北京开往银川的火车。有不少乘客正在有序上车,戴着蓝帽子的是铁路工作人员。</p> <p class="ql-block">女为悦己者容,爱美之心从未改变。1980年,在上海一家理发店里,一名年轻女子头上连接着很多电线。原来,理发师正在为她烫发。在那个年代,爱美的女性都喜欢烫发。</p> <p class="ql-block">80年代,街头警察的制服看上去很帅!1986年,陕西西安的一座城楼前,十字路口中间有一座岗亭,一面警察站在岗亭下指挥交通。当时的街道上汽车很少,人们出行大部分都骑自行车。</p> <p class="ql-block">80年代,每年夏天,都有写不完的暑假作业。1981年夏,北京一个大杂院里,两个小学生放学后,趴在凳子上认真写作业。回想你的80年代,暑假是不是也是这样度过的。</p> <p class="ql-block">80年代,未被水淹没的三峡,原来是这样的!1987年,一个外国摄影师乘船游览三峡,峡江风貌令人震撼。江面上,有两艘货船驶过,船头激起白色的浪花。三峡大坝蓄水后,很多景点都淹没在了水下。</p> <p class="ql-block">80年代,广场的“小花木兰”,不爱红装爱武装。1986年,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一个身穿红色上衣的小姑娘,腰间挎着武装带,枪套里插着一把玩具左轮手枪。脖子上戴着三串项链,看上去很可爱。</p> <p class="ql-block">80年代,家里的粗茶淡饭最香。1985年,杭州中东河畔,一户人家正在吃饭。三个孩子搬着凳子坐在门口。看到摄影师对着他们拍照,两个女子站在门口好奇地张望。</p> <p class="ql-block">多想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坐在小学教室里,老师掷来的粉笔头正好打在脑门上。1981年,广州一所农村小学校里,几十个孩子们正在上课。一个课桌坐两个人,两个人共坐一条板凳。在那个年代,很多学校都是这样的。</p> <p class="ql-block">80年代,没有手机和网络,黑白电视机是高档电器。1987年,四川成都一家工厂的宿舍里,两名男子正在看电视 。柜子上摆着的是一台14寸黑白电视机。在那个年代,一个村里买得起电视机的顶多有一两家。</p> <p class="ql-block">80年代,山上的道士是真道士。1986年,山东青岛崂山上,一名道士站在道馆前。他身穿蓝色道袍,头戴道巾,留着胡须。看上去是一位修道多年的老道士。</p> <p class="ql-block">80年代,还没有吃鸡游戏,这是男孩子的最爱。1981年,在湖北武汉的 一个小巷里,一名老大娘正在摆摊。靶子旁写着:“提高警惕、锻炼射击”字样。一个小男孩正瞄准射击。</p> <p class="ql-block">1983年,西安街头一个树林里,不少人在看小人书,都大人也有小孩。书架上摆放着几百本小人书,花几分钱能看一天。通过小人书,直到了什么是三国,什么是水泊梁山。</p> <p class="ql-block">结束语:</p><p class="ql-block">回看80年代老照片里这些场景,既遥远又熟悉,每一张都能勾起你的回忆。与其说是对过去念念不忘,不如说是对逝去青春的铭记。这种经历和感受愈久弥香。你生在80年代吗?你的80年代又有怎样难忘的经历和故事呢?</p> <p class="ql-block">(以上部分图文源自历史图馆,侵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