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邮票里的中国非遗—— 粤剧</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扬子邮趣 2025年04月06日 18:10 江苏</span><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aUOnL80aVaJ5r1p8hRHKbg"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5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网页链接</a></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09年10月,粤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018年9月21日,联合国,配合在澳门特别行政区举办的第35届亚洲邮展,发行《粤剧脸谱》邮展小全张一枚,邮票图案为粤剧中包拯、关羽和花木兰的脸谱,小全张背景为《花木兰》舞台场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粤剧主要流行于广东全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等使用粤方言地区的城乡。明末清初,弋阳腔、昆腔传入广东。清代咸丰、道光年间,广东本地班在演出中以“梆簧”(西皮、二簧)作为基本曲调,兼收高腔、昆腔及广东民间乐曲和时调,用“戏棚官话”为基本语言,间杂以粤方言,逐渐形成粤剧。1912年前后,粤剧演出基本上已改用广州方言,表演体系日趋完善,开始在梆簧中穿插民歌小调,并改假声演唱为“平喉”演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017年10月15日,《粤剧》特种邮票一套3枚,《粤剧》特种邮票表现了粤剧的“四件宝”,三枚邮票分别表现颇具岭南特色的《香花山大贺寿》《六国大封相》《玉皇登殿》这三出粤剧中的传统例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粤剧的传统剧目早期主要有《一捧雪》、《二度梅》、《三官堂》、《四进士》、《五登科》等所谓“江湖十八本”,后又出现《黄花山》、《西河会》、《双结缘》、《雪重冤》等“新江湖十八本”和《苏武牧羊》、《黛玉葬花》等“大排场十八本”。其他代表性剧目还有《白金龙》、《火烧阿房宫》、《平贵别窑》、《宝莲灯》、《罗成写书》、《凤仪亭》等。粤剧基本声腔为梆子、二簧,兼有高腔、昆腔及广东民间说唱、小曲杂调等。粤剧乐队最初由二弦、月琴、三弦、竹提琴、箫“五架头”组成,后又陆续吸收了其他一些新式乐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018年10月9日香港邮政特以“粤剧剧目”为题,发行一套由林炳培设计,林伟强绘图的平版印刷邮票,共6枚,1小版,1本册,展示家传户晓的粤剧剧目及其经典场景,分别为帝女花、双仙拜月亭、关公月下释貂蝉、凤阁恩仇未了情、梁祝恨史、昭君出塞。</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粤剧原有末、生、旦、净、丑、外、小、夫、贴、杂十大行当,后精简为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武生六类。粤剧表演带有质朴粗犷的特色,有单脚、滑索、运眼、小跳、拗腰等绝技。其武打以南派武功为基础,靶子、手桥、少林拳及高难度的椅子功和高台功都十分出色。粤剧化装简练,色彩浓艳,服装多采用广绣,精美华丽,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014年8月21日中国香港发行了由冯刚华设计的平版《粤剧服饰》,共6枚,1型张,1小版,邮票六枚分别为大汉装、海青、小古装、小军装、蟒袍、披风。</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粤剧广泛吸收广东音乐、广绣、牙雕、陶瓷、灰塑等地方艺术形式,充分体现了广府民系群落的地域文化传统,辐射范围遍及全球各地,在世界华人中具有极强的文化凝聚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信息来源:网络</p>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aUOnL80aVaJ5r1p8hRHKbg"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