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人更聪明”是什么意思?(20250408)

G.HUANG_lt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两年,“人工智能”兴起,人们常讨论“AI”将会比人更聪明,而且由于叠代,时间会很快。多快呢?10年、5年、3年,甚至1年,对这个时间表,从普通民众到科技界大佬,到诺奖得主,都各有一个估计。在这个评估背后的心理,夹杂着对AI带来未来世界红利的企盼,和几分对可能人类末日的惴惴不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这几年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比较逐步升级,最初说AI已经相当于小学生水平了,接着说巳经达到大学生、博士生水平了,后来又说已超过大多数教授,最近令人不安的是,不少科技大佬已经在说,AI很快就会超过人类,甚至超过全体人类的智慧。</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AI发展到比人类更聪明,这可不只是什么百年之变,而是万年之变,百万年之变,是本星球演变史中的一个奇点。<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里有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比人类更聪明”是什么意思?</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是比“一个人”更聪明,还是比“所有人”的总和更聪明?是比“一个中等的普通人”更聪明,还是比人类中“最聪明的那一个”(例如爱因斯坦)还要聪明?显然这些比法是不同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比所有人都聪明”,是什么意思?静态地说,人类的全部知识和智慧,都固化在古今中外的文化典籍,固化在人类大脑的特殊神经网络结构里。动态地说,却没有一个实际的人能同时调用人类积淀的所有知识和智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你学了非洲的斯瓦希里语,你的儿子,如果要掌握这种语言,也非得从单词一个一个字记忆开始。即便你可以介绍一些学习经验,但你儿子若要学会,也得和你一样重新来一遍,辛苦几年才能熟练掌握。你的知识不能复制给别人,但AI可以。只要一个小时不到,就可以把某个AI机器人已经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复制给另外一个、甚至其他无数个AI机器人,简直可以像传染病一样成几何级数扩散,就像孙悟空拔一根毫毛吹一下变出无数个孙悟空。这是智能的复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智能”还有一个类型的问题,解决不同问题,需要不同能力。所以在“智商”之外,还有“情商”,以致各种各样的什么什么“商”。会读书善考试的,未必会经商善打仗,相反亦然。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很不一样,执行力往往是读书人的短板,所以有俗话“秀才造反,三年不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据说大脑管思考、小脑管行动,有很多行动并不在于思考,而是某种身体的习得和记忆,如游泳、骑自行车。说得再多也无用,在多次练习后突然成功,以后再也不会忘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象射箭百步穿杨,象卖油翁酌油入壶,熟能生巧,这算不算智能,是什么智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AI在学会围棋和做复杂计算之后,发现拿捏一个鸡蛋做菜很不容易,就像一个饱学教授到乡下干农活会显得格外笨拙,是的,“笨拙”。毛泽东说过,“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此中“聪明”又是何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现在AI正从“言”发展到“行”,突然发现虽然掌握了许多“高级思维”,但AI机器人要学会人类日常的动作行为却困难得多。人类这些不经意的动作行为的背后,却隐藏着人们从不注意的智力,甚至人们都从未意识到这是一种智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家庭主妇洗衣做饭,端茶倒水,<span style="font-size:18px;">收拾房间,照顾老小,往往不被认为是什么能耐,但实践证明,要让AI机器人完成这些日常任务,远比下围棋击败世界冠军,做科研构拟数亿复杂蛋白质三维结构,难得多!</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智能”有很多种,除了我们都容易想到的那些,比如解题和写文章什么的,还有更多我们至今还没有意识到的“智力•能力”的类型,将在AI的研发中陆续被揭示出来。所以用AI与人类比“聪明”,其实是有许多不同着眼点,也就是有许多不同的标准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马斯克最近说,“人都比自认为的更聪明,但我们远比想象中的愚蠢。” 专家们用自己的智慧来定义自己,不愿承认或意识不到人工智能在某些方面会远比自己聪明。我们应该明白,事实上”聪明”有不同维度和不同层面,笼统地比较“聪明”没有意义,只是不同的“聪明”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场景中会被赋予不同的“价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传统智能观曾局限于语言、逻辑等认知能力,但“多元智能”理论扩展了这一范畴,认为“智能是解决问题或创造产品的能力,且在特定文化或社会环境中有价值”。日常活动、劳动操作、体育运动,这类“身体动觉能力”(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具备智能的核心特征:目的性、策略性和创选性。这种观点显然会得到AI机器人,特别具身机器人研究的支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然,老话还有“聪明反被聪明误”,甚至“反误了卿卿性命”,都是“自作聪明”,可见即便“聪明”亦未必尽是好事儿。在特定情景中判别智能的价值的智能,则是更高层次的“聪明”。可见是否真聪明,还涉及到价值判断,而价值判断则与利益及立场相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人类仿学鸟类,发明了飞机;仿学鱼类,发明了轮船潜艇。无论从航程或载重,飞机轮船均远非飞鸟游鱼能比,我们以此自豪,自认为万物之灵,万灵之长。但鱼和鸟却能以极少的能量支持远程的活动,其能效比却令人类望尘莫及,它们能万里准确定位,也让人们惊羡不已。人类聪明,却在仿生,仍在造化的掌控之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老子》第十九章)老庄“弃智”而回归自然的哲学,固然太过消极,与当今积极进取的精神不合。不过在人类与AI疯狂比“聪明”的时代,似乎是否还得保有一点琢磨“聪明”究竟为何的聪明?</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聪明”只是一种工具,无论是聪明的AI或是聪明的人。“智慧”则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极终“聪明”,属于读懂造物主的人或AI。</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聪明”之上还有个“智慧”。有“小聪明”和“大智慧”之说,有这种大小的搭配,而不是相反。聪明的人未必有智慧,有智慧的人大多聪明。“聪明”是战术层面的,“智慧”是战略层面的。</span>聪明是一种生存能力;智慧是一种生存境界。前者光芒外露,后者内敛平和。当然,人能既聪明又智慧,自然更好。AI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黄国营/文</i></p><p class="ql-block">《碎片•随想集》(20250408)</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