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在繁忙的工作间隙,我挤出大约三个小时回老家给爸爸妈妈、姥姥姥爷等亲人扫墓。走得如此匆忙,竟然忘记了给爸爸妈妈带一盒香烟。 氤氲的薄雾、凄凉的坟头,触景生情,引发了一些难忘的回忆。其中,最为清晰的一幕,就是走上战场前,我就是沿着同样的路线,独自一人去向这些亲人告别。唯一不同的是,那时爸爸还在世。 接到总部关于赴刚果金出任联合国军事观察员的通知后,我迅速办理工作交接,并立即着手处理个人事务。 <p class="ql-block"> 我是职业军人,也受过联合军事观察员的专业培训,从一开始就非常清楚联合国军事观察员是要走上战场的。军事观察员在交战各方的枪口下开展工作,是不折不扣的高风险职位。</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在金沙萨遭袭的联刚团通勤大巴车</b></p> 第一件事情,就是关上门,含泪写了三封遗书。鉴于前面我国牺牲观察员后事处理上存在的问题,我用最周全的主动方案把后事处理提前做了安排。不损害家庭关系,不遗留敏感问题,不给组织、领导添麻烦。 第一封遗书,我交给了我们部队的金副政委,他既是非常有水平的领导、也是我非常信赖的老大哥,工作上也分管褒扬抚恤。如我在战场上有不测,他是统筹处理我后事的最佳人选。 <p class="ql-block"> 第二封遗书,我交给了我们部队的杨总工,我们曾经对桌办公,两家大人孩子关系密切。如我在战场上有不测,由他来代我处理面向夫人、孩子的家庭内部事情,是最为合适的人选。</p> 第三封遗书,我交给了跟我父亲关系极为密切的成章二哥。我们两家是世交,我在部队工作期间,二哥两口子对老人照顾有加。如我在战场上有不测,由他来代我处理面向老父亲的家庭内部事情,是最为合适的人选。 三位受托人都庄重地接受了这份沉甸甸的委托,我们约定:如有不测,就启封遗书执行;如我平安归来,就让遗书完璧归赵。 <p class="ql-block"> 第二件事情,就是沿着清明节同样的路线去向亲人们告别。</p><p class="ql-block"> 首先,先去跟父亲告别。母亲去世后,日渐苍老的老父亲对我的依赖越来越大。但如果回不来,这次见面就是生离死别。面对并不知情的老父亲,这个口确实很难开。</p> <p class="ql-block"> 我深知老父亲经历过解放前的兵荒马乱,知道战争的残酷。为了不让老父亲担心,我尽量把事情说得轻描淡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老父亲打断我:“你不用说了,去打仗的地方肯定有危险。是你自己申请去的还是单位要求你去的?如果是你自己要求去的,那我不同意。”</p> <p class="ql-block"> 我支支吾吾地说,是组织安排。老父亲的脸色刷地变了,泪水顺颊而下,一言未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什么是亲爹亲娘,什么是父子情深,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说实话,我低估了老父亲的对儿子走上战场的反应。这种触及灵魂的生离死别,将老人与孩子生死相依的情感诠释得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 告别老父亲,我到了公墓与母亲和其他亲人告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母亲是儿子最亲的人,但母亲在我上大二的时候就突然因病去世了,这个打击简直是致命的,我用了10年的时间才相信母亲真的永远离开了我们,才渐渐缓了过来。</p> <p class="ql-block"><b>这是1986年10月底我给母亲拍的照片,也是母亲留下的最后一张照片。此时她已患肝癌,不到3个月,母亲就病故了。</b></p> <p class="ql-block"> 如果母亲还在世,我不知我是否还能有勇气主动报名以军事观察员的身份走上战场。毕竟,这不是我们国家遭受外敌侵犯,我必须义无反顾走上战场,而是到遥远的非洲去制止战争、维持和平。</p> 跪在母亲的墓前,给她点上一只香烟,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向母亲汇报了一遍,流泪满面。泪光中,纸钱上的火苗随风而舞,扶摇直上,我觉得母亲听到了我的心声。 <p class="ql-block"> 我抹干泪水,跪拜了老母亲,又起来给老人家庄重地敬了一个军礼。</p> 告别了母亲,我又驱车到了姥姥姥爷的墓前。<div><br> 我是他们孙辈中的老大,自幼得到了姥姥姥爷更多的眷顾和教育。姥姥姥爷一生多有成就,为人处事,颇有见地,他们以自己的人生经验,照亮了我的人生之路。这次远行非洲,踏上战场,肯定要向姥姥姥爷辞行。</div> 在姥姥姥爷墓前,我感觉跳动着火苗,就像老人在说话、在叮咛我:从小到大,我们已经告诉你了许许多多,照着做,就会成功。<div><br> 如果说在爸爸妈妈面前,我体会到的是人间情感的话,在姥姥姥爷面前,我体会到更多的是智慧的导引:做任何事情都要胆大心细,只要做到位,就能够成功!</div><div><br> 离开姥姥姥爷,感觉一身轻松!</div> <p class="ql-block"> 上战场之前,另外一个难关是怎么面对夫人和孩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时,有个电影叫《贝雷之子》,是以牺牲的联合国军事观察员雷润民为原型拍的。他刚到联合国伊科维和任务区20多天,就因故牺牲。</p><p class="ql-block"> 电影中最让我揪心的一个镜头是,雷润民牺牲的时候,儿子在睡梦中被一声凄厉的枪响猛然惊醒。父子连心啊,雷润民就是以这样的方式让儿子知道了他的不幸。</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最近王志勇武官在公众号《外交官说事儿》发表的回忆文章《逝去的蓝盔英灵》中,记载了关于雷润民牺牲后他参与处理善后的一些详细情况。请参阅:https://mp.weixin.qq.com/s/SHL3191rYowTh-Ss1kw4pw</p> <p class="ql-block"> 这个电影对我的影响很大,上战场之前,我怎么跟儿子谈呢?儿子那时读初一,还是似懂非懂的年龄。我尽量用平和的语气,他进行了一番长谈。中心是爸爸要远行,要好好学习、要听妈妈的话,要担当起男子汉的责任来。核心是绕着圈让儿子明白:他得尽快成长起来,家里需要一个男子汉!</p> 儿子睡了,我蹑手蹑脚地走进他的房间,在微光下看着尚未成人的孩子进入了梦乡,心里还是万般牵挂,难以割舍。 夫人是一个心理素质比较差的女性,为了不让夫人担心,我一直对她报喜不报忧,从来没有告诉她联合国军事观察员到底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工作。在她的心目中,这次出国就像以往出差差不多,无非是时间长点而已。 <p class="ql-block"> 离家的这天早晨,她照例去上学,所不同的是这天她因为帮我收拾行李晚了一点点,没有带着家属楼上的小朋友一起走。夫人是个小学老师,平日她上班时都是带着在她学校上学的近10个小朋友一起去学校,小朋友的家长们就不用去送了。</p> 我们一起走出家门,骑着自行车去上班,我开车同时出发。看着依然没有意识到异样的夫人,我的心里翻江倒海般地难过。 我让夫人先走,看着她骑车前行的背影,我的眼圈瞬间湿润了,我于是就开车远远地在后面跟着她,想多看她一眼。她拐弯后我看不见了,就开车加速到前面一个她必经的路口停下,看她骑车通过。此刻,我知道,我必须得走了。 <p class="ql-block"> 后来,夫人这种心理素质还真的在遇到特殊情况下出现了问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那是从金沙萨返回我工作的博恩迪时,起飞前我勤不着懒不着给夫人打电话(金沙萨可以用手机)说,我们马上起飞了,到了博恩迪就给你电话。结果到了博恩迪后,发现连日的雷暴将所有的卫星天线都击毁,对外通信只剩下军用短波E-MAIL。在那时,<span style="font-size:18px;">连年战争造成博恩迪所有手机通信基站损毁,商用手机是无法使用的。</span></p> <p class="ql-block"> 等不到我卫星电话的夫人,一夜未眠,以为我遇到了不测。由于连续近一个月的暴雨,飞机无法通勤,维修人员无法到场维修,差不多有一个月无法与家里联系。夫人更加以为我遇到了不幸,精神受到了很大刺激。整晚不能入睡,在家里一分钟也呆不住。学校秀春主任就整夜整夜地陪着她在大街上走,或在小广场上乘凉。</p> 重新建立联系后,我告诉她,如果真的遭遇不测,部队就会在第一时间派人与她联系。如果部队没有联系,那就是没事。走上战场,家属跟着整天担惊受怕,真是不容易。 回想往事,走上战场时的心路历程往往复杂而深刻,既包含对家国的责任与热血,又掺杂对生死的敬畏与悲怆;既有难以割舍的儿女情长,又有无怨无悔的担当。 所幸的是,任期结束后,我平平安安地回到了祖国,回到了亲人身边,但留下的这段情感历程,让我更加热爱和平,热爱祖国;珍惜亲情,珍惜平凡而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