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古镇之小莲庄

知足常乐

<p class="ql-block">  南浔古镇以南市河、东市河、西市河、宝善河构成的十字河为骨架,其间又有许多河流纵横交错,街和民居沿河分布,随河而走,以南东街、南西街为串联,构成了十字形格局,街巷肌理完整,河道水系基本保存。</p><p class="ql-block"> 十字河两岸形成商业街道,既有傍水筑宇、沿河成街的江南水乡小镇风貌,又有众多高品质的私家大宅第和江南园林,形成了小桥流水人家与大宅园林交相辉映的街区特色。</p><p class="ql-block">(部分照片来自网络,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敬意!)</p> <p class="ql-block">  说到南浔,最不能错过的就是小莲庄。这是一座集园林、住宅、祠堂于一体的古建筑群,以其精巧的布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p><p class="ql-block"> 小莲庄,又称“刘园”,是南浔五大名园之一,小莲庄是晚清南浔“四象”之首刘镛的私家花园,从光绪十一年(1885年)开始,在池周植柳栽花,布置台榭,启建家庙,历时四十载,于1924年完成。因慕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湖州莲花庄,而自名“小莲庄”。</p> <p class="ql-block">  小莲庄尽显江南园林建筑宏构巨制,钟灵毓秀,精美剔透,别具洞天之特色。</p><p class="ql-block"> 小莲庄、嘉业藏书楼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2024年11月4日,我和妹妹来这里游玩。</p> <p class="ql-block">  小莲庄又称“刘园”,是南浔五大名园之一,也是至今镇上保存最为完好的园林之一。它是晚清南浔“四象”之首刘镛的私家花园,典型的江南园林,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大宅气势宏伟,富丽堂皇,风格独待,可称江南最大的具有中西建筑风格的私家民宅。其风格之奇特、结构之恢宏、工艺之精湛、建筑之精华,被称为“江南第一民宅”。</p><p class="ql-block"> 小莲庄没有修院墙,把绕着庄园的鹧鸪溪当成了流动的活栅栏,小莲庄落落大方地呈现在世人的面前。</p> <p class="ql-block">  頔塘河贯穿着古镇,也连接起整座城市的灵魂,河两岸均是依河而建的清末民初建筑,鳞次栉比,气势恢宏,中西兼容的风格,组合得恰到好处。</p><p class="ql-block"> 小莲庄就在鹧鸪溪的沿岸。去小莲庄、嘉业藏书楼游览参观,可以步行,也可以坐乌篷船到小莲庄码头上岸参观。</p><p class="ql-block"> 一些游客选择坐摇撸船到小莲庄游玩 别有一番风情。</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  “南林依稀文史香,浔溪清迢温柔乡”。江南的水潺潺流过,孕育了南浔古镇的生命与文明。流逝的时光在小莲庄大宅园林建筑中留下难以抹去的痕迹。它是诗意“枕水江南”的真实写照。它令造访者流连忘返,魂牵梦绕。</span></p><p class="ql-block"> “小镇千家抱水园,南浔贾客舟中市”。明清时期南浔水网纵横,当时江浙富商的园林依水营造在南浔蔚然成风。</p><p class="ql-block"> 对面就是小莲庄码头。</p> <p class="ql-block">  鹧鸪溪水色翠绿,水上常年飘着乌色顶子蓝棉帘的木船。南浔人说,“自2000年左右开发景区的时候,这小船就堆堆簇簇地停靠在这里,既是一抹别致的景观,也可以作为水上载客的工具。“</p> <p class="ql-block">  在小莲庄还能看到一些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建筑,这些建筑不仅具有历史价值,更是艺术与工艺的结晶。</p><p class="ql-block"> 庭院院内西侧建有"净香诗窟",因顶部抬头看时像一个倒扣的斗,因此又叫“斗厅”。</p><p class="ql-block"> “斗厅”内匾额上书“净香诗窟”四字,两边是木质楹联:“青厓点黛素沫委练,绿萍净水朱荷出浊”。</p> <p class="ql-block">  “斗厅”匾与楹联都表明了主人的情趣、喜好,展现出不俗的文学功底。刘家公子与贵客逞才斗诗、高谈阔论。梁启超、王国维、柳亚子、吴昌硕等名家就是当时的座上嘉宾。客人兴致高涨之时,在此挥毫泼墨,切磋技艺。</p> <p class="ql-block">  “净香诗窟”内的藻井一为升状,一为斗状,故又名“升斗厅”。是主人与文人墨客吟诗酬唱之处。由于藻井造型别具一格,被称为“海内孤本”。</p> <p class="ql-block">  刘氏梯号的宏伟与精致令人叹为观止。其高大的建筑体量与恢弘的气势相得益彰,内部陈列的无数砖雕、木雕和石雕更是精美绝伦,仿佛将人们带入了一个砖雕、木雕和石雕的艺术世界。</p> <p class="ql-block">  小莲庄的美不仅仅在于它的自然风光,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故事。</p> <p class="ql-block">  外面屋脊上方塑造有铁拐李、吕洞宾、何仙姑等“八仙”造型,寓意着八仙过海,显神通之意。据说当年园主特别喜欢结交有志之人,每次有文人来做客,就会把他们请到斗厅内喝茶,以示他们才高八斗之意。</p> <p class="ql-block">  过了“净香诗窟”这个院儿,紧跟着是一条南北走向的走廊过道,一侧敞口,一侧是墙,墙的那一边就是刘氏家庙。</p><p class="ql-block"> 先说这廊道。这条走廊它既是一处连接“小姐楼”的走道,又是一处别致的小型“展厅”。这长廊壁间展示着45块碑帖和石刻,均为名家翰墨1895,包括:刻制于1811年的4卷《紫藤花馆藏帖》,含真书、草书、隶书、篆书多个书体,其诗文手札都是清代的20多位文人雅士所作,最珍贵的是位列“性灵派三大家”的袁枚和日本诗人熊坂的亲笔。</p> <p class="ql-block">  廊壁间镶嵌刻石四十五方,楷、草、隶、篆各体皆备,刻工精妙,文采飞扬,堪称文物与艺术价值兼备的珍品。</p><p class="ql-block"> 碑刻长廊与“净香诗窟”紧邻,一侧听诗文,一侧观书法,耳濡目染,成就大家风范,这样的设计真的是独具匠心。</p> <p class="ql-block">  1895年,33岁的科举“准进士”刘锦藻出高价收购了这一堆石块,随即把它装修在了自家的过道上。值得一提的是,此真迹世间独一份,另外还有一份复制品,现在收藏于日本肥州的孔圣庙中。</p> <p class="ql-block">  经过逼仄的碑刻长廊,向南走可见一座以太湖石堆叠而成的假山,假山空透可隐隐望见背后的莲池。沿着莲花池逶迤南伸,步入了以近十亩莲花池为中心的外园。“虽由人作,宛如天开。”这里围绕荷花池展开,空间时收时放,在净香诗窟变得开敞一些,可透过西式的窗花望见荷池。</p> <p class="ql-block">  外园以荷池为中心,池广约十亩,沿池点缀亭台楼阁,曲桥长廊,环绕池周,隐于垂柳翠竹之间,<span style="font-size:18px;">步移景异,颇具匠心</span>,极富江南水乡情趣。</p> <p class="ql-block">  走入院内,转过百年紫藤,便走到曲径,起伏连绵的太湖石堆叠出艺术的形态,有“小园新开西南角,环抱唯应风月知”的雅趣,移步换景,颇得江南园林的精巧之髓。</p> <p class="ql-block">  小莲庄的美,是江南典型的诗情画意。整个园林的设计匠心独特,楼台水榭,婉约可人,是江南水榭建筑的精品。</p> <p class="ql-block">  亭榭楼阁,曲桥长廊,环绕池周,隐于垂柳翠竹之间,极富江南水乡情趣。</p> <p class="ql-block">  庭院深深,长廊蜿蜒曲折,每一步都充满诗意。‌这座园林不仅是建筑艺术的杰作,更是刘氏家族精神与文化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  温婉江南,水乡格调,在南浔小莲庄感受静谧光阴。</p> <p class="ql-block">  内园是一座以山为主题的园中园。整个园林构思精纱,匠心独特。各处建筑分别成景,又相互牵连,内园外园以粉墙相隔,错落有致,又以漏窗相通,内外园山色湖光,可尽收眼底,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  作为南浔古镇的王牌景点,小莲庄美的雅致出众,精巧的园林设计不乏曲径通幽之美。其山亭水榭错落有致,古树参天,怪石嶙峋。</p><p class="ql-block"> 风景如画,美不胜收的的景色映入眼帘,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p> <p class="ql-block">  走进园内,映入眼帘的是绿树成荫,粉墙黛瓦,莲池曲桥,奇峰怪石,真的是一步一景。</p> <p class="ql-block">  小莲庄最有观赏与文物价值的是这只巧用地形而建的角亭,因造型如一把折扇故名扇亭。亭内壁嵌“刘氏义庄记略”刻石四方,系刘镛之次子刘锦藻撰于1925年,记述刘氏家庙、义庄自1888年至1922年营建始末,1935年经刘锦藻之子刘承于题跋,并延请名师书录,镌刻置此亭壁。</p><p class="ql-block"> 扇亭,是家庙、义庄和园林分界处,扇面呈弧形连接两个方向,填充房屋拐角,不失神来之笔。是进家庙的序曲,此处也是供下人们暂歇之所。</p> <p class="ql-block">  扇亭对面是小姐楼,大名“东升阁”,是幢西洋式的楼。</p> <p class="ql-block">  长廊尽头曲径通幽处,便到了内园。面积不大,处于外园的东南角,以山为主体。仿唐代诗人杜牧《山行》诗意构筑,拳石玲珑,古木森然,似隔非隔,互为借景。园中小憩,自感一种悠悠然。</p> <p class="ql-block">  院内比较高的建筑要数"东升阁"了,它是座西洋式的楼房。室内以雕花圆柱作为装饰,更采用壁炉取暖。窗户外层用百叶窗遮光,具有浓郁的法式建筑情调。相传,因古时闺阁小姐是不能随便出入庭院,故而建了这座“东升阁”,以便小姐丫头们赏乐游玩!因此这座小洋楼,又叫“小姐楼”。</p><p class="ql-block"> “东升阁”为法式建筑风格,满满的异国情调。 荷叶连连、垂柳依依、若隐若现的西式洋房、古色古香的中式亭榭、莲池曲桥,奇峰怪石,组成一幅绝妙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  这里内园与外园以粉墙黛瓦相隔,又以漏窗相通连接,朦胧有趣,内外园山色湖光相依相融。仅一个内园,该有的江南水乡景观一个都不少,荷池点缀亭台楼阁,步移景异,颇具匠心。总之这园内环境非常清幽雅致。</p> <p class="ql-block">  推开一扇扇斑驳木门,南浔古镇的千年故事便在脚下流淌。这里没有拥挤的游客潮,却藏着中西合璧的园林。</p><p class="ql-block"> 走进园内,映入眼帘的是绿树成荫,粉墙黛瓦,莲池曲桥,奇峰怪石,真的是一步一景。内园是一座园中园,处于外园的东南角,以山为主体,此园与外园以粉墙相隔,又以漏窗相通,似隔非隔,内外园山色湖光,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  小莲庄的建筑也极具特色。庄内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每一处都透露着主人的匠心独运。</p> <p class="ql-block">  园林中还点缀着太湖石,这些石头以其“瘦、漏、皱、透”的特点,成为江南园林的经典元素。尤其是那座精致的假山,巧妙地与周围的景致融为一体,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份匠心独运的雅致。</p> <p class="ql-block">  太湖石因稀缺而珍贵,素有八两纯黄金,半斤太湖石之谓,然而,这里的荷花池畔太湖石却比比皆是,随处可见,刘家之富由此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  漫步小莲庄,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江南园林的精致与刘氏家族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  姐妹俩陶醉在景美如画的公园里,感觉生活像花一样的美,生活,一半是美,一半是发现,用心喜欢,用心坚持,每一份努力都值得!</p> <p class="ql-block">  堤东端建有一座欧式的门楼牌坊,红砖砌筑,带着点巴洛克风格的味道。门额上的"小莲庄"三字为著名学者郑孝胥所书。</p> <p class="ql-block">  小莲庄的主要建筑群 ……刘氏家庙,是小莲庄的主要建筑群,与园林长廊一墙之隔。家庙始建于1888年,于1897年落成,为刘氏家族祭祀祖先之所。家庙坐北朝南,从南至北依次为照壁、石牌坊、门厅、过厅、正厅等。</p> <p class="ql-block">  刘氏家庙石门槛高高,门厅里有“肃静”、“回避”等牌子,给人的感觉俨然像来到了某处衙门。正厅中供奉刘氏先人的牌位,偏厅中则是刘镛一族的生平事迹介绍。总体感觉,是显赫、森严、奢华、肃穆,</p> <p class="ql-block">  家庙前有两座保存完好的“御赐牌坊”。牌坊为花岗石料三栏门楼式造型。牌坊梁柱上精雕细刻着三星高照、刘海戏金蟾、武松打虎等民间故事和象征吉祥如意的龙凤麒麟、狮子蝙蝠等图案。两座牌坊都集浮雕、缕雕、透雕、圆雕四大雕刻。</p> <p class="ql-block">  第一座是积善牌坊,是由光绪皇帝赐的,共分成五屋,第一层上面有圣旨二字,第二层为“乐善好施”四个大字,主要是因为光绪三年,河南、江西等地发生水灾,刘镛出资30万两白银用来赈灾,于是皇帝赐建了牌坊。第三层是一出戏,取材于民间的状元及第,第四层记载刘家做好事的史实,刘镛希望后代也能积善行德,所以在右边留下一块没字的无字碑。私家园林不能随便的雕龙刻凤,所以主人用右手边的孔雀,左手边的麒麟相代替,取意为龙凤成祥。</p> <p class="ql-block">  积善牌坊的另外一面。</p> <p class="ql-block">  第二座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贞节牌坊。</span></p><p class="ql-block"> 牌坊的后面刻的是刘家官位与官职,刘镛是二品官,祖父与父亲为三品官,刘家人官职最大的是小碑上刻着的刘镛的长子刘安澜,官居一品工部郎中,但是英年早逝,他的夫人刘邱氏却为分守寡,终身不改嫁,末代宣统皇帝溥仪为旌表她的贞洁而赐建了这座“钦旌节孝”坊。</p> <p class="ql-block">两座牌坊中间,是刘家的家庙。</p> <p class="ql-block">  两座牌坊里面,是刘家的家庙。进门是一个面积不小的楼院,廊道宽阔、雕窗精致,整个院子给人感觉端庄素净。</p> <p class="ql-block">  正厅明间悬宣统皇帝御赐的“承先睦族”九龙金匾一块,以示刘家的荣耀,这也是小莲庄三宝的第三宝。</p> <p class="ql-block">  家庙里面呈列了它们家在朝廷做官的官衔。</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穿过后花园,走过刘氏家廟甬道,就来到了嘉業藏书楼门楼前。</span></p> <p class="ql-block">  嘉业堂藏书楼是南浔首富刘镛的孙子刘承幹所建。为中西合璧园林式布局,口字型回廊式厅堂建筑,所有木窗都镂空雕刻着篆字“嘉业堂藏书楼”字样。后进正厅为嘉业厅,正中高悬博仪“钦若嘉业”九龙金匾。</p><p class="ql-block"> 清末时期,刘承干曾捐巨资助修光绪陵墓,所以宣统帝赐写有"钦若嘉业"的九龙金匾,他以此为荣,并以"嘉业"命名,悬挂在藏书楼的正厅。</p><p class="ql-block">门楼上的“嘉业藏书楼”五个大字是由书法家刘廷琛所题。</p> <p class="ql-block">  嘉业堂藏书楼,坐落于小莲庄旁的小河畔,自1924年建成以来,便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读者。这座藏书楼占地广阔,现为浙江省图书馆的重要组成,珍藏着十三万册图书与三万余片版片。它由首富刘墉的孙子刘承干精心打造,并因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赐匾“钦如嘉业”而声名远扬。</p> <p class="ql-block">  南浔的嘉业藏书楼与宁波的天一阁、杭州的文澜阁、瑞安的玉海楼齐名,并称为江南四大藏书楼。</p><p class="ql-block"> 此为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题写的匾额“钦如嘉业”。</p> <p class="ql-block">  刘承幹是秀才出身,嗜书如命,还曾被鲁迅戏称为“傻公子”。民国动荡时期,大批古籍流入市场,刘承幹命人大批收购,花了三十万两,收了六十多万卷书籍。这些书籍中,有不少珍贵的孤本,还有明清禁书。宋刻版的《史记》、《三国志》,还有《永乐大典》的42册孤本等珍贵书卷,是藏书楼的镇楼之宝。</p><p class="ql-block"> 刘承幹这一藏书的爱好,不仅为他赢得了身后名,也守住了中国的文化瑰宝。而嘉业堂藏书楼因海量的古籍藏书闻名海内外,是中国三大私家藏书楼之一。</p> <p class="ql-block">  藏书楼是“口”字型的回廊式砖木结构,中西合壁的两层楼房,分前后两进,站在天井中央,可以看到整个藏书楼外貌。</p><p class="ql-block"> 藏书楼藏书60万卷,共16万册,不少是被清廷列为禁书的孤本书籍。它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大、藏书最丰富的私家藏书楼。藏书家藏书不易,藏而能守,更属不易。</p><p class="ql-block"> 站在藏书楼中的广场上,空旷的藏书楼让人想到其当时鼎盛时期的模样,感受建筑背后蕴藏的文化深度。</p> <p class="ql-block">  藏书楼与园林合为一体,以收藏古籍闻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私家藏书楼之一,系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p> <p class="ql-block">  整座书楼布局合理,排水巧妙,阳光充沛。</p> <p class="ql-block">  每个房间都是藏书的库房,每间书库的地板都设计得非常坚固。为了保护这些古籍,如今藏书楼房间的墙上都会装有铁皮和双层玻璃窗户,安全性极佳。</p> <p class="ql-block">  嘉业堂藏书楼是江南四大藏书楼之一,现在也是浙江图书馆的一部分,书香浓郁。它是一座回廊式砖木结构的两层书楼,融合了中西建筑风格,设计上考虑了防潮、防火,体现了匠心独运。这里的藏书极为丰富,涵盖了经史子集、碑帖拓片、官私文献等多个领域。每一书都承载着历史的印记和文化的传承,让人感受到江南文化的深厚底蕴。</p> <p class="ql-block">  嘉业藏书楼位于小莲庄的正中间。为了防止藏书楼起火,四周修建了水道,四周清水环抱并种满了香樟树。</p> <p class="ql-block">  刘家人喜欢园林,所以藏书楼也是按园林的风格来建造,书楼与园林合为一体,楼掩映在园中,楼外有园,园中有池。园内也是与小莲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荷花池,夏天来这里古木下乘凉,赏池中红莲绽放,在这样的环境下读书,想必是十分惬意。</p><p class="ql-block"> 从亭子里看到的藏书楼。</p> <p class="ql-block">  荷塘中的六角亭更是点睛之笔,移步换景间,每一视角都呈现出一幅新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  嘉业藏书楼的对面是一个庭园,有河溪、凉亭、还有许多太湖石。</p><p class="ql-block"> 其中有块太湖石啸石是南浔三大奇石之一,高约二米,形似虎踞,石腹有一孔,可以通过吹气发出声音,如同虎啸。故称谓虎啸石。</p><p class="ql-block"> 这块石头上有清代著名学者阮元的题字“啸石”,以隶书书写,字体凝练清秀。啸石原本是阮元的故物,他对此石视为珍宝,曾在杭州建造精舍专门放置这块石头。</p><p class="ql-block"> 后来,啸石经过多次易主,最终被嘉业藏书楼主刘承干以五百银元购得,现在位于荷花池旁,成为了嘉业堂藏书楼的一大特色景观。</p> <p class="ql-block">  漫步小莲庄,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江南园林的精致与刘氏家族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  这座园林不仅是建筑艺术的杰作,更是刘氏家族精神与文化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  返程的途中只见溪边的柳树垂下嫩绿的枝条,随风飘舞,轻抚着水面,仿若一幅诗意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  南浔悠长的河道中,夕阳横亘在河面上,船身窄窄的渔舟,不时将木桨插入水中轻轻的拨动,溅起一层层,一朵朵水花。南浔就是这般沧桑,平和,温柔的。</p> <p class="ql-block">  白墙黑瓦,青石板路的小巷悠长,小桥流水人家,江南古镇宛如诗梦,时光似在此停滞,静赏春雨秋风……</p><p class="ql-block"> 因为时间有限,很多美景没有介绍,特此说明!</p> <p class="ql-block">  感恩这个世界,让我们同乘一趟生命的列车,前行着,守望着,关怀着!牵挂着!传递着温馨与美好,共享着健康与快乐!</p><p class="ql-block"> 祝福朋友们幸福安康,吉祥如意,开心快乐每一天!🙏🙏🙏❤️❤️❤️🎉🎉🎉🌹🌹🌹👌👌👌😊😊😊🍎 🍎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