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紫云格凸河

从骨至筋-陈增亮

<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从骨至筋-陈增亮</p><p class="ql-block">美篇号:40979898</p><p class="ql-block">寻探景点:贵州紫云格凸河</p> <p class="ql-block">格凸河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格凸河镇,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总面积18.6平方公里,它集岩溶、山、水、洞、石、林组合之精髓,融雄、奇、险、峻、幽、古为一身,构成一幅风景图画,是稀世之珍的喀斯特自然公园。格凸河风景名胜区是中国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是苗族的传奇人物——亚鲁王史诗的主要传唱地,有令人心驰神往的亚鲁王文化。</p> 大穿洞,神奇的溶洞 <p class="ql-block">“鹰燕阁”。青瓦盖顶的鹰燕阁是格凸河景区的第一个观景平台,脚下就是“燕子洞”。站在鹰燕阁观景平台放眼望去,正面就是猫耳山,这座山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削成了画屏,画屏上又有三个天然的巨大石洞,最上的“穿上洞”、左下的“祈福洞”与右下的“燕子洞”形成“凸”字排列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燕子洞”。格凸河伏流入口第一厅,洞口高116米,宽25米,进深长270米,呈拱门形,是大自然数万年雕琢出来的旷世杰作。从这里开始,12公里长的暗河奔流涌动,进入未明的地下世界。空阔的洞厅,是燕子的王国,从农历清明至九月重阳,洞内数以万计的格凸鹰燕翩飞其间,筑巢栖息,因此俗称“燕子洞”、“燕王宫”。</p><p class="ql-block">在这里,可以观赏到万燕齐飞的盛景和神奇绚丽的“天地神光”。</p> <p class="ql-block">“天地神光”。每年4月至9月上旬,阳光从“望天洞”倾泻而下,与洞顶滴下的状如银丝的岩浆水雾交织在一起,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俗称“地神光”。每年9月下旬至次年3月,初升的太阳被猫耳山遮挡,阳光从“穿上洞”射出,洒向河面,河面薄雾笼罩,隐约之中仿若天降圣光,神奇瑰丽,极为罕见,俗称“天神光”。</p><p class="ql-block">天地神光本质是‌丁达尔效应‌。阳光穿透洞穴时,空气中的水雾或尘埃散射光线,形成光束。当地苗族将神光视为“天赐吉祥”,传说目睹神光者会收获好运。</p> <p class="ql-block">“蜘蛛人徒手攀岩”。观看古朴传统的苗家“蜘蛛人”徒手攀岩非物质文化展示。“蜘蛛人”徒手攀岩,最初是由于生存条件恶劣,苗族先民为了生存,徒手到岩壁上挖草药、采燕窝补给生活所需,后来为了保护苗族先民的尸体,不让他人破坏,就徒手把棺材及先民的遗体送到岩壁上,形成悬棺,由此就练就了徒手攀岩技能。“蜘蛛人”不仅可以徒手攀崖,而且还可以在绝壁上做倒立、翻跟头、单手吊挂等一套复杂而惊险的动作。目前总共有6个攀岩继承人。</p> <p class="ql-block">“通天栈道”。看过蜘蛛人表演,穿过“燕子洞”,沿着“通天栈道”一路前行。通天栈道是通往中国最深的竖井望天洞的必经之路。狭窄的空间,曲折蜿蜒地悬空在完全裸露的陡峭岩壁上,长达440米。通天栈道为人工栈道,气喘吁吁,艰难攀爬的同时,感叹当年施工之难,也深深地体会到蜘蛛人徒手攀岩绝技的艰辛与不可思议。</p> <p class="ql-block">“女神足印”。正当气喘吁吁地征服通天栈道的时候,蓦然回首,见“燕子洞”犹如足印,是的,这就是“女神足印”。格凸女神的足印见证了完美喀斯特地貌的孕育与发展。</p> <p class="ql-block">“通天洞”。通天洞是通天栈道的最高处,是连接“燕子洞”与“望天洞”的重要通道,四周是巨石,中空为洞,洞内共有198级阶梯。在洞内行走,如同走在天阶之上,给人一种可以步入苍穹的感觉,故名“通天洞”。</p> <p class="ql-block">盲谷。穿出“通天洞”,是一个原始的、与外界隔绝的封闭的凹地,长约1公里,宽30--150米,四周为峭壁陡岩所围,高200--400米不等。人在其中,如井底之蛙,只能看到头顶的一小片天空。</p> <p class="ql-block">盲谷内是一个封闭的自然环境,有茂密的植被,被称为“盲谷原始森林”,谷内长满了野芭蕉、方竹、中华野独活等亚热带植物,四季常青。成熟的芭蕉是对生活在这里小动物的馈赠。</p><p class="ql-block">方竹高3-8米,竹杆呈青绿色,小型竹杆呈圆形,成材时竹杆呈四方型。方竹叶薄繁茂,蒸腾量大,容易失水,故多自然分布于荫湿凉爽、空气温度大的环境中。盲谷的环境正适合它生长。</p><p class="ql-block">在盲谷的开阔处,能看到更多一点的天空。</p><p class="ql-block">盲谷也是一个“回音谷”,在谷底喊上一嗓子,余音袅袅,悠久绵长。这确是一个难得而有趣的体验。</p> <p class="ql-block">在1公里长的盲谷原始森林中穿行,从盲谷谷底沿台阶行至半山腰时,“穿上洞”渐渐露出了它的真容。</p> <p class="ql-block">“穿上洞”。可能是在溶洞形成之初地面抬升,亦或是上方石块跌落之故,该洞洞底较高,洞底与格凸河河面相对高差226米,所以称之为“穿上洞”。初进洞,回望盲谷,依然是郁郁葱葱,盲谷上方的天空渐变成了扇形。</p> <p class="ql-block">穿上洞洞厅大而平坦,从西面的进洞洞口到东面的出洞洞口长137米,洞高50米,宽70米。这里是观看“天神光”的地方,但因时间不对付,没能看到。</p> <p class="ql-block">站在高高的“穿上洞”洞口俯瞰,格凸河山水美景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走出“穿上洞”就是一路下坡,坡至中段,有一溶洞,这就是“祈福洞”。祈福洞又称“藏棺洞”,据说当年的亚鲁王室家族葬于此洞,后因大火化为灰烬,五口棺椁随之烧毁。苗族人不信佛,只信祖先,为了向祖先祈福,就在此洞摆放了五只鼓,每只鼓对应一字:福、禄、寿、喜、财。希望祖先保佑他们福泰安康、加官进禄、寿满天年、喜气洋洋、财源广进,千百年来祈福文化代代传承。</p> <p class="ql-block">走出“祈福洞”,格凸河近在咫尺,很快就到了“盲谷码头”。</p><p class="ql-block">一路的行走路线:燕子洞→通天栈道→神女足印→通天洞→盲谷→穿上洞→祈福洞→盲谷码头。</p> 格凸河上 <p class="ql-block">一改贵州的“天无三日晴”,今日的格凸河景区晴空万里,艳阳高照。湛蓝的河水,高耸的锥形山,格凸河两岸风景如画。</p> <p class="ql-block">行驶途中,河道突然变窄,这就是“夹山”。夹山位于格凸河大穿洞和大河苗寨之间河段,两山夹峙,悬崖峭壁,孤峰独立,望天一线,故名曰“夹山”,也称“夹山一线天”。夹山两岸葱茏幽静,一派自然、和谐的生态景象。</p> <p class="ql-block">格凸河崖壁上的悬棺。</p> 大河苗寨 <p class="ql-block">船行至“大河苗寨码头”,弃船登岸,就来到了世外桃源般的“大河苗寨”。</p> <p class="ql-block">大河苗寨是紫云自治县格凸河镇格丼村的一个组,是花苗聚居地,拥有寨民50余户。格凸河从村前流过,中有良田,环有群山,农舍星罗棋布,河岸翠竹丛生,山上终年碧绿,水中渔舟荡漾,是理想的人居环境,难得的世外桃源。这里是苗族的传奇人物——亚鲁王史诗的主要传唱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苗王剑山。相传苗族的祖先许道,自东往西赶山填海来到格凸河边,家中有事返回时,将苗王剑插在这里,因回家心切不慎伤了腰、折了腿,从此不能再赶山填海,苗王剑则永远矗立在这里了。后来,这把剑化身成一座山,被称作“苗王剑山”。</p> <p class="ql-block">大河苗寨的房屋一般都要留上好几扇窗户,屋顶都是用当地烧的青瓦。大部分的房屋都是采取三间为开间,中间为堂屋,堂屋后面为后堂,堂屋左右的前面一间一般用于安放煮饭的火坑,后面一间一般都是用于睡觉。</p><p class="ql-block">被盛情邀请到苗家做客。</p> <p class="ql-block">游人除可入户探寻苗家人的日常生活外,还可观赏让人记忆深刻的带有极具紫云地方特色的跳花、刷把舞、上刀山、下火海等亚鲁王歌舞绝技表演。大河苗寨的广场上,每天都有多场表演。表演之前要先祭祀。</p> <p class="ql-block">我这是在赴一场7年之约。7年前的2018年4月来到贵州省安顺市,计划游格凸河,结果景区全封闭施工改造。转眼7年了,今终得一见,足慰吾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