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 如影随形</p><p class="ql-block">美篇号 677732</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春风无限,杨柳依依,春天的柳树犹如一位优雅的女子,披着绿色的轻纱,在风中婀娜多姿。那些充满生机的嫩叶,仿佛是春的使者,向人们传递着大自然的温暖与关爱。漫步在柳树的怀抱中,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与希望。在这个美好的季节,一起来品读下古人那些关于描写春天柳树的古诗词,不枉一年一度的大好时光,不费岁月枯荣的轮回。</b><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多栽绿竹亲君子,每对垂杨忆故人。”</b><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让我们跟着林散之的诗走进他的纪念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自掩蓬门经几时,残灯独坐罢吟诗。朔风冷打窗前竹,似助痴生春夜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林散之纪念馆是为了纪念当代草圣林散之先生而建立的专题性纪念馆。步入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翠绿的墨池,仿佛能闻到阵阵墨香,让人心生无限感慨。右侧是一条一百多米的碑廊,黑色花岗岩制成的书碑上镶嵌着林散之的楷书、隶书、行书、草书,字迹遒劲飘逸,令人赞叹不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二零二五年四月五日我和老伴儿回到婆家,去给父母扫墓。顺便去了设立在南京浦口区求雨山的林散之先生纪念馆,这里没有喧嚣与嘈杂,只有淡淡的墨香与古朴的木质气息交织,仿佛时间在这里放慢了脚步。林散之先生的书法作品是这里的核心所在,每幅作品都展现了他深厚的书法功底独特的艺术风格。这也正是老伴儿所喜欢的。无论是楷书的工整严谨,还是草书的奔放不羁,都透露出他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尤其是他的草书,笔走龙蛇,气势磅礴,既有古人的遗韵,又不失个人的创新,令人叹为观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林散之先生的书法不仅仅是技艺的展现,更是他人生态度的体现。解说员介绍说,林散之先生一生淡泊名利,专注于书法艺术,他的作品中蕴含着对自然,对生命,对宇宙的深刻感悟。这种将个人情感与书法艺术融合的创作方式 让我们在欣赏其书法的话同时,也进行了一场心灵的洗礼。思考书法与人生,与自然的微妙关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林散之先生纪念馆不仅展示了他的艺术成就,更传递了一种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理念。除了书法作品,纪念馆还通过图片,实物等全面展示了林散之先生的生平事迹和艺术成就。尤其是了解到他在逆境中仍坚持艺术追求,不懈努力的精神更是让人肃然起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因为老伴儿喜欢书法,他看的非常仔细,甚至手在比划学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走出林散之先生纪念馆,心中充满感慨,他的一生是对艺术不懈追求的一生。他的艺术成就不仅为中国书法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为后人树立了崇高的艺术典范。</b></p> 谢谢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