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繁华富庶之地多才杰志士、文人墨客,在物质生活得到保障后,人们开始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如今,随着“大蓬车”精致曾是 " 南船北马、九省通衢 " 的淮安城内,可以发现这里不仅古迹众多,而且人文渊薮,曾写出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明代文学大师吴承恩就出生、成长在这里。 吴承恩故居坐落在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河下古镇打铜巷巷尾,地处淮安古城西北部,紧依古运河。景区由故居本体、吴承恩生平陈列厅、玄奘纪念堂、美猴王世家艺术馆、六小龄童工作室五部分组成,是目前国内唯一综合展示西游记文化和纪念吴承恩的场所。 故居是典型江淮风格的明代庭院式民居,由门厅、三进正屋、厢房和后花园组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优雅宁静的竹林,如同吴承恩先生一样有礼有节,淡泊明志的人生写照。 ▲吴承恩出生地 ▲吴承恩出生地 踏入吴承恩故居的那一刻,仿若一脚跨进了历史的回廊,岁月的帷幔缓缓拉开,一部波澜壮阔的《西游记》从泛黄的书页中翩然而至,在这方天地间具象呈现。 ▲怡园 我们知道《西游记》的创作素材来源于唐代玄奘法师的取经之路,在故居中有设有“玄奘阁”。少年时的吴承恩就对神鬼故事情有独钟,中年后,他将唐僧西游的故事结合唐人传奇、佛道经典、民间故事、淮安地方掌故,创作出流芳百世的《西游记》。 ▲玄奘阁 在缅恩堂内可以了解到吴承恩的生平,也可以看到他创作《西游记》的背景。<div> 1500年(大明弘治十三)吴承恩出生于淮安府山阳县一个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庭。他的父亲吴锐性格乐观旷达,奉行常乐哲学,为他取名承恩,字汝忠,意思希望他能读书做官,上承皇恩,下泽黎民,做一个青史留名的忠臣。</div> ▲缅恩堂 吴承恩自幼好学,能诗会赋放在今天就是妥妥的“学霸”,可惜这位学霸早生了几百年,在崇尚八股文的年代,他的文章显得格格不入,连年参加科考而不中,好不容易谋得一官半职,又因得罪了上司被诬陷贪腐而下狱,虽后来冤情大白,他却已对仕途灰心,回家专心著书立说。 吴承恩小时候勤奋好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爱好填词度曲,对围棋也很精通,还喜欢收藏名人的书画法帖。少年时代他就因为文才出众而在故乡出了名,受到人们的赏识。 ▲射阳簃 ▲美猴王六小龄童工作室 吴承恩虽自幼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但他科举考试的运气不佳,至45岁才补上“岁贡生”。<div><div> 所谓“岁贡生”,在明朝是取得了秀才资格而屡次乡试落榜者,由学政将其姓名报送朝廷(“入贡”),听候安排。</div></div> 结果,其他岁贡生都“补缺”上任去当官了,吴承恩却被安排到南京国子监读书。这一读,又是十几年。到六十岁左右,吴承恩终于得了个“正八品”的长兴县丞。由于吴承恩秉性耿直,只做了一年多就被诬陷为“贪污受贿”,遭革职拘禁。不久,得到平反,又被补授湖北蕲春荆王府纪善(教师),仍为“正八品”。时间不长,吴承恩便以“年老有病”为由,辞职返乡。 他官场的失意,生活的困顿,使他加深了对封建科举制度、黑暗社会现实的认识,促使他运用志怪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愤懑。他自言:"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实记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吴承恩还写过一部短篇小说集《禹鼎志》,不过已经失传,只能看到一篇自序。 30岁后,他搜求的奇闻已"贮满胸中",并且有了创作的打算。50岁左右,他写了《西游记》的前十几回,后来因故中断了多年,直到晚年辞官离任回到故里,才得以正式创作《西游记》。 参观故居时,不时听到有人为吴承恩的仕途坎坷叹息、愤懑。不过,我的感受并不完全如此。我想,如果吴承恩科举、仕途都很顺利,也许就不会有《西游记》这部巨著了。科举制度,主要是为那时社会的需要选拔“人才”。吴承恩的文风洒脱,也许并不符合科举八股文的要求,屡试落第应在情理之中。 再说,如要在古代官场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但要学问好,更需要有“审时度势”、“顺势而为”的能力,如古代那些贤明的丞相;而吴承恩只有正直文人“嫉恶如仇”、“刚正不阿”的性格,要有所作为恐怕会落得个“出师未捷身先死”。 ▲吴承恩住房 吴承恩的伟大,就在于长期失意的生活并没有让他对自己有所怀疑、失望,一蹶不振、潦倒终生。在一次应试落第后,吴承恩曾作诗一首:“十年尘梦绕中冷,今日携壶试一登。醉把花枝歌水调,戏书蕉叶乞山僧。青天月落江鼋出,绀殿鸡鸣海日升。风过下方闻笑语,自惊身在白云层。” 遥想当年,吴承恩生于斯长于斯,却身处风云变幻、世风复杂的时代。科举失意如阴霾笼罩,仕途的大门对他紧闭,可他心中有乾坤,眼底藏山河。 ▲徐培晨艺术馆 为了一部《西游记》,可以想象他定是寒来暑往,青灯黄卷为伴。白日,穿梭市井街巷,听贩夫走卒讲述奇闻轶事,从民间传说的土壤里汲取养分;夜晚,在简陋书案前,反复斟酌每一个人物、每一段情节,将对人性的洞察、对社会的讽喻、对美好的憧憬,凝练成奇妙文字。 创作之路,资金匮乏,资料稀缺,还可能饱受旁人质疑,讥讽其荒诞不经。但他宛如一位孤独的勇士,在文学的荆棘丛中披荆斩棘,以笔为剑,斩破黑暗,开辟出一条通往神魔仙境与人性幽微的通途,让后世得以沿着他铺就的道路,领略西游魅力,感悟人生真谛。 吴承恩故居的周边,随处可见西游文化,是西游记给这个平常的古镇增添了文化的氛围和色彩。你可能走过许许多多的古镇,能给留下印象的又有几个? ▲猴王出世 ▲大闹天宫 漫步在吴承恩故居,从庭院到楼阁,从浮雕到雕像,处处弥漫着西游文化的馥郁芬芳。这一方天地,不仅留存着历史的记忆,更封存了一位创作者呕心沥血的艰辛历程。 ▲五行山 ▲高老庄 ▲三打白骨精 ▲女儿国 它像一座不朽的灯塔,照耀着中国文学的航道,让《西游记》的光芒穿透岁月,熠熠生辉,也让每一位到访者,在沉浸于西游奇幻之余,对文学创作背后的坚韧与伟大,肃然起敬,怀揣敬意,带着这份精神滋养,重新踏上属于自己的人生征途。 ▲真假美猴王 ▲火焰山 ▲大靁音寺 <p class="ql-block"> 探幽吴承恩故居,静谧却又似有千言万语在空气中流淌。青瓦白墙,飞檐斗拱,砖石小径蜿蜒其间,每一寸都镌刻着往昔的痕迹,默默诉说着那位文学巨匠在此度过的岁岁年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 data-filtered="filtere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