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号: 280093</p> <p class="ql-block">打卡襄阳驻京办隆中餐厅,在工体附近的一条小胡同里。</p><p class="ql-block">这里不仅是味蕾的福地,更是一场穿越荆楚大地的食文化之旅。走进餐厅,装修得当,一种似有似无的,古隆中味道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莲藕排骨汤,这道菜宛如一首悠扬的田园诗。软糯的莲藕与鲜嫩排骨,在慢火炖煮下,乳褐色的汤色,香气四溢,带着大自然给千湖之省的馈赠。</p><p class="ql-block">对于吃货来说,莲藕简单地分为面的和脆的两种,北方脆藕居多,煮熟后仍脆而硬。湖北的藕多为面的,煮出来的藕块软而粉。此汤口感鲜糯,汤汁如同融入了少量淀粉,配上排骨化解的含有少量脂质的肉汁,堪为汤中上品。我们喝得尽兴,还加了一份汤进去。</p> <p class="ql-block">沙锅水芹菜,这道菜以其清新脱俗的口感脱颖而出。水芹菜的脆嫩与沙锅的温润完美结合,既保留了食材的原汁原味,又加持了春天独特的风韵。它的惊艳,出乎意料。</p><p class="ql-block">我理解的水芹应该是大火炒出来的,没想到是由沙锅“焗”出来的。难得的是它保留了水芹的脆嫩和特殊的清香,又控制了沙锅的汤水,形成一种浓缩的季节性绿色蔬菜的清新,也打破了我对沙锅只宜炖煮的偏见。吃到最后,居然沙锅的浅浅的汤汁被水芹几乎带个干净,让人不得不佩服厨师对火候的掌控,和对菜与汤比例的把握。</p> <p class="ql-block">粉蒸排骨,这道菜肴很经典,做出来却很一般。将排骨与米粉的醇香能够融合。经过蒸制,排骨变得软糯可口,米粉吸收了肉汁的精华,味道尚可。</p><p class="ql-block">也许是应我们要求微辣,按厨师的正常操作,可能会好味些。这也是一般点菜不宜对甜酸辛辣麻等作特殊要求的原因之一。厨师的长处就在于对菜品和佐料的精准控制,还有相应的火候。吃货的要求一来,就容易乱套,往往发挥不出来,甚至变得不会做菜了,这是大忌。无奈我们之中有不能吃辣的,也是没有办法的事。</p> <p class="ql-block">珍珠圆子,这道精致的小吃象征着团圆与幸福。小巧玲珑的圆子外裹着一层晶莹剔透的糯米,蒸熟后晶莹剔透,卖相很好。咬上一口,鲜嫩的肉馅与糯米的香甜在口中交织,算得上可口,评价是中规中矩。</p> <p class="ql-block">三鲜豆皮,这道武汉特色小吃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诠释。豆皮金黄酥脆,内馅鲜美丰富,三鲜的搭配有豆干碎、香菇沫等,感觉肉少了一点,很适合喜爱素食者。加上糯米和煎得焦黄的面皮,每一口都能感受到层次分明,令人称赞。要点是趁热吃,凉下来,味道就要差几分了。</p> <p class="ql-block">红糖糍粑,这道甜品以其独特的风味征服了许多食客。软糯的糍粑搭配香甜的红糖浆和花生碎,外酥里嫩,甜而不腻,是这顿丰盛餐饮的洽当补充。</p> <p class="ql-block">襄阳牛肉面,这道地方特色面食很有名。浓郁的汤底,劲道的面条,不断招揽着回头客。碗中牛肉有几片,汤头说不上醇厚,面条和豆芽配合起来,有了脆口,却失去了面条的劲道。最主要是是牛肉味道不足,而且没有锅气。</p><p class="ql-block">记得看过一个视频,初春的襄阳,美食博主专程奔赴幸福路牛肉面馆,那是一个街头大牌档,却总是排着长长的队。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都赞不绝口。视频中的牛肉面,汤没那么宽,胜在味道浓厚,饱和了的牛油的味道充满了汤汁。面条是碱面,有点硬,很劲道,豆芽是襄阳牛肉面中不可或缺的辅料,它使劲道中添加了一种莫名的脆生生,它们相辅相成,锅气十足。这都是北京这家店所不具备的。难怪博主说,在襄阳的这一口,吃得不仅仅是回忆,而且是幸福。</p><p class="ql-block">可见,地方的大牌档不一定不敌大城市的馆子。一些地方特色餐饮小吃,更是如此。</p> <p class="ql-block">大堂,简约而清爽。</p> <p class="ql-block">襄阳驻京办的美食,总的来说,还不错。餐厅包间很多,堂食的环境卫生也很好,空气清新,没有油烟味道,食材新鲜,服务也到位。春暖花开时节来到这里,正好可以领略春的味道。</p><p class="ql-block">需要改进的就是地方特色的优化,襄阳牛肉面作为这家店人气最高的一道食品,有点名不副实,有待改进。</p> <p class="ql-block">包间的小盆景,似有茅庐的情境,店家盼着你一顾再顾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