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手记:雁荡山雁湖尖、凌云尖、大龙湫穿越

啊文

<p class="ql-block">  清明佳节,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本应在家陪伴归来的小江,但那颗热爱徒步登山的心却怎么也按捺不住。思量许久,决定抽出一天时间奔赴雁荡山,挑战两尖之行。爬四尖对此次行程而言强度过大,两尖路线则刚刚好——从雁湖希望小学出发,途经雁湖尖、凌云尖,最后从大龙湫下山,预计耗时七个小时,这样的强度既能充分领略徒步的乐趣,又不至于太过疲惫。</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此次出行,原本的领队香江流水有事外出,高山训练营御用摄影师海大师奔赴西安,就连海大师的徒弟旭日也抽不开身。好在我成功邀请到方队与我同行,队伍也算顺利组团。清晨七点半,大家准时在大剧院集合出发。车至芦浦高速路口,接上了楚门、清港方向的驴友。一路上,大家欢声笑语,对即将开始的徒步之旅充满期待。大约四十分钟后,我们抵达了雁荡山附近,不得不说,到雁荡山爬山就是近,这座充满魅力的山脉,我早已百走不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由于是节假日,前一晚我兴奋得睡迟了,上车后便打算打个盹。然而,车上一位名叫老土的老驴打破了我的计划。老土是第一次参加我们的团队,为了让大家认识他,他热情地进行了自我介绍,称自己是资深老驴,杭州周边的山几乎都爬过。为了活跃气氛,他还一展歌喉,虽然歌声算不上动听,但那份热情瞬间点燃了车内的氛围。紧接着,老土又兴致勃勃地给大家介绍户外冲锋衣的重要性,分享着自己丰富的户外经验。随后,一位女驴友也不甘示弱,高歌一曲。在这热闹的氛围中,我想眯一会儿的想法彻底泡汤,索性拿出手机浏览新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就在这时,司机大哥告知我们已经到达。我望向窗外,疑惑地问:“小学呢?”司机大哥表示前面就是,车开不进去了。大家纷纷下车,可方队却发现不对劲。我赶紧查看轨迹,这才发现还差三公里。原来是司机大哥导航设置有误,找不到雁湖希望小学。无奈之下,只能用我的手机重新导航。</p><p class="ql-block"> 终于抵达起点位置,大家稍作准备便正式出发。今天方队担任领队,七种武器负责扫尾。清点人数后,我们顺着一条村道前行。路上,遇到几个当地人,他们好奇地问我们从哪里来,得知我们来自玉环后,不禁感叹:“那可真近啊!”沿着土路走了一段,便踏上了水泥公路。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观音阁,旁边便是黄宗羲纪念馆。大家在这里稍作休息,老土驴友再次展现出他的活力,跳起了一段舞蹈,引得众人哈哈大笑。我笑着调侃道:“现在活力充沛,等到了山顶,下午的时候,不知道体力如何。”出来一趟不容易,大家纷纷在此集体打卡留念。</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两块突兀并排的岩石映入眼帘。仔细端详,一张栩栩如生的人脸逐渐显现,有鼻子、有眼睛,活灵活现。旁边还有一块岩石,有人说像猴脸,也有人说像马脸。雁荡山的石头向来以换步移景著称,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只要发挥想象力,每一块石头都仿佛有着独特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走过怪石区域,我们经过一个养猪的地方。这里放养着一群香猪,体型小巧可爱,在山间和溪流边悠闲地觅食。旁边还有鸡在踱步,一只狗懒洋洋地躺在地上晒太阳,对我们的经过无动于衷,连叫一声都懒得叫。爱钓鱼的驴友看到这番景象,说到这里的风水真好!并问道:“这里有联系电话吗?年底可以叫他们送一条猪过来。”我环顾四周,并未发现联系电话之类的东西。不过,旁边有一座破庙,虽然已经破落不堪,但仍能看出曾经的规模不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离开养猪场,我们进入了一片竹林。竹林中,几处石头房子已经倒塌,不难想象,这里曾经有人居住。途中,我们还遇到了一些同样在徒步的驴友,他们正在挖笋。曲曲折折的竹林小径,一直蜿蜒向上。不知爬了多久,我们终于到达了一个垭口。我记得去年,我们从另外一个地方也能到达这个垭口,然后再前往雁湖尖的方向。这个垭口坡度较为平缓,此时已经十一点半,有的驴友已经饿了。于是,大家决定在此吃午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垭口上有好多黄牛,也是散放在山上。我们在用午餐的时候,这些黄牛也被吸引了过来,凑起了热闹。驴友丹吓得花容失色,直呼差点被牛亲到了。看来,这些牛也对我们带的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看到方队等人急冲冲地把烧饭的炉头往上面移动,原来他们是担心牛群靠近会引发危险。我和高荣、爱玉等人一起汤年糕,爱玉早早把汤年糕的料头在家里烧好带上来,高荣带了热水,我们烧的比较快,其他驴友还没有准备好,我们就可以开吃,(⊙o⊙)哇,方队个丫头、丹、游泳等驴友带着望潮和牛肉,又是吃火锅🥘吗?</p> <p class="ql-block">午餐过后,短暂的休息为我们积蓄了新的力量,大家精神抖擞地继续向雁湖尖进发。山路愈发崎岖,每一步都需要我们全神贯注。然而,路旁的景色宛如一幅幅徐徐展开的画卷,让人目不暇接。远处,山峦连绵起伏,在云雾的缭绕下,若隐若现,仿佛一位位蒙着面纱的神秘仙子。忆起往昔,这条路远没有如今这般好走。那时,杂草丛生,我们如同在绿色的迷宫中穿梭,稍不留神,皮肤就会被锋利的草叶割破,留下一道道伤痕。而如今,或许是因为举办了越野赛,道路得到了精心整修,走起来顺畅了许多。尽管如此,持续的上升路段还是让我们气喘吁吁,每迈出一步,都要付出不少努力。汗水顺着脸颊不停地流淌,浸湿了衣衫,但大家心中的信念从未动摇,一步一个脚印,向着雁湖尖坚定前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经过一番艰难的攀爬,我们终于站在了雁湖尖的山顶。那一刻,一种难以言表的成就感涌上心头,仿佛所有的疲惫都在瞬间烟消云散。今天的天气格外给力,阳光明媚,气温宜人。站在山顶极目远眺,“一览众山小”的豪迈之情油然而生。远处的山峦在阳光的照耀下,如梦如幻,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连绵的山脉像是大地的脊梁,承载着岁月的沧桑与厚重。洁白的云朵如棉花糖般飘浮在空中,仿佛触手可及。大家纷纷拿出相机,记录下这令人陶醉的美景。众驴友兴奋不已,在山顶上摆出各种姿势拍照留念,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与满足的笑容。在这一刻,人人都是摄影师,用镜头捕捉着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我也仿佛找回了青春的活力,心情格外愉悦。</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短暂停留后,我们又向着凌云尖进发。从雁湖尖到凌云尖的路程相对平缓,但之前的攀爬已经让我们消耗了不少体力,大家都略显疲惫。然而,山间的美景就像一剂神奇的良药,让我们忘却了疲劳。五颜六色的野花竞相开放,它们像是大地的精灵,在微风中翩翩起舞,散发出阵阵迷人的芬芳,让人心旷神怡。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那清脆悦耳的歌声仿佛是在为我们加油助威,陪伴着我们一路前行。</p><p class="ql-block"> 途中,我们遇到了一个四口之家。年轻的父母带着两个可爱的小姑娘,大的七八岁,小的五六岁。当我从他们身边经过时,小女儿正把食物喂到爸爸的脸上,父女俩开心地笑着,画面温馨极了。得知他们也是从雁湖尖过来,准备前往凌云尖,我不禁为这两个小姑娘的勇气点赞。我们在几块石头上休息时,我想起上次爬四尖时也在这里吃午饭,心中涌起一股怀旧之情。稍作休息后,我们继续前行。准备向上爬升时,又遇到了这一家四口。看着两个小姑娘小小的身影,我有些心疼,便提醒他们时间不早了,爬完凌云尖就不要再去百岗尖了,毕竟孩子还小,别累着。他们微笑着表示知道了。后来,我们一起爬上了凌云尖。在我们拍照打卡时,他们也顺利到达。有驴友热情地为他们一家拍照,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我在心里默默地为这两个勇敢的小姑娘竖起了大拇指。</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站在凌云尖上,极目远眺,整个雁荡山的美景尽收眼底。连绵的山峦、茂密的森林、高耸入云的百岗尖,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的自然画卷。往下看,高空玻璃栈道围绕着雁荡山的山腰蜿蜒盘旋。回想起当年走在正在修建栈道上的情景,就是木板铺就,木板还会移动,我仍心有余悸,如今站在凌云尖上俯瞰,双脚还是忍不住发软。几处石笋耸立在山间,形态各异,有的像锋利的宝剑,直插云霄;有的像婀娜多姿的仙女,翩翩起舞,美不胜收。大家都被这壮丽的景色所陶醉,静静地欣赏着这难得的美景,感受着大自然的魅力与力量。涵儿在这里为我拍了一张照片,照片中的我笑容灿烂,身后是如画的美景,这张照片成为了我此次旅行中珍贵的回忆。丫头、丹等美驴自然也不会放过这样的美景,她们不停地拍照,想要把这美好的瞬间永远留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欣赏完凌云尖的美景后,我们开始从大龙湫下山。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这话一点不假。我们几个走在后边的,明显感到下山的艰难。道路崎岖不平,每一步都需要格外小心。幸好我及时戴上了护膝,用上了登山杖,这才不至于太累。然而,丫头驴友就没这么幸运了,她在前面不小心摔了一跤,后来听说陈华驴友也因为鞋子的问题吃了亏。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一双好的登山鞋对于徒步旅行来说是多么重要。</p><p class="ql-block"> 在下山的过程中,我们一会儿钻草丛,一会儿进竹林。走在竹林里时,我看到前面有一个驴友穿着黑色衣服,身上什么装备都没有带,既没有登山包,也没有登山杖。他走路摇摇晃晃,看起来随时都可能摔倒。我一开始以为他是我们团队的新驴友,便赶上前去询问。经过交谈,我才知道他不是我们团队的。得知他把登山包交给了其他驴友,水也在登山包里,而其他驴友已经走在前面了,我不禁为他的安全担忧。我陪他走了一段路,一直到大龙湫景区门口再次遇到他,确认他安全后,我才放下心来。通过这件事,我深刻体会到,登山徒步时,登山包要自己背着,饮用水和通讯工具要随时带在身上,更不能让走不动的驴友独自在山里行走,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等我们到达大龙湫景区门口时,看到了剪刀石。我请孔老师帮我在大龙湫门口拍了张照片,以此留念。此时,我已经口干舌燥,把最后一口水喝了下去。就在这时,菊平驴友贴心地买来一杯石斛水,还是温的。喝下去的那一刻,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全身都舒畅极了。</p><p class="ql-block"> 最后,大家来到雁荡小镇吃晚餐。晚餐十分丰盛,味道也很不错。让我惊讶的是,老土驴友竟然能吃三碗米饭,这还是我第一次见到晚餐这么能吃的人。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着旅行中的点点滴滴,欢声笑语回荡在餐厅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此次雁荡两尖徒步之旅,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与力量。同时,我们也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老土驴友的热情活力,让整个团队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方队的认真负责,确保了我们的行程安全有序;七种武器的默默地收尾,每一位驴友的相互帮助,都让这次旅行变得更加难忘,期待下一次的徒步之旅,我们能够再次相聚,感谢驴友们一路陪伴,度过美好的一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