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记忆(一)

浪漫之都

<p class="ql-block">  大连市中山区文化街55号,是我童年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童年的记忆浮现在眼前,栩栩如生。从幼儿园大班到小学四年级,姥姥家那段童年生活总是浮现在记忆中,心海泛起妙趣横生的涟漪,温馨无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在幼儿园大班时,幼儿园几个小朋友十分顽皮,有一次我和几个小朋友睡午觉时打开幼儿园出入门暗锁(很多小朋友不知道如何打开),偷偷溜出去从港湾桥走到三八广场,沿电车道走到寺儿沟,再往东走看到大海,浪花朵朵舢板渔船三三两两漂浮在海面,每只漁船都有一个渔夫摇橹靠岸,也是这个人卸下鱼篓和渔产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太阳快落山了,</span>不知不觉大家都感到饿了,匆忙按原路返回幼儿园,天色就要黑了。</p><p class="ql-block"> 幼儿园阿姨见我们回来了,哭笑不得。一下午找不到我们心急如焚,一顿扫帚疙瘩狂揍避免不了。挨打的时候是真疼,再也不敢偷偷跑出去了。</p> <p class="ql-block">  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就读大连八一路小学一年二班。幼儿园在港湾桥,我自己家在大连沙河口区至圣南街6号(位于万岁街与胜利路丁字口现为大连市监察局大楼),大连中山区文化街55号是我姥姥家。</p><p class="ql-block"> 去姥姥家就要从胜利路沿万岁街走到《同泰街》,乘电车到《青泥洼桥》下车,再从《青泥洼桥》换乘电车至《青云街》或《文化街》下车,沿文化街到姥姥家。</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记得在港湾桥幼儿园住长托,特别不愿意去幼儿园,有一次自己偷跑出来,沿电车道线路走斯大林路、到民主广场至火车站。走到大连动物园,看见几个小孩从铁栅栏缝隙钻进动物园,自己也跟着钻进去。在玻璃花窖喷水池,看到几只乌龟懒洋洋晒太阳,发现一只乌龟壳上有张电车票,我捡到一根小树枝将电车票捞上来,用这张电车票乘车回到家,在邻里阿姨家吃饱饭睡在人家。很晚时妈妈爸爸下班把我领回家,把我暴揍一顿(幼儿园阿姨白天找我来我家没找到人),教育我第二天去幼儿园要说“原谅”,小时候不明白“原谅”意思,只觉得月亮圆,月亮亮,这和“圆亮”有何关系?又不敢问。</p><p class="ql-block"> 这次闯下的祸至今记忆犹新,从那时起每周一上幼儿园都由我送弟弟到劳动公园东(弟弟幼儿园秀月街也是长托,幼儿园在劳动公园东门有专车接送),我接着坐电车沿南山路到达三八广场终点站下车到幼儿园。周六下午沿此线路再到劳动公园接弟弟,从青泥洼桥坐车回家,直至我上小学前。</p> <p class="ql-block">  上小学时住在姥姥家(每周六妈妈接回家周一返回),就读大连八一路小学(大连群英巷26号)一年二班。从家出来穿插大连八七疗养院(文化街向南至群英巷向西到学校),现在才知道每年夏天到大连疗养的将帅不少,旅途经过徐海东等首长在大连的疗养楼。</p> <p class="ql-block">  小学时课后作业负担不重,课外学习小组结束后,跑到山上用弹弓打鸟儿(麻雀居多)。山坡一侧是大连八七疗养院各式疗养楼,鸟儿飞进疗养区我们就钻铁丝网进入疗养区,经常不小心打碎疗养楼宇的窗户玻璃,这让里面的警卫员叔叔们头疼不已。他们便衣着装,经常在树丛中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弹脑门,真的不敢在进入疗养区了,疼得很。</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二位警卫叔叔和我们几个淘气的小孩唠家常,调侃我是个当官的命(那时我是班级小组长),将来能去北京。后来我恢复高考第一年考入吉林大学,毕业分配时分到《人民日报》社(拿到单位报到书),征求家人朋友意见后申请改派到大连海事大学(大连海运学院)任教。</p><p class="ql-block">往事耐人回味。</p> <p class="ql-block">  打纸牌是我们男孩子放学做完作业后的娱乐活动之一。</p><p class="ql-block"> 大家围成一圈儿,纸牌放在地上,你用你的纸牌能把对方纸牌打翻过来,这张纸牌就归你;打不翻就让对方打,以此类推。</p><p class="ql-block"> 那时玩的真是热火朝天,兴趣盎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弹玻璃球也是我们男孩子的娱乐活动之一,大连小孩俗称“打蛋儿”。</p><p class="ql-block"> “打蛋儿”有好几种玩法:1、挖掘几个小洞,同一起点往洞里弹,谁进去次数多谁赢;2、用自己的玻璃球弹向对方玻璃球,击中对方球为赢者;3、隔球打,不碰到约定的球,弹向指定的球;…</p> <p class="ql-block">  学校课外学习小组,我参加过两个学习小组。</p><p class="ql-block"> 一个是在我家(姥姥家),贾世勇,刘燕,安家鹏(六十年后的一个夏天上午,我去大连林海路徒步,我往山上走,迎面来了三个人,其中一人看到我就打招呼,你是安家鹏吧?我是贾世勇!六十年后我们能在林海路相认,难能可贵。贾世勇在大连烟草局监事会任主席退休)。</p><p class="ql-block"> 另外一个学习小组在王宝源家:王宝源,邹立朴,安家鹏。邹立朴住我家楼下现在在大连力拓汽车零配件公司做车间主任,我公司员工去这家公司做业务时,带来了他的消息实属意外之喜,我们也见了面,分外高兴!</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滚铁圈也十分有趣。</p><p class="ql-block"> 粗铁丝围个圆铁圈,再做一根支托,手持支托推着铁圈在大街上快速行走,速度慢了铁圈会倒地,一路带着小跑铁圈快速转动,身后传来叫好声,一会儿身上热汗微沁,感觉爽爽的。</p> <p class="ql-block">  儿时的冰棍都是五分、三分、二分一根,有牛奶的有小豆的,我喜欢吃小豆冰棍,化在嘴里浓郁混浊,有现在咖啡麦片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记得有时候家里扫地擦桌子,姥姥经常奖励二分钱买冰棍,心里老高兴了。</p> <p class="ql-block">  记得二年级学校组织学生看电影,五分钱一张电影票,通知家长给钱。我当时想,收电影票钱是个美差,我能收该有多好。</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收电影票钱,老师将这个任务交给我,我的心甭提有多高兴了!顺利完成任务后,老师在课堂表扬我,当时那股自豪劲第终生难忘,班主任老师叫王泽凤,至今不忘。(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