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物件】,我的木工工具

周国平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要说老物件,眼前这些说老非老的木工工具与一些老掉牙的老物件相比还真谈不上有多少年份,但是它们毕竟已经跟随了我近五十年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的露台工具间里静静悬挂着多年不用的成套木工工具。这些当年在北大荒陪伴过我四年木工生涯,舍不得丢弃的手工推刨、木锯、凿子、角尺、斧子、如今它们已成为了纪念品一般静静的“躺平”在我的木工房里。每当我打开工具间的门,这些工具仿佛在向我诉说着过去一起走过的朝夕相处岁月。手工推刨的木把已经磨得光滑发亮,那是无数次紧握把持留下的痕迹;木锯的锯齿虽然有些钝了,那是它们不知道切割过多少原始木材留下的痕迹,如今锯齿之间依然能看出曾经的锋利;凿子的刃口带着岁月的凿痕,那也是无数榫卯结构木料在它手下变成精美物件的见证。这些老物件,不仅是我青春的回忆,更是记录着当年我在北大荒不知道多少次挥汗如雨生活中的一部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时代的变革让电动工具崛起,我在家露台上搭建阳光房,户外木质葡萄架时添加了电刨、冲击钻、切割机、打磨机等现代常用的木工工具。如今的电动工具无论在加工的速度与质量都胜过了原先这些手工工具,从而减轻了我的劳动体力强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年我从一名炊事员到大田农工最后被选做木工,在以种粮食为主要的农活中算是连队里一门很“醒目”的技术活。那时的我并不觉得自己有多能耐或多热爱,只是对木工活有着一种天赋异禀的灵感,耐心和细腻的洞察能力从而让我在这个岗位上如鱼得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木工工种受到房间的“庇护”同样与大田农工、拖拉机手相比较,木工房内夏日里不用被户外烈日灼心,冬季不会遭受北大荒漫长冬季极致的寒冷,因此常常被连队男女生们羡慕与青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记得年轻时我常常在昏黄的灯光下用这些工具制作成各种木制品,从简单的木凳桌椅到家属房常用的箱子,炕桌,锅盖,擀面杖以及自己最喜爱的精致木雕,每一件作品都倾注了我的智慧与心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看着眼前的这些手工工具总会让我回想起当年汗流浃背的工作场景。那时因为连队还没有通电,全靠手工力气来完成木工活。正值青春年华的我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每天都会早早地来到木工间,拿起推刨、木锯、凿子,开始一天的手工操作。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木料上,空气中弥漫着木屑的清香。每一块木料在我的手下逐渐成型,变成门窗,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家具以及老知青家庭中的日用品。虽然手工制作很辛苦,可是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总是会充满成就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家闲暇时我会把这些工具拿出来,像士兵擦枪一样,把它们擦拭得干干净净。光从表面看它们已经有点磨损,可依然散发着独特的光泽,这些痕迹是岁月留下的印记,也是我人生经历的见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对那些被我视若珍宝的木工老物件,在我心中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这些工具上的木制品都是我精心挑选优质木材,经过烘烤去除水分后一件一件用心制作而成。多少年过去了,无论经历了多少次搬家,我却始终舍不得丢弃它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有时我在朦胧的睡梦中时常会听到木锯切割木头时发出的既清脆又有节奏丝滑声响,手推刨推过木料时的平滑触感,那即将被木凿子凿透木料时穿透的愉悦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常常在想,随着时光的流逝,当我慢慢老去时,家中儿孙们在优渥的生活中是否还会记得起那些曾经充实过我生命的这些老旧的木工工具,这些老物件会不会早被遗忘丢弃在角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但是转念一想即使这些老物件都不存在了,可当小辈们翻开我留下的美篇,阅读到我这篇“老物件”文章时,一定会记得起他们的长辈当年在特定的年代,虽无法展现雄才大略,但也曾经是一名满怀抱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的一名能工巧匠。</span></p> <p class="ql-block">编辑:周国平</p><p class="ql-block">摄影:周国平</p><p class="ql-block">音乐:QQ纯音乐 快乐的农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