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牧马人

映山红

<p class="ql-block">阿尔山这片高原,孕育了牧马人的勇敢。</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阿尔山这片热土,养育了阿尔山的丹丹。</span></p><p class="ql-block">勤劳勇敢的牧马人,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在内蒙古东部横跨大兴岭西南山麓阿尔山市有一个小镇叫伊尔施,我的表妹杜丹丹与妹夫包凌宇过着放牧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其实,他们牧马的原因,是源于杜丹丹的父亲杜连江。杜连江从小就喜欢养马,喜欢这种与青草、大山为伴无拘无束的生活。他养马有50余年的历史,有深厚的游牧经验。六年前,他患了血栓,家人让把马群挑了(就是卖了),他一直没有同意,后来血栓发作了四次,上马、下马也十分费劲,不得已开始卖马。每一次赶走几匹马,他都抚摸着每一匹马鬃,与马密语告别,日子在留恋、不舍、难过中度过,白头发也逐渐增多,时不时还暗暗流泪。大女儿杜丹丹与包凌宇商量:“不能看着咱爸这样,不如将经营十多年的汽车修理门市停了,接过阿爸的鞭子放牧吧”。经过几番周折考虑,决定继承杜连江传统的游牧方式,以游牧为生。(下面的图片是包凌宇的两个女儿:包佳乐、包佳琦)</p> <p class="ql-block">说实在的,阿尔山的冬季很漫长。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影响,阿尔山伊尔施镇从每年的10月份至次年的4月都被冰雪覆盖,雪期比较长,积雪厚度高达350毫米,有千山堆玉、万野披银之感。</p> <p class="ql-block">天边的朝霞第一抹亮光刚刚探出头,包凌宇和杜丹丹已经开着皮卡车驶向山坡驻扎的马圈出发了,开始一天的放牧生活。四周白茫茫的一片,一条弯弯曲曲的被车辙辗压过反着亮光的雪路,隐隐约约出现在视线中。车开到半山腰,雪覆盖下的草墩,将车改变了方向,我下意识地抓了一下扶手,心里忽悠一下,脸上沁出淡淡的汗珠,杜丹丹一边安慰我不要怕,一边紧握方向盘来回旋转,我的心也跟着车一起不停地起伏。看着杜丹丹从容面对的样子,这种路况对她来说,应该早已司空见惯,是稀松平常的事了。</p> <p class="ql-block">车停在了四周堆满多层干草垛的马群旁边,由于多年的默契使然,开始了各自的分工。杜丹丹扛起一把铁镐,包凌宇拿出一根铁钎,铁钎子有3厘米粗,顶部是平的,两侧各焊接20厘米长的把手,中下部做成锥形。我好奇试探地拿了一下,居然没拿起来,包凌宇笑着接了过去,我们一起向山沟的泉水破冰处走去。</p><p class="ql-block">我们要把底部依旧流动的山泉水冰面打破,用山泉水饮马。我好奇地问包凌宇:“咱家马圈旁边不是打了一口手压井吗?压水不是比破冰轻松许多吗?”,他回答:“一是冬天山坡下部的含水层降低,出水量不足,二是水压井出水慢,水量根本不够54匹马一起喝的,喝不上水,马与马间尥蹶子打架,我怕马被踢坏了,损失就大喽!”。我忽然间就想起来一句老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我笑着调侃到:真是“有马的地方也有江湖啊!”,包凌宇说:“这些马除了不会说话,其他方面十分有灵性呢,有会抢上槽的,有抢不上槽的,就是这个道理”,听了他的话,我不知不觉对马有了亲近之感。</p> <p class="ql-block">破冰取水饮马,说容易也容易,说不容易还真不容易。容易是指破开冰层,泉水在寒冷的冬天流动起来,马群低头就能喝到水;不容易是指冬天最冷零下二十多度,甚至达零下三十度,前一天破完的冰层又被冻成半米。用铁镐刨冰,那是一刨一个星点,这时候只能先用铁钎子慢慢钎开一个口子,逐渐扩大直至露出流淌的山泉水。山泉水十分清澈见底,偶尔有几条小鱼游来透透气,还有几只幼蛙跃跃欲试露出水面。包凌宇用铁钎子将冰面破出一条线,杜丹丹用铁镐将“水道”四周弄平整,方便马群喝水。有时候一镐下去,泉水四溅,崩到全身,水花立马成冰粘到衣服上,就像带了盔甲一般;溅到脸上,结成冰珠,不一会又融化成水<span>。</span>顺着<span>脸颊</span>、<span>眼睛</span>流淌,还冒着热气,他们用袖子抹一下脸,丝毫不犹豫一下,接着破冰,仿佛与时间赛跑……</p> <p class="ql-block">趁着我们修理“河道”的空档,包凌宇解开马圈的围栏,刚掀个缝隙,一群脱缰野马撒着欢般奔向泉水,几匹马喝完走开,又下来几匹马接续着,就好像是接力赛,也像人在排队一样。我指着最后几匹马说:“妹夫,它们几匹就是抢不上槽的吧”,他微笑着连连说对。</p> <p class="ql-block">马群渐渐走远,去寻找野草了,包凌宇骑马放牧去了。我很纳闷,外面白茫茫的一片,也看不见草啊,不由自主地问了出来。杜丹丹说:“马自己就能隔着厚厚的白雪闻见青草的味道,用马蹄不停地踢雪,露出绿草的嫩芽,用马嘴横扫去掠”,我恍然大悟,原来一些动物的生存技能是与生俱来啊。</p> <p class="ql-block">包凌宇赶马的吆喝声渐渐远去,我们跟随杜丹丹来到马圈清理马粪、挑马草、填马料。马圈是用一寸铁管围成的,长有30米,宽有20余米的模样,每个铁桩子间距三米左右,高度上围了三个层次,小马吃草可以在最底层,大马就可以把马头伸到第二层或第三层,这样拦着,主要怕马蹄踩踏,糟塌干草,这都是我问来的。</p> <p class="ql-block">小妹夫高志华将挂了一层霜的马粪用叉子往中间收敛。他说:“马粪积攒到一定厚度,再统一用铲车清理走,放在一边码堆成方,春天的时候将粪弄熟,撒到田里”。</p><p class="ql-block">杜丹丹将500斤重的一捆草推至栏杆周围,用镰刀割开包装,手放在草捆的上部,用整个身体及膝盖将草摊开,我和小妹杜圆圆将干草挑到栏杆以外。时间在干活中慢慢过去,一抬头,日头就要落山了,马蹄声、嘶吼声不断传来,马群回家了……,</p> <p class="ql-block">吃晚饭的时候,杜丹丹的父亲杜连江说:“今年卖了几匹马换钱,马掉价了,不如去年的行情,但是生活倒是绰绰有余”。如今,放马有人继承了,他也准备安度晚年了,即使现在走路不方便,依旧没有放弃他的马,每天都通过视频监控看马呢!</p><p class="ql-block">我崇敬的牧马人,就在我的身边,他们用勤劳和汗水去收获美好的明天。感谢政府的富民政策,带给牧民欢乐祥和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图片:映山红</p><p class="ql-block">文字:映山红</p><p class="ql-block">音乐: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