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空石,是沂蒙山区的一个小村庄,《空石》,讲的是八路军排长宁少戎的传奇故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父亲刘乃晏1945年在沂蒙山区打仗负伤住院,听一位病友,即兄弟连队的指导员讲述的故事,这个感人的故事深深地印记在父亲脑海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父亲出院后,利用战斗空闲,就写上几笔《空石》,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形成厚厚的一本故事,遗憾的是,《空石》在鲁南战役中丢失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父亲于1990年开始重新写作《空石》,把脑海里亘古不变的空石故事转换为红色文字故事,他用伤残的右手,一字一句辛勤耕耘,努力完成了《空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看《空石》,总是感觉之中有父亲的影子。他于1942年1月至1945年6月,在八路军山东纵队后鲁中军区费东县(现费县)汪沟区武工队先后任班长、文化教员、副指导员,参加了艰难的敌后武装斗争,他生前经常向我讲述武工队和日伪军斗智斗勇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9、宁少戎婉拒提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一天,武工队安排大家休息,战士们大多去村边的河里洗衣服去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宁少戎根据武工队崔队长的指示,分点一下给各个班的枪、子弹和手榴弹的数目。宁少戎正在忙着,在院里晒太阳缝衣服的李大婶见只有宁少戎一个人,便问宁少戎:“大兄弟(她原来叫排长的,现在熟了,亲近了,就叫起大兄弟来),你知道我二妹来干什么吗?〞宁少戎低着头没有抬起来回答了一句:“不知道。”李大婶说:“二妹是来看你的。”“别胡说,你二妹不是来找你有事吗?”正在搓绳的李大哥责怪李大婶说。 李大婶反驳李大哥说: “你知道什么?她在这里待了那么大一会了,见到大兄弟从屋里出来就走了,哪是来找我的?”</p><p class="ql-block">听到李大哥和李大婶这些话,宁少戎颇有顾虑地说:“大嫂,我求你了,这话可不能这么说,我这八路军战士可担待不起呀。”李大婶说:“这里没有外人,你不用害怕。”“你家是哪里?”李大婶接着又问宁少戎。 宁少戎礼貌地回答:“陕西的。” 李大婶又问“在家里定亲了吗?”宁少戎如实作了回答:“家无立锥之地,全靠给人家扛活为生,定什么亲?”李大婶听宁少戎这么一说,高兴了,忙说;“穷怕什么,只要人好就行,你看我二妹俊不?”宁少戎赶紧回答:“我们八路军有规定,不许对群众说长道短。” 李大婶不服地说:“你们八路军哪有那么多规矩?”宁少戎解释说;“千军万马,没规矩还得了。” “我这二妹上了十来年学,知书达理,人长得俊,心眼好,多少人给她提亲,她都不愿意,大兄弟,你要是愿意,我给你当媒人,我看我二妹准愿意。”李大婶对宁少戎看了一眼,满有把握得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听李大婶说到这个份上了,宁少戎赶紧恳求道: “大嫂,千万别提这个事。我们八军的纪律是严格的。这种事要是传出去,不光我得受批评,挨处分,一旦损害了八路军的名声,这事就更大了。”李大婶全然不顾宁少戎说什么,仍然不依不饶地说:“我是看你俩长得般配,年岁又合适。”越这么说下,弄得宁少戎越尴尬,李大哥看不下去了,李大哥劝李大婶:“大兄弟是老实人,人家八路军纪律不允许,你就别为他了。”李大哥又说:“不说了,这事就咱三个人知道,谁也不许传出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们正在说着话,班里有的同志从河边洗衣服回来了,三个人沉默寡言了。“你们俩说吧,我得洗菜做饭去了。”李大婶边说边进了灶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0、宁少戎独斗敌人的故事传播开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一天,武工队吃过早饭后,全队人员集合,队里进行这一段工作和战斗情况总结。崔队长先讲话,他说:这几天,武工队主要任务是帮助群众修房子、修地堰,挖地、送肥等,大家表现不错,都很努力。崔队长表扬了一些班和个人,同时,也指出了不足,批评了个别做得不好的同志。崔队长总结完后,对宁少戎说:“宁少戎同志,你给大家讲讲,你随军区侦察队执行任务和你一个人歼灭十一个敌人的情况。”宁少戎谦虚地说:“队长,你说说就行了,我不用说了。”队长依然让宁少戎说说,大家也热烈鼓掌,欢迎宁少戎说说执行任务和战斗取胜的情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面对大家的热情,宁少戎简单地讲述了战斗的经过,并对自己一个人天未黑就上路,有些麻痹大意做了自我批评。宁少戎讲完后,崔队长接上说:王队长来信说,宁少戎同志随侦查队执行任务,任务完成得很好,他对侦查队完成任务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当受到奖励。任务完成后,军区侦察队送给武工队的现金等东西,宁少戎都如数上交,宁少戎同志还把军区侦察队王队长奖给他的东西也交给了队里。现在,我宣布,把军区侦察队王队长奖给宁少戎同志交到队里的枪弹等物品,全部还给宁少戎同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崔队长一边把军区侦察队送给武工队的钱拿在手里展示给大家看,一边说:“同志们看,我们武工队从来没有这么富有过。有了这么多钱,这几天我们可以改善下生活了。”接下来,崔队长继续说,同志们都知道,宁少戎同志来武工队,带同志们打过许多好仗。这一次,他在随军区侦查队完成任务返回武工队的路上,独自一个人歼灭了与之遭遇的三个鬼子,八个伪军,缴获了一批武器弹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三支新三八式步枪。队长讲到这里,队里同志们有的耳语:“宁排长真行。”有的用羡慕的眼光看着宁少戎。崔队长越说越高兴,宁少戎同志这次是在遭遇战中险中取胜的。实战再次证明,宁少戎同志胆大心细,遇事沉着不慌,他善于分析判断情况,适时定下决心,化不利为有利,险中取胜,智勇双全。他精湛的射击技术,是他这次取胜的重要条件。平时,大家都称赞他精准的射击技术,但他自己从不满足,经常不断练习射击技术,还单手举枪,在枪管上坠上一块石头,手臂纹丝不动。他用驳壳枪几乎不用瞄准就能击中目标。我们大家都要认真向宁少戎同志学习,做一个智勇双全、军事技术过硬的好战士。崔队长话音刚落,全队立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崔队长接着把手枪、子弹和布,重新发给宁少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开完会后,大家都没有散去,有的争着看枪,有的在看子弹,有的要宁少戎再讲讲这次战斗的经验。“你们光争着看枪,知道这把枪的名字吗?”崔队长站在人群里问,“不知道,队长给介绍一下吧。”队长接着介绍:这支枪是法国造,齐口短脖,二十响,有九成新。“这子弹真好,都是红头。”小李大声说。接着宁少戎对队长说:“队长,这支枪还是留给你用吧。我现在用的这支就不错了。”“别让了,就给你用”队长坚定地回答。宁少戎见队长不收枪,又请示说:“要不把子弹给大家分分?”队长明确地说:“以后缴了再分,这次不分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宁少戎回到班里,还是拿出了部分子弹,分了一些子弹少的同志。宁少戎一个人歼灭十一个敌人的英雄事迹,很快在当地部队,群众中和敌占区群众中逐步传颂起来,越传越广,甚至在敌伪军中也传起来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对于宁少戎,敌人越来越害怕。我们八路军部队和人民群众,却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宁少戎,大家都在传颂宁少戎。</p> <p class="ql-block">老马</p><p class="ql-block">2025.4.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