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的浩男在誓言墙上写下这样一段话:“不经荣,敢问死生。驷马难追君子言,一诺千金。”貌似是自创的这段话,我不想过多解读。但我们要做君子,说话算话,我却无比赞同。</p><p class="ql-block"> 言语的力量,在于它像种子一样,在人的心里生根发芽,而行动往往是对言语的一种证明。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我们更应该珍视每一句话的价值,用真诚的话语温暖人心,用智慧的语言去启迪思考。</p><p class="ql-block"> 但愿我粗陋的见解、平实的文字,能够给予大家一点点的启示。</p> <p class="ql-block"> 80年代出生的我,童年几乎没有课外书,薄薄的一套土行孙连环画似乎是我唯一的回忆。可这并不影响我学习课外的知识,丰富我的生活,愉悦我的心情。</p><p class="ql-block"> 我在山峦狂奔,春天和姐姐结伴到山上挖野笋、采马兰头,为家贡献上一道道美味佳肴;秋日跟随爸爸、姐姐到山上采摘柿子,捡板栗,自制休闲小零食;冬至前,总会跟着挑坟泥的爸爸翻遍大小山峦,用脚步丈量着父亲的辛劳,也乐意飞奔着往返给父亲送上午饭。</p><p class="ql-block"> 我在溪流穿梭,抓河虾,摸螺丝,抓螃蟹,跟着家人在半夜撑船去捕鱼,让家里的大缸盛满了鲢鱼、草鱼和包头鱼。我在田野上洒下辛勤的汗水,春日母亲负责拔秧,我和姐姐在父亲的指导下学着种田,三人并排,比赛谁插秧又快又整齐,总是引来路人的一阵羡慕:这户人家的女儿真能干啊,看来一上午这块田就能种好呢!等到丰收的时候,又怎能少了我的身影呢?冒着随时被毛毛虫袭击的风险割稻,在打稻机上打稻,在稻田里捡被遗落的稻穗。趁天晴,晒稻得马上进行。随时关注天气变化,把稻谷搬到道地,用铁耙子翻稻谷,又成了我们的日常。</p> <p class="ql-block"> 书本上的知识,终归不是全部的智慧;理论的知识,终归需要在生活中去实践。虽然是女孩子,但是我们从来不回避劳动,因为我们深知父母家人虽可为我们遮风避雨,但无法永远做我们的保护神。独立自主,自食其力,才能让我们在生活中立于不败之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于是当父母为生计不得不抛下我和姐姐到围垦种田,我和姐姐小小年纪可以自己洗衣做饭、上下学;当暑期结束,父母没有办法送我们回来时,我们有胆量有毅力乘坐着手摇船从围垦回到家乡;当听说外公身体不适时,在高中读书的我会利用周六的休息时间,独自一人骑近2个小时自行车到围垦去看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生活教会我劳动的意义,教会我家人之间要相亲相爱,更教会我要尊敬孝顺长辈,教会我不断地去学习,去做,让我的精神世界永不荒芜。</p> <p class="ql-block"> 童年的快乐,来自于大自然,来自于家人。没有课外书,没有游戏机,没有芭比娃娃,没有小汽车,没有奥特曼。可是爸爸会用竹筒给我们做蜡烛,会用木头给我们制作陀螺,也会用火柴盒给我们做小火车,更会带着我们去摘桃子,采秧果,摘杨梅,到山上寻乌米饭——采来的柿子味道还很涩,于是把它们藏进衣服堆里捂一捂,等到周日初三去住校就可以当零食吃了;夏日爸爸带着我们在池塘钓小龙虾,或用蚯蚓,或用田鸡的脚,一钓一个准。当时我总奇怪,我们没有在池塘里放过小龙虾的苗,为何一下子冒出这么多。不过很快,疑惑被“丰收的喜悦”赶=得荡然无存。冲洗干净,去掉虾线,除去腮,再用大蒜爆炒,很快香喷喷的酱香龙虾出炉了。</p><p class="ql-block"> 没有山珍海味,没有美酒佳肴,有的只是劳动的快乐,有的只是平凡的生活中的点点温情。</p> 儿时的快乐,来自于学习,不满足书本知识的我,对外面的世界充满着好奇。我喜欢听广播的声音。当广播声音响起,就代表着一日的三餐就要开始准备了。早上鸡刚刚打鸣,广播声音也划破了村子的寂静,这是起床的呼唤,这是淳朴的农村人开始劳作的信号。妈妈、外婆负责烧早饭,爸爸、外公他们已经到田里去干活了。我呢,喜欢听广播里面播报新闻,也喜欢听茅威涛的越剧唱腔,有时也会沉醉在《水浒传》说书故事中。<div> 从14寸的黑白电视到17寸,从17寸的黑白到21寸的彩色电视,从到邻居家蹭电视看到后来实现家中看电视自由,在当时没有课外书的我的年代里(镇上的孩子有书看),电视节目是我通向外面世界的唯一重要途径。毕竟我直到初中学校组织互动,我才有机会走出了小镇,初次去领略了杭州的风采,甚至连萧山的城区都没有去过。</div><div> 我们看《霍元甲》《陈真》,感受爱国的情怀,萌生出英雄的情结;夏天,我们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在村里大善人家看《铁道游击队》《地雷战》《闪闪红星》《红色娘子军》,小小的心里充满对革命先辈的崇敬,感慨着落后就要挨打,期待着自己能够好好学习,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我们也看《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天龙八部》,憨厚、侠义的郭靖,身为辽人却一身正气、侠肝义胆的乔峰,都在我的人生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电视像一扇窗户,打开了闭塞的世界,让我看到外面的精彩,更让我在不断的学习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丰富我的生活,滋养的精神。</div><div><br></div> 忘记了具体的情节,却记得自己曾经看过很古老的电视《情系北大荒》。建国后,一群驻守在北大荒的军人将北大荒建设成北大仓的故事,展现了两代人的悲欢离合,以及我军在艰苦岁月中的奋斗与牺牲。<div> 北大荒,位于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完达山和小兴安岭地区。这块5万多平方公里的黑土地,曾是人迹罕至的亘古荒原。可是1947年,按照建立巩固东北根据地的重要指示,一批来自延安等革命根据地的“拓荒者”来到了黑龙江,拉开了北大荒开发建设的序幕。20世界50年代以来,14万转业复员官兵,10万大专院校毕业生,20万内地支边青年,54万城市知识青年,陆续来到北大荒,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场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拓荒中。</div><div> 曾经年少,却被这种“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深深地震撼。几代人的青春在这里挥洒,他们用汗水和热血谱写出一首可歌可泣的拓荒史诗!</div><div> 我感谢先辈们的无私付出,我感动于精神富足的他们愿意把一生来奉献,我崇敬他们,更向往成为他们一样的人。</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 偶然刷到短视频,感慨现在的教育不再是“教书育人”,而是眼中只有分数。话不免有些危言耸听,毕竟把德育摆在第一位的老师并不在少数,重视孩子品德培养的家长也并不凤毛麟角。只是,我们现在太多的孩子,精神的世界也许真的是一片荒漠。</p><p class="ql-block"> 期望成绩优异,可是又不愿意花时间去投入;渴望拥有真挚的友情,可是却不愿意真心相待,不能够做到理解和包容;长得像个大人,觉得自己有主见,但偏偏心理上是个孩子;没有经历过生活的苦,吃不起学习的苦,抗挫能力差,常常被一点点挫折所打倒;常认为父母家人不理解自己,老师不关心自己,无形中放大自己的孤独感,找不到快乐;不愿劳动,害怕劳动,本应该学着去做的事情,却逃避去做——精神世界的荒漠化,恰恰是我们在现实的生活中,没有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归属感和价值感啊!</p><p class="ql-block"> 当学习是我们的主业,尽力而为是我们不得不选择的态度。当学习上无法找到成绩感,可以有另外的途径让自己成为精神世界丰满的人。说文明话,做文明事,让自己成为谦谦君子、窈窕淑女;小我服从于大我,积极为班级服务,让自己发光发亮,被需要,被肯定;去发现自己的优势,不断学习,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p><p class="ql-block"> 为今日帮忙领取和发放食物的同学点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而怎样做人,最重要的一步是我们要去“做”。只有梦想,没有做的行动,一切都只是空想,只是幻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自己更勤快一些吧!勤于动脑,让自己更智慧;勤于动手,让自己更能干;勤于奉献,让自己更有价值;勤于学习,让自己更上一层楼!</p><p class="ql-block"> 吟一曲雄浑激昂的歌,精神的荒原终将如北大荒般开花结果!</p><p class="ql-block"> ——距离中考在校时间48天,关键词“精神世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