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家长都一项很重要的事业

追梦书生郑立平

<p class="ql-block">《人民日报》上曾刊文:</p><p class="ql-block">“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只是老师的事,更是你这辈子最重要的事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毕竟教师或许能用知识照亮孩子的一程路,但父母的言行才真正决定孩子一生的底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个家庭最珍贵的财富,从来不是房产存款,而是养出一个懂得感恩、眼里有光的孩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倘若某段时间,你发现孩子不够尊重你,总是顶撞你,你不必翻脸,也不要愤怒,只需要记住乌鸦定律,所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01/</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不是孩子怎么了,而是你怎么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这样一个故事:</p><p class="ql-block">在森林里,乌鸦走到哪里都不受欢迎,于是它一次次搬家,却始终找不到一个能长久停留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天,乌鸦又要搬家时,鸽子问它:“你又要搬到哪里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乌鸦叹气道:“我不知道。这里的动物都嫌我的叫声难听,我只能再找一个能接纳我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鸽子沉默片刻,说:“你有没有想过,问题可能出在自己身上?如果你不去反思自身,无论飞到哪里,都不会受欢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就是“乌鸦定律”:问题的根源,往往不在别人,而在自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人常说:“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很多时候,教育孩子的最大障碍,其实是我们自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许多家长就像故事中的乌鸦,总是盯着孩子的错误,用愤怒去指责,用道理去规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孩子考不好,就怪他们不够努力;孩子犯错,就一味批评,却从不反思自己的问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殊不知,问题孩子背后,往往有一个爱控制的父母;叛逆子女背后,往往有一个期望过高的大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剧,莫过于“大人有病,孩子吃药”。羞辱和挑刺,换不来孩子的优秀和成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别急着指责孩子,先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把过去的错误当作孩子的教科书,而不是复制到孩子身上;让自己的问题成为孩子的镜子,而不是绊脚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如古人所说:“面具被他人揭下是一种失败,自己揭下却是一种胜利。”只有懂得自省的人,才能在亲密关系中收获美好的结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02/</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孩子不会改变,除非感觉到被爱</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有道是:“先有爱,再有教育。”</p><p class="ql-block">每个孩子的成长,或多或少都伴随着“瑕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此,你越是急躁、一味蛮干,就越难以起到理想的效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是渴望幸福的动物,一个真正被看见,被理解的人,才会朝着你所希望的方向发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时候有一位大文学家,晚年得子,他希望儿子能继承自己的衣钵,于是强迫孩子学习四书五经。</p><p class="ql-block">然而,儿子对读书毫无兴趣,反而痴迷于雕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学家对此非常失望,看着儿子的抵触,他一次次大发脾气,觉得儿子丢了他的人,但这些举动却毫无帮助,反而让父子关系越来越疏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几年后,文学家无奈地接受了现实,不再强迫儿子学习,父子关系才逐渐缓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到儿子脸上重新洋溢起笑容,他开始接纳儿子的兴趣,甚至主动参与其中,让儿子教他雕刻的基础技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慢慢地,父子俩的关系变得亦父亦友。神奇的是,几年后,儿子在雕刻之余,竟开始对文学产生了兴趣,还会主动向父亲请教读书时遇到的问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如俞敏洪所说:</p><p class="ql-block">“只要孩子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没有突破底线,就应该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度。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在父母身边感到安全、放松,而孩子也会反过来思考,哪些行为会让父母不开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许多时候,不服管,不是孩子有问题,而是父母看不见他的意愿。总顶撞,不是孩子不懂事,而是大人一直高姿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父母的,要懂得让负面情绪及时刹车。允许他们的偶尔脱轨,用共情去理解,用爱去感化。毕竟一个家最好的样子,永远是情感在前,约束在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书上也说:“所谓的安全感,无非就是有一个地方你始终想回去。”让你的家也成为这样一个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给予爱这件事上,不要吝啬,用爱浇灌出的孩子,自会养出感恩;有爱弥漫的家庭,生活自会有明亮的色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03/</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好的父母,需要在自己身上使劲</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1、把心神收回到自己身上,情绪平和的父母,才是孩子的定海神针。</p><p class="ql-block">人无完人,青春期孩子也是一样,身上总有大大小小的问题。</p><p class="ql-block">如果家长把目光全放在孩子身上,如同直升机一样时刻盘旋,总能发现很多缺点和毛病。</p><p class="ql-block">站姿不对、学习不专注、贪玩看手机、拖延磨蹭等等。</p><p class="ql-block">于是忍不住盯着孩子的问题穷追猛打,孩子不改,就会生气,朝孩子发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家长情绪波动易怒,孩子也会有样学样。</p><p class="ql-block">一项心理学研究证明:当父母情绪失控,孩子大脑中的情绪反应也会被激活,要么叛逆对抗,要么封闭心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跟孩子相处,不唠叨、不说教,改善教育方式,才能赢得孩子的心。</p><p class="ql-block">面对孩子的不理睬和不尊重,有几个家长能做到不生气、不发火?</p><p class="ql-block">但却很少有人能觉察到,自己平时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是怎样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孩子对抗叛逆,是不是总随意批评指责,随意否定他的想法;孩子态度恶劣,是不是平时跟他沟通也缺乏尊重,喜欢批评、命令。</p><p class="ql-block">孩子的问题,像是一面镜子,倒映的是父母之前对他的态度。</p><p class="ql-block">按照“乌鸦定律”,改善教育方式。</p><p class="ql-block">不希望孩子嫌父母烦,就少唠叨、不说教。</p><p class="ql-block">不希望孩子不尊重,就给他想要的尊重和理解。</p><p class="ql-block">孩子不会因为你的控制说教而改变,但你理解了、尊重了,他也会给你相应的改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不要再用愧疚感对孩子“道德绑架”,关爱好自己,再给孩子有质量的爱</p><p class="ql-block">我在书上读到一句话:真正的尊重不是求来的,而是用价值换来的。</p><p class="ql-block">很多家长对孩子百般付出,衣食住行宁可克扣自己,也要给孩子最好的。</p><p class="ql-block">但也喜欢把这种付出挂在嘴边,反复让孩子知道:</p><p class="ql-block">你看妈妈对你多好,你要名牌鞋,说买就买了,妈妈平时给自己买一件衣服,都得思来想去。</p><p class="ql-block">你一定要好好学习,我们这么辛苦工作,都是为了你。</p><p class="ql-block">你爸腰坏了,都舍不得请假,就怕扣钱。</p><p class="ql-block">当孩子不听话、不好好学习,尤其是对自己态度不好时,家长们会感到非常心寒:</p><p class="ql-block">我为你付出那么多,你这孩子怎么不知感恩,白眼狼一个!你对得起我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种有意无意的“道德绑架”,变成了一种手段,对孩子进行情感勒索。</p><p class="ql-block">在孩子看来,父母的这种讨好和控制,都是有目的的,“没人逼你,你自己乐意!”</p><p class="ql-block">对父母的态度也会更加厌烦叛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04/</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聪明的父母做榜样,普通的父母做严师,而平庸的父母则只做保姆。</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育儿先育己,教人先自教。</p><p class="ql-block">与其紧盯孩子的一举一动,不如把重心放在自己身上。</p><p class="ql-block">世界上最聪明的父母,是先让自己发光,顺便照亮孩子。</p><p class="ql-block">管好自己的情绪,培养孩子的性格;要求自己自律,带动孩子上进。</p><p class="ql-block">人生中,永远不要对别人说“努力”,而是要对自己说“你要努力”。</p><p class="ql-block">在这条漫长的教育之路上,榜样才是唯一的捷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哪怕文化不高,哪怕能力有限,只要做一个踏实、勤奋、上进的人,以身作则,为孩子领路,这便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p><p class="ql-block">古语有云:“莫道因果无人见,远在儿孙近在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没有人天生就会做父母,也没有人天生就懂得如何与孩子相处。</p><p class="ql-block">但在教育的旅程中,我们可以一步步调整角色,一点点自我修行。</p><p class="ql-block">好的家庭,一定是一场爱的回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我们用满满的正能量充实自己时,家就会逐渐充满温情与希望,孩子也会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为更好的自己。</p><p class="ql-block">愿你与孩子一同努力,一起把生活经营得顺心如意,把日子过得有声有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内容来源丨预课君综合整理编辑,若侵权,联系删</p><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丨来源于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