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陕西宝鸡茵香河炎帝影视基地,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是西北首家以炎帝、黄帝、蚩尤、嫘祖文化为主体的影视主题公园和中央CCTV电影电视剧主要外景拍摄地,被誉为微电影拍摄地。先后拍摄多部历史大剧,如张继中执导的《英雄时代》《魔尊蚩尤》;李冬冬执导的《医祖歧伯》;牛犇参演的《狐妖》;黄祖泉指导,著名演员吴磊、陈翔、郝邵文参演的《奇星记》;大型史诗记录片《浐灞长歌》;河南电视台拍摄的《中华张姓之根》;陕西电视台《芝麻开门》栏目组拍摄的儿童亲子综艺节目《白雪公主》《小红帽》《杨门女将》等。</p> <p class="ql-block"> ↓炎帝部落,是神农氏居住和生活的场所,是对上古时代神农氏生活和社会活动的集中复原。神农氏是上古时代五氏(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中最后一个神祗。神农氏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神话时代的结束、农耕社会的开始。神农氏对人类的最大贡献建屋取火、部落婚嫁、百草五谷、豢养家畜、种地稼穑,开创了中华民族从蛮荒走向文明的第一步。</p> <p class="ql-block"> ↓会盟所,是诸候间结盟和会面举行仪式的地方,炎、黄二帝的结盟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自炎、黄二帝会盟起,中原诸部落实现我国历史上首次大融合。据考证,炎黄会盟的合符是个"龙","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由此而来,故而称华夏之民为"龙的传人″、"炎黄子孙″,神农氏为中华人文初祖,他与黄帝结盟逐惭形成了华夏族(汉族),因此形成了炎黄子孙。</p> <p class="ql-block"> ↓三世孙帝明之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神农氏之孙,姜性部落首领,第三代炎帝。当时帝明南巡五岭,取仙女为妻,生子禄续,号泾阳王,治南方,泾阳王与洞庭君龙王的女儿共结连理,生下一子崇缆。</p> <p class="ql-block"> ↓任姒居所。任姒,姒姓,在中国传说中为炎帝之母。《帝王世纪》中: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娰,有嬌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p> <p class="ql-block"> ↓炎帝之所。炎帝尊号神农氏,又称赤帝,距今5500年至6000年左右,生于宝鸡天台山蒙峪沟,长于姜水。神农氏以火德称氏,故为炎帝,尊号神农。传说神农氏的样貌奇特,人身牛首,三岁知稼穑(种庄稼),长成后,身高8尺7寸,龙颜大唇,身材消瘦,身体除四肢和脑袋外,都是透明的。炎帝教民稼穑,制作耒稆,尝遍百草,治麻为布,陶冶器物,削桐为琴,日中为市,刻木为矢,重演八卦,故为农业之神、医药之神、太阳之神。</p> <p class="ql-block"> ↓将军烈居所。烈是炎帝身边最得力的助手,在当时物质最匮乏的时代,为了生存和自己部落的发展,烈假借炎帝之名用了许多残暴的手段壮大自己的势力,想对炎帝取而代之,有着极強的野心。</p> <p class="ql-block"> ↓歧伯之所。歧伯,中国上古时期最有声望的医学家,精于医术脉理,后世尊称为"华厦中医始祖″、"医圣"。歧伯喜欢观察日月星辰、风土寒暑、山川草木等自然界的现象和事物。后見许多百姓死于疾病,便立志学医,后成为名震一时的医药学家。</p> <p class="ql-block"> ↓百家姓。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所以中国的许多最早的姓氏都是女字旁或㡳,如姚姓。姓是作为区别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如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传说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为姓。皇天以大禹治水有功,赐姓为姒。此外,部落首领之子亦可得姓。</p> <p class="ql-block"> ↓精卫居所。精卫是炎帝最疼爱的小女儿,名女娃。有一天驾驶一叶轻舟东游大海,不幸小船被东海突起的风浪打翻,女娃被大海吞噬。但她不甘心被水淹死,她的精灵变成一只美丽的小鸟,她飞翔时总叫着"精卫"、"精卫",所以她被叫成精卫。</p> <p class="ql-block"> ↓议事厅,这座陶屋是37个陶屋中最宏伟壮观的一个,造型独特、风格迥异。神农部落商议部落大事场所。每逢大事,炎帝都邀请各部落首领和长老在议事厅进行讨论商议。显示了炎帝对尊者、长者、能者的尊重。对重大事项决策的审慎。</p> <p class="ql-block"> ↓共工氏。共工,为氏族名,又称共工氏。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神,掌控洪水。在中国上古奇书《列子》中记载,传说共工素来与火神祝融不合,因"水火不相容"发生惊天动地的大战,最后以共工失败而怒触不周山。</p> <p class="ql-block"> ↓勐康居所。勐康,女娲族的后人,神农部落的大祭司,掌管神职,可通天意,预见未来。因深爱炎帝不得而继任大祭司,为了维护炎帝的权力不惜违抗天意,后为了保护炎帝不惜牺牲自己,焚身烈火中以阻绝战祸。</p> <p class="ql-block"> ↓炎帝神泉</p> <p class="ql-block"> ↓蚩尤部落。</p> <p class="ql-block"> ↓蚩尤居所。蚩尤是上古时代九黎氏族部落联盟的首领,骁勇善战,上古时期,蚩尤带领九黎氏族部落在这中原一带兴农耕、冶铜铁、制五兵、创百艺、明天道、理教化,为中华早期文明的形成做出了杰出贡献。</p> <p class="ql-block"> ↓巨人夸父。夸父是中国上古时期神话传说人物之一。黄帝时期,夸父族人都是热心公益,善于奔跑,身怀巨力的人。他们仰仗先天条件,专喜替人打抱不平。夸父族的人邦助蚩尤部落对抗黄帝部落,但是后来被黄帝打败。</p> <p class="ql-block"> ↓千年炎帝槐。相传千年炎帝槐是炎帝亲手种下的古槐树,经历了千年的历史长河,曾被雷雨闪电劈为两半,后又融为一体,象征着中华各族从纷争战乱走向和平统一的历史进程。</p> <p class="ql-block"> ↓九天玄女居所。九天玄女简称玄女,俗称九天娘娘、九天玄女娘娘、九天玄母天尊。原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传授过兵法的女神,后经道教奉为高价女仙与术数神。九天圣母乃上古之玄鸟,人头鸟身,奉天命下凡生下了商族始祖契(阏伯)。</p> <p class="ql-block"> ↓有巢氏,简称"有巢",号″大巢氏"。五氏之一,居住在古黄河两岸,开创了巢居文明。而有巢氏教人们从地面迁移至树上,用树枝树叶建造出简陋的蓬,至少可以躲避野兽和洪水。</p> <p class="ql-block"> ↓五谷屋。上古时期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草药和百花开在一起,那些可以吃,那些不可以吃,谁也分不清。炎帝神农氏就一样一样地尝,一样一样的试种,终于成功,造福于民。</p> <p class="ql-block"> ↓燧人氏,风姓,隧明国(今河南商丘)人。几十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隧人氏在今河南商丘一带钻木取火,成为华夏人工取火的发明者,教人熟食,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开创了华夏文明,被后世奉为"火祖",位列三皇之一,尊称"燧皇"。</p> <p class="ql-block"> ↓部落长老居所。炎黄时期,部落长老相似于后世的宰相身份,他们熟知天文历法、岁月时令、农耕医药等经验知识,是辅佐部落联盟首领(帝)管理各部落公共事务的部宰。神农部落长老有擅长管理日常事务的纬夫、协助大祭司,卦问天的苍然、领兵作战的神器等。</p> <p class="ql-block"> ↓黄帝部落,也叫有熊部落,是史传中上古华夏部落中的一个氏族,传说为黄帝部族的称号,居住在有熊,建立有熊国,故后世以有熊氏相称。以有熊氏作为氏族称谓始于少典。史传炎帝、黄帝都为少典之子,都是来自有熊氏的一个分支,后世也称炎帝、黄帝为神农氏与轩辕氏。</p> <p class="ql-block"> ↓有蟜氏,是上古时代神话传说中炎黄二帝的母族。位于河南洛阳嵩县境。《国语.晋语四》记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有蟜氏是密蜂为图腾的部族,居住在平逢山。有蟜氏是崇拜密蜂的始祖部落,长期与有熊部落通婚。</p> <p class="ql-block"> ↓螺祖居所。螺祖,又名累祖。中国远古时期人物,为西陵氏之女,轩辕黄帝的元妃。她发明了养蚕,史称螺祖始蚕,出生于西陵。她是我国的"蚕丝鼻祖"。她开创育桑养蚕之法,抽丝织巾之术,肇造衣饰文明,结束了人类"树叶兽皮"赤身裸体的蛮荒时代。她兴起"八拜成婚″的文明婚姻礼俗,从而又被称为"婚姻文明″的创始者。</p> <p class="ql-block"> ↓黄帝居所。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本,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的伟绩而载入史册。</p> <p class="ql-block"> ↓少典居所。少典,上古中国华夏族人,他是第一个出现于史藉的国君。乃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孙、伏羲女娲之子、炎帝与黄帝之父。在上古时代汉族传说中是有熊部落首领,是夏族末期最后一个首领。</p> <p class="ql-block"> ↓西陵部落,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另一条根脉,同古夜郎国,古楼兰国等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神密消失的远古部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从沒有中断过的民族,在无文字以前这些古国都变成了神话。除个别古国在史料中有支离破碎的记载外,大多沉入了史海。</p> <p class="ql-block"> ↓烧陶窑,炎帝神农时期烧陶技术已经十分成熟,陶器以夹砂黑陶和夹砂灰陶为主,除少量的素面陶外,纹饰陶和少量的彩陶已经出现。器型有与生活和祭祀相关的鼎、罐、碗、盆、盘、瓮、缸、壶等,陶器已被人们广泛使用。陶器制法从捏制向轮制和范模具发展,制陶工艺逐渐向精致、美观的方向发展。陶器的运用说明了社会大分工的开始。</p> <p class="ql-block"> ↓女娲居所。女娲,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又称娲皇、女阴娘娘,史记女娲氏,是华夏民族人文先祖,是福佑社稷之正神。相传女娲造人,一日中七十化变,以黄泥仿照自己抟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並建立婚姻制度;因世间天塌地陷,于是熔彩石以补苍天,斩鳖足以立四极,留下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p> <p class="ql-block"> ↓伏羲居所。伏羲,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亦是与女娲同为福佑社稷之正神。风姓,又名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史记中称伏牺,在后世与太昊、青帝等诸神合并,在后世被朝廷官方称为"太昊伏羲氏"。相传伏羲人首蛇身,与女娲兄妹相婚,生儿育女。</p> <p class="ql-block"> ↓华胥古国。华胥氏,神话传说中女娲和伏羲的母亲,华胥氏是我国上古时期母系民族部落的一位杰出女首领,华胥文化对人类历史文化的主要贡献有:制婚嫁之礼,使远古人类逐渐摆脱乱婚、群婚的状态;造网罟教渔猎,发明了渔网捕猎,成为畜牧文化的源头;作书契以带结绳,有了简单的文字。作为伏羲、女娲的生母,她是华夏的繁𧗠之根。华胥上古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源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