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无论什么样的茶叶,都存在苦涩味,无非强弱之分罢了。茶叶为什么存在苦涩味?其实,它是由先天、后天两大因素导致的。</p><p class="ql-block">先天因素——</p><p class="ql-block"> 茶叶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光温作用,合成了苦涩成分。</p><p class="ql-block"> 苦味成分,主要是嘌呤碱(咖啡碱、可可碱、茶叶碱、苦茶碱)、酯型儿茶素、花青素类、茶叶皂苷、苦味氨基酸及部分黄烷醇类。其中,咖啡碱含量约占茶叶干重的2%-5%,是茶汤苦味的重要贡献者。</p><p class="ql-block"> 涩味成分,主要是茶多酚类(如儿茶素、酚酸、缩酚酸等)以及黄酮醇苷类物质(如槲皮素、山奈酚等)。它们与唾液蛋白结合后,产生收敛性涩感。</p><p class="ql-block">在先天因素中,茶树的品种与生长环境叶不可忽视。大、中叶种较之小叶种,采摘粗老者较之嫩度高的,低山茶园较之高山茶园,相对更为苦涩。</p><p class="ql-block">还有季节差异。夏茶因气温高、光照强,多酚类、咖啡碱物质合成累积多,滋味也更苦涩。</p><p class="ql-block"> 但其他原因造成苦味的,如病虫危害严重的原料制成的茶叶,苦涩味往往比正常芽叶重,甚至出现“恶苦”、“腥臭”等异味。其与茶本身的苦味,有明显区别。</p> <p class="ql-block">后天因素——</p><p class="ql-block"> 鲜叶离开茶树,它的苦涩如果突显,那就存在加工、存储、冲泡不当等方面的原因了。</p><p class="ql-block">1、制作原因</p><p class="ql-block"> 萎凋不足:萎凋是茶叶加工中的关键步骤,目的是通过摊放鲜叶,使其在一定条件下散发部分水分,促进内含物质的化学变化,并散失青草气。若萎凋不充分,后续易出现涩味重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杀青不当:杀青是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活性,抑制茶多酚的酶促氧化,同时散发青气。杀青温度过高或时间不足,会导致茶多酚氧化不适度,从而涩感重。</p><p class="ql-block">2、存储原因</p><p class="ql-block"> 任何茶叶的存储,都应科学规范,如果不当,潮湿环境使茶叶霉变,则易产生涩感和其它不悦的味感。</p><p class="ql-block">3. 冲泡原因</p><p class="ql-block"> 水温过高:沸水易激发苦涩味物质(如咖啡碱、茶多酚)的浸出。嫩茶,如名优绿茶,宜用85℃左右水温冲泡。</p><p class="ql-block"> 浸泡太久:出汤时间,也会影响苦涩味物质的浸出量。绿茶,建议15秒内出汤。</p> <p class="ql-block"> 一款茶叶,如何泡出“不苦不涩”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可从茶具、投茶量、合适的水三方面改进。茶具,选用密度高的盖碗,并快速出汤;茶水比,绿茶推荐1:50,乌龙茶1:22;山泉水和天然水,更能凸显茶的风味属性。</p><p class="ql-block"> 另外,低温适时浸泡,可减少苦涩味物质的浸出量。但这更适合夏日新体验。</p> <p class="ql-block">加我微信了解更多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