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16日至12月20日,与北京知青吴战友相约同游广州。</p><p class="ql-block"> 19日行程安排是上午先去黄花岗公园瞻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然后游览陈家祠。下午去西关大院等地参观游览,然后游览沙面。</p><p class="ql-block"> 七点半早饭后,我们坐地铁2号线到海珠广场换乘地铁6号线直达黄花岗站。</p><p class="ql-block"> 图片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正门大牌坊随拍。大牌坊三间四柱,庄严雄伟,高为13.29米,隐喻“广州三.二九”起义的日期,上面镌刻着孙中山先生亲手写下的“浩气长存”四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又称黄花岗公园,位于广州市越秀区白云山南麓先烈中路79号,是为纪念清宣统三年(1911年)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由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在广州黄花岗起义中牺牲的七十二烈士而建的墓园。它是广州作为近代革命策源地的重要见证,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人文历史沉淀最为深厚的烈士墓园之一。</p><p class="ql-block"> 墓园始建于1912年,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初建时,仅有七十二烈士墓冢一处,后几经拓建。方成现有规模。其整体建筑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陵园风格,在具体建筑上又融合了西方建筑特色,充分体现了清末民初中西文化交融的特征,呈现出别具一格的风格特色。</p><p class="ql-block"> 图片是正对墓园大门的墓道上“默桥”随拍。</p> <p class="ql-block"> “默桥”是位于墓道上的一座石制拱桥,其桥面是凹凸不平的台阶,当人们走上桥时自然垂首缓行,以此表达对烈士的敬意。</p><p class="ql-block"> 图片是坐在“默桥”上的市民随拍。</p> <p class="ql-block"> 位于墓道两侧的“统战法宝永放光芒”图片展览随拍。</p> <p class="ql-block"> 在墓道远眺纪功坊随拍。</p> <p class="ql-block">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是辛亥广州起义的烈士墓园。1911年农历3月29日(公历4月27日),黄兴率选锋队进攻两广总督署等军政机关,血战一昼夜,起义失败。喻培伦、方声洞、林觉民等壮烈牺牲。同盟会会员潘达徽冒险收得烈士遗骸72具,丛葬于黄花岗。1912年,广东军政府开始拨款建烈士陵园。后方声涛募款修墓,林森向海外华侨筹款建纪功坊。1926年,墓园建成。</p><p class="ql-block">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被列为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p><p class="ql-block"> 图片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随拍。</p> <p class="ql-block"> 纪功坊,于1921年(民国十年)建成。</p><p class="ql-block"> 纪功坊正门牌坊高13米,上刻孙中山手书“浩气长存”四字,正面有章炳麟手书“缔造民国七十二烈士纪功坊”,上方为前后72块青石叠成的崇山形,象征72烈士。后面分别刻当时国民党海外各地支部名称和个人的名字,作为纪念他们捐款建设墓园有功的“献石”。最上方耸立自由女神像。</p><p class="ql-block"> 图片为纪功坊随拍。</p> <p class="ql-block"> 图片为“广州辛亥三月廿十九革命记”碑刻随拍。该碑“于1934年刻置。这块青石碑刻是广州现存最大的碑刻,高3.92米,宽1.82米。碑的正面是邹鲁撰写的《广州辛亥廿十九日革命记》。背面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就义表。</p> <p class="ql-block">烈士墓园绿化工人劳作随拍。</p> <p class="ql-block">在烈士陵园晨练的市民随拍。</p> <p class="ql-block"> 烈士墓园墓道两侧的古树随拍。</p><p class="ql-block"> 右侧是棵细叶榕树,由林森(时任非常国会参议院议长)于1920年手植。为广州市古树名木。</p> <p class="ql-block"> 左侧也是棵细叶榕树,由吴景濂(时任非常国会众议院议长)于1920年手植。为广州市古树名木。</p> <p class="ql-block"> 从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出来后,我们返回地铁站,乘坐地铁六号线去文化公园站,期间正好路过北京路地铁站,遂下车出站去位于北京路步行街上的高第街许广平故居遗址看看。</p><p class="ql-block"> 图片是北京路步行街景观随拍。</p> <p class="ql-block"> 图片是设置在北京路步行街南段的 “海丝之舟”模型随拍。该模型以“南海一号”为原型,并结合实用功能来设计造型。其长19米,宽5.3米,船身高5.5米,主桅杆16米。</p> <p class="ql-block"> 正在改造中的北京路步行街部分建筑随拍。</p> <p class="ql-block"> 百度搜索许广平故居在北京路高第街,而导航却引导我们从大南路侧面弄堂进去。</p><p class="ql-block"> 图片是位于北京路的高第街牌坊随拍。</p> <p class="ql-block">北京路大南路路口人文景观随拍。</p> <p class="ql-block"> 从大南路走过时部分建筑及人文景观随拍。</p> <p class="ql-block"> 许广平故居遗址位于北京路高第街许地33号、34号、35号,其始建于清代晚期,是许广平出身和幼年居住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图片为许广平故居遗址所有的铭牌和部分墙体随拍。</p> <p class="ql-block"> 到许广平故居遗址走了一圈后,原路返回北京路地铁站,再乘坐地铁6号线到文化公园站换乘8号线到陈家祠站,参观游览陈家祠堂。</p><p class="ql-block"> 图片为陈家祠堂正门局部随拍。</p> <p class="ql-block"> 陈家祠堂,大门匾额又书“陈家书院”,位于广州市中山七路,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落成于十九年(公元1893年),是清末广东省各地陈氏宗族共同捐资兴建的“合族祠”,供陈氏宗族子弟备考科举使用。其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6400平方米,由大小十九座单体建筑组成,建筑间以青云巷相隔,长廊相连,庭院穿插。是广东现存规模最大、装饰华丽、保存完好的传统岭南祠堂式建筑。</p><p class="ql-block"> 陈家祠堂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明珠”,集岭南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之大成,在建筑构件上巧妙地运用木雕、砖雕、石雕、灰塑、陶塑、铜铁铸和彩绘等装饰艺术,题材广泛、造型生动、色彩丰富、技艺精湛,是一座民间装饰艺术的璀璨殿堂。</p><p class="ql-block"> 陈家祠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图片为陈家祠堂大门及匾额随拍。</p> <p class="ql-block">陈家祠堂正立面随拍。</p> <p class="ql-block"> 陈家祠堂青云巷随拍</p><p class="ql-block"> 陈家祠堂青云巷的建筑风格体现了清代岭南民居的特色,外墙壁装饰有花鸟图案,山墙状似镬耳,被称为“镬耳屋”或“云墙”。巷子顶部还有精美的雕花。</p> <p class="ql-block">砖雕与灰塑艺术</p> <p class="ql-block">灰塑艺术</p> <p class="ql-block">砖雕艺术</p> <p class="ql-block">木雕虾蟹笼</p> <p class="ql-block">木雕艺术</p> <p class="ql-block"> 铁铸艺术</p><p class="ql-block"> 陈家祠堂的铁铸装饰吸收了西方庭院建筑装饰艺术的特点。这些铁铸栏板色调凝重、构图精美、寓意深刻,在广东传统建筑中极为少见。</p> <p class="ql-block"> 石雕艺术</p><p class="ql-block"> 陈家祠堂月台望柱头的雕饰别具一格,台阶两旁的望柱头雕刻成狮子形状,其他望柱头则雕刻成一盘盘的菠萝、仙桃及佛手等形状。既富有南国风情的装饰美,又寄寓陈氏子孙终年以岭南佳果供奉祖先的虔诚敬意。此设计巧妙完美,寓意深刻,体现了陈家祠堂石雕装饰工艺的独特风格。</p> <p class="ql-block"> 彩绘艺术</p><p class="ql-block"> 图片是位于正门右侧的门神彩绘尉迟恭像。</p> <p class="ql-block"> 彩绘艺术</p><p class="ql-block"> 图片是位于正门左侧的门神彩绘秦琼像。</p> <p class="ql-block"> 陈家祠堂部分建筑、庭院、装饰及人文景观等随拍。</p> <p class="ql-block">后花园环境及人文景观随拍。</p> <p class="ql-block">展出的部分瓷器展品随拍</p><p class="ql-block">广州瓷板画</p> <p class="ql-block"> 《“双秀”通花瓶 》 《伏击》</p><p class="ql-block">《蔡文姬》</p><p class="ql-block"> 《穆桂英与焦赞》《秋香送茶》</p> <p class="ql-block">广州彩瓷</p> <p class="ql-block"> 本美篇所有照片均为原创,文字材料部分取自网络或景区简介。背景音乐选用纯音乐(云水禅心)。</p><p class="ql-block"> 谢谢观看!</p><p class="ql-block"> 发表时间:2025.04.1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