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p class="ql-block"> 本书作者通过对自身在教学实践与生活中所读、所见的不断反思,记录自己对育人这件事的所思所想。无论是教师、教育管理者还是家长,都能够从本书中获得关于如何优化教育实践的一些感悟。</p> 作品赏析 <p class="ql-block"> 本书中,第一辑内容就给了我深深的触动:雀鸟哺雏时,存在着一种有趣的现象:成鸟在喂养小鸟时,待哺的雏鸟谁叫得最响、嘴张得最大,所得到的食物或喂养的机会就可能最多。久而久之,同巢雏鸟大小悬殊明显,强者愈强,弱者愈弱,有的甚至未及成长,便夭折巢中。遵循的是"物竞天择"的自然法则,是物种生存进化的需要;但是,类似"雀鸟哺雏"的现象在我们的教育中也时有发生。</p> <p class="ql-block"> 有时,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体现学生的生成更加精彩,或者为了教学进度不拖拉,我们的眼光可能只盯住了那些比较优秀的孩子,对他们往往关爱有加,比对其他学生付出得更多。而一些不怎么出众、平时不吭气儿、不吱声、不亲近的孩子,他们有可能就会被敷衍,冷落,正如那些皱鸟中的弱小者。这些学生很难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得不到表扬,得不到关注,从而无法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感,学习的快乐感和学习的自信感,甚至有的孩子会妄自菲薄、自暴自弃。这样一来,优秀者越受关注而越显其强,平庸者则越受冷落而越显其弱。</p> <p class="ql-block"> 《我有一个梦想》是这本书中我非常喜欢的一个篇章,非常适合刚入职以及新接手班级的老师们,我想在学期初,老师们都需要用这样一段讲话,来触动学生的心灵。教育至爱在初心,这要求我们对孩子始终保持着最初的热情。</p> <p class="ql-block"> 书中还讲到了,"世上没有两只一模一样的鸟,每一只都很重要。"早在2500年前,孔子就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其实就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就是表明教育的普适性,这要求我们教师要"在乎每一只鸟"。教育应该顺从这种发展,孩子们才会实现真正的成长。</p> 读后感悟 <p class="ql-block">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能从每一个故事中,感受到一句话:没有信念,就没有方向。在乎每一只鸟。这本书告诉我们,教育的第一步就是初心,教育需要从守住初心出发。</p><p class="ql-block"> 守住一份初心,需要我们成为孩子的引路人:引导孩子做一个至善的人,用善良的目光去打量这个世界;引导孩子做一个至真的人,始终保持一颗单纯的心;引导孩子做一个至爱的人,始终保持一颗友爱的心;引导孩子做一个至美的人,热爱美丽的世界,崇尚美好的生活。守住一份初心,需要我们做到"目中有人",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时你的一句鼓励,一个眼神,一句话,可能会影响某个人的一生。花开的时间有早晚,但终究会开放;飞翔的高度有不同,但每一只鸟都有属于自己的天空,孩子也一样。守住一份初心,我们需要"多把尺子量人",这也就是说教师不要只看学生的成绩,应该去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个学生,多把尺子去丈量,真正建立起全面的、多元的评价机制。</p><p class="ql-block"> 教育是百年大计、千年大计,对待孩子,我们要始终保持一份热情、一份初心。然而在很多时候,孩子往往是教师、家长埋怨的对象,而真正的好医生,他不会嫌弃任何一位病人;真正的好农人,他会在乎每一棵庄稼。我们应该向医生和农民学习,教育过程中"在乎每一只鸟",让每一节课都弥漫着"鸟语花香",春意盎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