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岘首山文化旅游景区

添源地方

以前多次去襄阳,看到岘山上有座亭子,总想上去看看,可是周围都被拦死了,上不去。去年看了撒贝宁参与拍摄的纪录片《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其中在讲到孟浩然时,就是在岘首山文化旅游景区拍的。我这才知道岘首山文化旅游景区终于开放了。今年清明节,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坐上火车奔赴襄阳后,立马打车去岘首山文化旅游景区。 襄阳岘山面积很大,为赤松子洞府道场,传说伏羲死后葬在此处,身体化为岘山诸峰,包括岘首山(下岘)、紫盖山(中岘)、万山(上岘),是一座正宗的历史文化名山。我去的是岘首山,在襄阳博物馆新馆对面。 还没有到达售票处,就看到盛开的日本晚樱,非常漂亮。目前岘首山文化旅游景区门票是30元,我二话不说,买票、检票、进入,开始文化之旅。 过了检票口,就看到上山道两旁盛开的樱花映衬着山门,我赶紧用新买的华为M70Pro+进行拍摄。岘首山文化旅游景区是襄阳文化产业园二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还原历史的设计手法,融合现代旅游的模式,重建了晋太傅羊祜祠、岘首亭、岘山亭、堕泪碑等历史文化建筑。所以大家看到的都是仿古建筑,不是真正的古迹。 进入山门后,回首望去,对面襄阳博物馆新馆一览无遗。 回过头来,羊杜二公祠映入眼中。此祠主要是纪念东晋名将羊祜的,再加上杜预,合称羊杜。 步入祠中,建筑里面主要是介绍羊祜的功迹。 这里面是介绍杜预的事迹。如果您眼睛好一点,可以看到后面亭上“岘首亭”三个字。 出了羊杜二公祠,拾阶而上,岘首亭耸立在眼前。在这六角七层高的“岘首亭”前,刻有孟浩然的名诗《与诸子登岘山》:<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br>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br>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br>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今天我来登临岘首山,抚今怀古,重读此诗,不禁热泪盈眶。</div> 想登上岘首亭,只能步登,没有电梯。每层都嵌有历代名人写的关于襄阳的诗词,还有一些反映襄阳过去和现在的照片。我从中挑选了李白的诗句,一是因为我喜欢李白的风格,二是因为他的诗里多次出现“岘山”。 岘首亭将亭、阁、塔合一,总高56.8米,共有7层。登上最高层,极目汉江,山、水、城、林、洲、桥相融,美景尽收眼底。这一张是襄阳博物馆新馆和伏羲雕像。 这两张是襄阳城区的风貌。 从这边看到的是著名景区——中国唐城。 正好下面有火车经过,我赶紧抢拍了几张。远处是建在汉江上,供高铁火车行驶的桥梁,造型和颜色独特,我很喜欢这座桥。 欣赏完亭上的风景,我从岘首亭上下来,来到它的另一面,正好无人,马上拍了张全景图。 接着我来到离它不远处的堕泪碑。当然,孟浩然当年看到的堕泪碑已经不存在了,这是新立的,篆刻的是西晋文学家李兴的《羊公碑》,对羊祜的生平、功绩、品德进行了高度概括性的描述和评价。<br> 然后我从堕泪碑向岘山亭走去,途经几株盛开的樱花,连忙拍了几张亭、花的合影。<br> 这座岘山亭也是现在建的。最开始岘首亭就叫岘山亭,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他的《岘山亭记》中有记载。明朝嘉靖时才将岘山亭改名岘首亭。由于三国时代有名的孙坚,就被黄祖军士射杀于岘首山上,所以如今在离岘首亭不远的地方建这座岘山亭,我个人猜测可能是为了纪念孙坚。 从岘山亭往回走,看到白色海棠花,不由手痒,又拍了几张海棠花与岘首亭的合影。岘首山小而险,所以整个景区的面积不大,我个人觉得门票20元应该更合适。最后我用一首诗作为结尾:<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岘首山感怀<br>岘首亭中眺汉江,千年羊杜美名扬。<br>群峰叠翠连天碧,一水环襄映日长。<br>孟浩诗碑传雅意,羊公高塔证兴亡。<br>古今多少英雄事,尽付登临意未央。</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