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崇民:乙巳清明祭母记

诗易潭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乙巳清明祭母记</p><p class="ql-block"> 文/鲁崇民 </p><p class="ql-block"> “清明时节雨纷纷”,往年清明,细密雨丝仿若离人悄声啜泣,诉说无尽哀伤。而乙巳年的这个清明,狂风在铅灰色的苍穹下肆意咆哮,“风如拔山怒”,仿佛知晓我心中难以排遣的悲恸,代我宣泄这满腔的思念与哀愁。 </p><p class="ql-block"> 想起昨日下午6时,结束了连续四天紧张的公务员面试(公益)课程,归心似箭的我,又踏上了反省、救赎的“心”路,匆匆从高陵区赶回西安,真可谓“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到家简单用过晚餐,便径直前往楼下超市。伫立在货架前,母亲生前最爱的松软糕点瞬间吸引了我的目光,那熟悉的模样,让回忆如潮水般涌来。我精心挑选了三种糕点,又挑拣了色泽黄亮的橙子。记忆里,母亲总说橙子甘甜多汁,每次瞧见这水果,她那满足的笑容便会在我脑海中浮现。我仔细地挑选着,仿佛这样就能将对母亲的思念都融入这些食物里。</p><p class="ql-block"> 回到家中,我把水果糖、苹果、红枣,连同刚买的糕点与橙子,一一整理好,放置车上,随后又仔仔细细地擦拭车身。待这一切忙完,已是晚上10点多,年近七十岁的我疲惫得快要散架,可一想到即将到来的清明祭扫,能与母亲“重逢”,内心便格外安宁,恰似“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后的那份充实。洗漱完毕,我叮嘱还在加班的女儿早些休息,又给二弟发去信息,提醒他明日早点回家,生怕路上拥堵耽搁了行程。躺在床上时已11点半,很快便进入了梦乡,恍惚间,我似乎看到母亲正微笑着向我走来,那笑容温暖而熟悉,就像小时候我每次受了委屈,母亲安慰我时的模样,恰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的眷恋在梦中延续。</p><p class="ql-block"> 清晨7点,我即刻起身,简单准备了早餐。8点半,准时从西安出发。本以为能顺利踏上回家之路,可刚驶上绕城高速,便陷入了拥堵的车潮,车辆如蜗牛般缓缓蠕动。转至咸旬高速,拥堵状况依旧,望着车窗外停滞不前的车流,我心急如焚,不住地看时间。往常最多两小时的路程,今日却不知要拖延多久。天色阴沉,狂风呼啸,吹得我心里空落落的,总觉得老天也在为母亲的离去而哀伤难过。那狂风拍打着车窗,仿佛是母亲在为我的迟到而焦急,“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的顺畅此刻成了奢望,只剩“古道西风瘦马”的焦急与无奈。</p><p class="ql-block"> 历经四个多小时的漫长等待,终于抵达老家旬邑。放眼望去,田野依旧是一片萧瑟,光秃秃的土地上星星点点地冒出些许绿色,狂风时不时刮起,扬起阵阵风沙。一进家门,我和妻子、女儿,二弟、弟媳和先天晚上刚从美国赶回来的侄子,还有已经回家一周的三弟,我们七人便集中整理好大家带回来的祭品,走向了离世亲人们的安身之地。</p><p class="ql-block"> 我们先前往祖坟祭奠,狂风在空旷的田野间肆虐,漫天尘土飞扬,仿佛天地都在为逝去的亲人悲恸哭泣,恰似“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的凄凉。随后,我们来到母亲坟前。在墓碑的遮挡下,二弟神情庄重地点蜡、焚香,我和其他五位亲人则开始烧纸。风愈发猛烈,似要将一切都席卷而去,而我在心底不停默念,祈求母亲保佑一切顺遂。那燃烧的纸钱,带着我们对母亲的思念,飘向远方,希望母亲在另一个世界能收到我们的牵挂,“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这份思念在烟火中升腾。</p><p class="ql-block"> 看着那熊熊燃烧的纸钱,滚烫的泪水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母亲的音容笑貌瞬间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小时候我生病,母亲彻夜守在床边,那焦急关切的眼神;每次我回家后要返西安,她那一句句不厌其烦的叮嘱;她为一家人操劳忙碌,从不停歇的身影……桩桩件件,宛如昨日之事,历历在目。我是如此渴望,能再听她亲昵地叫我一声,再与她围坐一处,唠唠生活的琐碎家常。恍惚之间,我仿佛真的听到母亲温柔的话语在耳畔响起,直到女儿轻声呼唤,我才从回忆的漩涡中回过神来。那一刻,我深切地领悟到,母爱是最伟大的,也是最长久的。同时,人生恰似一场虚幻大梦,无论生前如何辉煌或平凡,最终都将归于这一方宁静的黄土,正如“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我们着实应当珍藏母爱,珍惜当下,莫要贪心不足,莫要斤斤计较。 </p><p class="ql-block"> 上完坟回到家中,我静静地坐在母亲的遗像前,看着桌上摆放的她生前爱吃的食物,还有三弟特意从西安买回来的、母亲生前最爱的正热烈绽放的牡丹,再转头望向孤独躺在沙发上的老父亲,心中顿时五味杂陈。那牡丹开得娇艳,却再也换不回母亲的笑容,父亲的孤独身影,更让我感受到岁月的无情,“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物是人非的悲戚涌上心头。</p><p class="ql-block"> 老父亲独居乡下,作为一名远近闻名的老中医,他宅厚仁心,凭借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为无数患者解除病痛,前来求医的人来自天南海北。母亲在世时,一心向佛,始终与人为善,但凡有来看病的人,她都会热情款待,帮忙端茶倒水、照顾起居。我们能有如今的生活,皆是父母一生积德行善的结果。父母的善良就像一颗种子,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让我们懂得了关爱他人,珍惜生活,恰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他们的品德无声地滋养着我们。</p><p class="ql-block"> 下午4点半,来了两拨从外地赶来找父亲看病的患者。父亲虽已九十多岁高龄,却依旧精神矍铄,认真地为每一位患者诊治。他催促我早点回城,我深知他是怕耽误我的时间。临行前,我郑重地给佛堂、家神和母亲的像前再次点燃香火,随后与二弟一家踏上回城之路。三弟暂时留在家里再待几天,陪伴父亲,离开时,我回头凝望父亲专注为患者看病的身影,心中感慨万千。父亲的坚守,不仅是对医术的执着,更是对善良的传承,他用行动告诉我们,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如同“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善举终会得到回响。</p><p class="ql-block"> 父亲用一生践行着医者仁心,他不仅医治患者身体上的病痛,更以实际行动为我们儿女积德行善,为我们树立了为人处世的崇高榜样,让我真切懂得了大德大爱的深刻真谛。父母的言传身教,是我人生道路上最为珍贵的财富。如今母亲虽已离去,但她的善良与慈爱,早已深深烙印在我的心底;父亲依旧坚守着这份仁心,他们的精神就像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照亮我前行的道路,时刻警醒我要心怀善意,真诚待人,给他人以光明,为后人拓展新路,正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他们的品德让我敬仰并追随。 </p><p class="ql-block"> 此次清明回家扫墓,让我更为透彻地领悟到生命的短暂与珍贵,犹如白驹过隙,刹那即逝,珍惜眼前人成为了人生至理。父母给予的爱,是我灵魂深处最坚实的依靠,他们的谆谆教导,如熠熠生辉的星辰,照亮我人生的漫漫长路。母亲虽已远行,但她的爱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始终温柔地包裹着我;父亲依旧坚守着医者仁心与善良本性,用行动为我指引方向。“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往后的日子里,我会将父母的美德镌刻在心底,化作生活中的每一次微笑、每一句问候、每一个善意之举,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会带着父母给予的爱与力量,勇敢前行,让这份爱与温暖如同璀璨星辰,在岁月长河中永恒闪耀,绵绵不绝,绝不负父母的养育之恩与殷切期盼 。</p><p class="ql-block"> 2025.4.6凌晨1时20分</p>