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4月5日,正值清明时节,春暖花开,阳光明媚。沁阳市摄影家协会在李飞翔老主席的带领下,一行九人前往山西省夏县堆云洞进行采风活动。堆云洞位于夏县城西25公里的稷王山上牛村土岗,两侧沟壑深达近百米,蛇虎、石健二涧环绕,涧水东流入涑水河。雨后岗上积云缭绕,雾霭长存,洞门常被云雾封住,因此得名“堆云洞”,因其外观酷似西藏布达拉宫,又被称为“小布达拉宫”。1928年,中共河东特委在此秘密活动长达十年,这里堪称晋南革命的摇篮。</p> <p class="ql-block">据说,这一古老建筑群始建于元代,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明清时期不断增筑扩建,乾隆至道光年间迎来鼎盛,咸丰三年建筑成型,历史上被列为县城古八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堆云洞布局严谨,设计巧妙,亭台阁楼依山而建,错落有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形成了房上建房、院中套院、洞里藏洞,层叠构筑的建筑奇观。现存建筑包括北极台、笔峰塔、三皇阁、三圣殿、真武殿、三王祠(药王、牛王、马王)和白衣大士祠等,配以廊庑、厢房、道院,形成了一组宏伟的道观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该道观集自然奇观、建筑艺术、道教文化和革命文物于一身,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无论从历史意义还是革命传统教育意义来看,都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和开发价值,是“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探索宗教,激扬文化,追寻历史,缅怀英烈”的绝佳胜地。</p> <p class="ql-block">山门三间布局,建筑精细,古朴典雅,飞檐廊柱,雕梁画栋。正中门额匾题金黄色“堆云洞”三字,两侧楹联灰底蓝字:“得道溯洞天,应忆前生证果;藏真来福地,先知后进因缘。”大门东西各塑一尊天神,身材魁梧,强健无比,手执矛剑,双目圆睁,威武雄壮,炯炯有神,是为青龙白虎,护佑道法。</p> <p class="ql-block">在古建筑群中,一座砖砌城楼格外引人注目。沿着黄色的安全线行走,感受着这份庄重与安全,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智慧与力量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在石磨旁,我看到两位小朋友,他们天真烂漫的笑容感染了我,让我感受到这份童真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通往地下印刷厂的地道隐藏在建筑之中。</p> <p class="ql-block">地下党组织的小小印刷厂设于此处,并保留了一台旧式油印机。</p> <p class="ql-block">楼内通道坚固结实,透露出历史的厚重感。</p> <p class="ql-block">同行伙伴吴兵正在专注地进行摄影创作。</p> <p class="ql-block">李庆军副主席也在认真地拍摄照片。</p> <p class="ql-block">在一片阳光下,我看到一座青砖灰瓦的老房子,房顶覆盖着绿色琉璃瓦。门楣上方挂着一块牌匾,下方则是两盏红灯笼高高悬挂。站在门前,感受着这份宁静与庄严,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堆云洞全图”生动地展现了兴盛时期的洞景。由于堆云洞地势高峻,环境幽邃,景致秀丽,清人慕其景色,题赞堆云八景为:双涧合流、石穴隐云、路盘层磴、庭俯乔林、东楼朝雨、西殿晚风、笔峰留月、高台孤耸。有诗云:“曲折螺旋步步升,青云足下会飞腾。回头试看行将处,已离琼楼十二层。”</p> <p class="ql-block">在一座传统中式建筑外观前,我看到一座三层楼高的建筑,装饰着红灯笼等元素,显得格外喜庆。</p> <p class="ql-block">在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前,屋顶覆盖着红瓦,檐角悬挂着三个大红灯笼,门前挂着一块蓝底白字的牌匾“药王殿”。</p> <p class="ql-block">嘉康杰同志曾于1922年在此创办“平民中学”。1929年4月,中共山西省委书记汪铭同志在此主持召开了河东特委会议,决定成立以嘉康杰为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河东特别委员会。解放战争时期,这里被作为党的地下组织领导中心,组织和领导晋南人民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我看到一栋古色古香的传统建筑。屋顶覆盖着灰色瓦片,檐口装饰精美,透露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p> <p class="ql-block">看着大石头旁的樱花谷简介,我对樱花谷充满了期待。我想象着片片樱花盛开的景象,仿佛置身于一片粉色的花海之中。微风拂过,花瓣如雨般飘落,一切都很有诗情画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